一、癥狀:疫病是辣椒的一種毀滅性病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苗期發病,幼苗莖基部呈水浸狀暗褐色,而后枯萎死亡。成株發病時,病葉上有淡綠色近圓形斑點,逐漸擴大,使葉片軟腐脫落。空氣干燥時病斑呈暗褐色,其邊緣呈黃綠色。病莖有水浸斑,病斑逐漸擴展成黑褐色條斑,病部易縊縮,植株折倒。病果的果蒂部有水浸狀暗綠斑,潮濕時長有白霉,病部呈褐色腐爛,干燥后成為褐色僵果。發病嚴重時整株枯萎,并以病株為發病中心,向四周蔓延。
二、發病規律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及種子上越冬,土壤中的病菌是主要初侵染源。次年借雨水,灌溉水或農事活動傳到莖基部及近地面果實上發病。病部產生孢子囊,經風雨、氣流重復侵染。露地5月上旬開始發病,6月上旬遇到高溫高濕或雨后暴晴天氣發病快而重。病菌發育適溫28—30℃,適宜空氣相對濕度在90%以上。
三、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營養土消毒,或采用無土育苗方式。實行輪作,深耕曬垡,清除田間病殘體,注重高畦窄壟種植及地膜覆蓋栽培等。施足底肥,合理密植,采用高畦或高壟栽培方式,及時排除積水。發現病株立即拔除,帶到田外深埋。保護地栽培時要注意避免出現高溫高濕環境。
(2)種子消毒:用 55℃ 溫水浸種20分鐘,或用種子重量0.3%的58%甲霜靈粉劑拌種后播。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75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各種藥劑交替使用,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尤其要注意雨后立即噴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