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良種是科技進步的重要載體和集中體現。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農業良種化工程,加大種子選育推廣投入力度,強化種子市場監管,現代農作物種業加快發展,為提高全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1年,我省糧食生產再登新臺階,糧食總產和商品量實現全國雙第一,實現了新跨越,其中種子起到了核心作用。2012年春耕在即,種子又如“開路先鋒”一馬當先。
龍江大地播下了良種,也播下了豐收的希望。
種子作為農業生產的首要物資,在糧食增產中發揮著重要的科技支撐和引領作用。近年來,我省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尤其是種子管理機構深入開展依法治種,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保障我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正值備春耕時節,農民又開始選購種子,本報記者就如何抓好種子備耕,確保良種下地,更好地發揮良種增產作用等問題采訪了省種子管理局局長由天賦。
記者:我省是農業大省,也是用種大省,春播在即,全省種子市場情況如何,能否保證種子供應?
由天賦:我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在2億畝以上,玉米、大豆、水稻、小麥四大糧食作物常年用種量11億公斤左右,需要種子企業供種6.5億公斤左右。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種子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種子供應得到有效保障。從種子供需情況看,今年種子準備動手早、入庫快、數量足、質量優、品種豐富。全省共準備四大作物種子8.07億公斤,其中:玉米種子1.77億公斤、大豆種子2億公斤、水稻種子3.1億公斤、小麥種子1.2億公斤,完全能供滿足用種需求。
從市場情況看,全省有170家大型種子企業,平均每個縣2-3家,大的農業縣5-6家,約有6500家種子門市,遍布鄉鎮村屯,基本形成了覆蓋縣、鄉、村的種子經營推廣供應體系。現在,我省種子流通速度加快,供種輻射能力增強,農民購種更加方便,選擇范圍更加廣闊。省種子管理局將進一步加大種子宏觀調控力度,及時發布余缺信息,拓寬供應渠道,千方百計保證良種供應,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記者:種子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是農民一年收成的命脈,應用良種是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關鍵。省種子管理局作為專業執法機構,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農民選用優良品種,確保良種下地?
由天賦:推廣應用優良品種,護農打假是種子管理機構的重要職責。今年,在保證良種下地上,我們重點采取了三項措施:
一是大力選育推廣優良品種。今年初,高標準審定推廣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5種主要農作物的80個新品種,這些新品種投入農業生產,將進一步增加糧食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省良種更新更換速度已經由過去的5-7年縮短到3-5年,優質專用品種覆蓋率達到91%,良種科技貢獻率達到40%,分別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優良品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
二是科學引導農民選種。我們在組織專家廣泛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黑龍江省2012年主要糧食作物高產優質品種區域布局規劃》,在全省六個積溫帶分別確定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主栽品種、搭配品種和苗頭品種,并采用多種形式,大力向農民宣傳,引導農民適地適種、科學選種,充分發揮優良品種的增產潛力。
三是深入開展種子執法年活動。為進一步凈化種子市場,建立起規范有序的市場競爭和種業發展環境,省農委制定下發了《黑龍江省2012年種子執法年活動方案》,制定了工作目標,明確了監管重點和工作任務,并提出了具體要求。目前,全省各級種子管理機構集中人力、集中時間,全力開展春季種子市場專項治理整頓,嚴防假劣種子下地。我局已經抽調專業技術骨干組成檢查組,分赴全省各地重要的種子集散地市場,重點打擊無證經營、未審先推、侵犯品種權、虛假標注、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依法查處一起,堅決維護種子市場秩序,讓農民用上放心種子。
記者:市場秩序的好環,農業生產用種能否得到有效保障,種子企業的行為規范十分關鍵。今年春季省種子管理局將重點在哪些方面規范企業經營行為?
由天賦:多年來,省農委、省種子管理局大力規范種子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消除種子安全隱患,基本建立了規范、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今年春季,我們將按照《種子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重點在八個方面開展對種子企業的督查行動,規范種子企業經營行為: 一是種子企業(商店)要具備種子經營條件,具有《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分支機構和具有委托代銷、分裝銷售資格的企業要按規定備案。二是經銷的主要農作物品種要經過國家或省審定通過。不能以試種、訂單農業、送科技下鄉等各種名義打“擦邊球”,經營推廣未經審定品種。三是銷售的種子要附有標簽。標簽標注內容要符合《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的規定。四是種子質量要合格。經銷的種子純度、發芽率、凈度、水份等質量指標合格,無假冒種子行為。五是經營的保護品種不侵權。六是要建立種子經營檔案。檔案記載的內容、項目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銷售種子有發票。七是種子包裝要合法。銷售種子的包裝物要符合包裝規定,沒有散裝種子和包裝種子拆零銷售行為。八是銷售的種子要適合當地種植。
記者:只有建立種子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在這方面,省種子管理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由天賦:自2000年《種子法》實施后,種子市場放開,種子經銷單位驟增,經營主體多元化、經營品種復雜化、經營方式多樣化,給種子市場監管帶來一定難度。面對新形勢,我局加大了種子市場管理的工作力度,制定了嚴把“五關”的長效機制:
一是制定了一套嚴格的“兩證”審查審批制度,嚴把種子企業市場準入關。我們依據種子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出臺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具體申領條件、申辦程序等嚴格的審查審批制度。各級種子管理機構依據法定條件和審查、審批制度,集體辦公、“陽光”作業,嚴格核發“兩證”。
二是開展全省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田檢查,嚴把種子生產關。每年78月份,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種子生產田大檢查,在各縣市自查,市地聯查的基礎上,省種子管理局組成由種子質檢員和管理執法人員共同參加的檢查組進行抽查,從“源頭”上嚴格控制種子質量,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三是開展種子市場大檢查,嚴把種子流通關。在每年銷種旺季,開展種子市場執法大檢查。各地種子管理機構按照我局的具體要求和部署,認真制定執法檢查方案,抽調執法骨干,開展種子市場大檢查。
四是對在庫種子和市場流通的種子,開展普查和抽查活動,嚴把種子質量關。每年由種子管理機構的種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站)對本轄區內在庫種子和市場流通的種子開展質量普查,省級重點搞好抽查。對普查和抽查的種子樣品統一進行密碼編號,檢測種子凈度、水分、發芽率三項指標,對經營質量不合格種子的企業進行處罰,對不合格的種子查封后轉商處理,防止給農業生產造成危害。
五是制定品種區域布局規劃,嚴把品種種植關。我局和各級種子管理機構每年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主要糧食作物高產優質品種區域布局規劃,在規劃中,按照不同積溫帶,分作物確定主栽優良品種和搭配品種。同時,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介,采取設立宣傳板、印發宣傳單、科技講座等形式,大力宣傳布局規劃,指導種子企業經營推廣良種,引導農民選用適宜對路的品種,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力度。
記者:種子質量關系著農業生產安全的大局,種子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糧食是否豐產,農民是否豐收。省種子管理局在打假護農,保證種子質量方面,將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由天賦:假劣種子坑農性質惡劣、危害嚴重、社會影響極壞。長期以來,我局始終保持種子打假打劣的高壓態勢,切實維護農民利益。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嚴防假劣種子坑農,嚴打經營假劣種子行為,重點采取三項措施:
一是突出監管重點,嚴防假種坑農。主要做到“五個突出”:突出重點季節,在備春耕重點農時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突出重點地區,把種子生產、經營集散地作為打擊假冒偽劣的主戰場;突出重點對象,把信譽差、屢查屢犯的種子經營業戶作為工作重點;突出重點品種,把玉米、水稻、大豆、小麥及甜菜品種作為檢查重點;突出重大案件,嚴厲查處性質惡劣、影響面大的案件,及時曝光,增強震懾力,營造強大聲勢。
二是查處大要案,嚴打假種護農。加大對生產經銷假劣種子、未審定品種的查處力度。對大要案抓源頭、端窩點,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對涉嫌刑事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是公開大要案,曝光假種醒農。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公開曝光重大、典型案件,震懾違法者,提高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和廣大農民的自我保護意識,營造打擊制售假劣種子坑農害農行為的強大聲勢,切實維護種子市場秩序,確保種子質量,維護農民權益,為今年糧食生產和農業穩步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