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4月1日訊(通訊員 張繼華 記者 戚阜生) “揚州大學種子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掛牌儀式暨種業科技發展論(lun)壇”昨日(ri)在揚(yang)(yang)州舉行。論(lun)壇上(shang),揚(yang)(yang)州大學(xue)種子科(ke)學(xue)與技術研(yan)究正式(shi)成立,這(zhe)是我(wo)省(sheng)首家(jia)種子科(ke)學(xue)與技術研(yan)究所。
據了解,揚州大學農學院在種業科技研究方面,有著較長的歷史與扎實的基礎,并取得了累累碩果。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揚州大學農學院在國內較早地開展基因定位、克隆及轉基因育種等工作,建立了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組學實驗室,先后承擔國家“973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轉基因專項等項目80多項,并取得了很好的進展。在學校幾代遺傳育種專家的努力下,至今已先后成功育成并審定玉米品種6個,水稻品種10多個,大、小麥品種13個,油菜品種1個。
與此同時,為加快提升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和種子從業人員水平,更好地服務于現代種業發展。去年9月,揚州大學農學院依托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培育點作物學和省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等優勢學科,建立了種子科學與技術系,開設種子基礎生物學及生物技術育種、種子生產技術、現代種業技術體系(檢驗、加工、貯藏、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業課程,為我國種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
據(ju)介紹(shao),揚州大學種子(zi)科(ke)(ke)學與(yu)(yu)(yu)技(ji)術研(yan)究(jiu)所成立后(hou),將進(jin)一(yi)步整(zheng)合學校(xiao)各(ge)類科(ke)(ke)研(yan)資源,同時加強(qiang)與(yu)(yu)(yu)南(nan)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ke)(ke)院等科(ke)(ke)研(yan)合作(zuo),重點針對(dui)我國影響種子(zi)質量的(de)(de)各(ge)個環節(jie)存在(zai)的(de)(de)普遍問題和種業企業的(de)(de)主要需求,組織實(shi)施研(yan)究(jiu)與(yu)(yu)(yu)攻(gong)關,力爭在(zai)新(xin)品(pin)種選育、人(ren)才培(pei)養和服務(wu)社會方面(mian)取(qu)得新(xin)的(de)(de)突破,推(tui)動我國種業的(de)(de)創新(xin)與(yu)(yu)(yu)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