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棗莊3月1日訊(通訊員 沙戈 孫娜 丁浩) 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嚴重損害農民利益。近期,臺兒莊經偵大隊根據群眾舉報,在運河大橋南的陳莊某某某農業服務部,當場查獲了未銷售出的假冒“山農優麥2號”小麥種子,端掉了銷售假種子的窩點。隨著春季農民備耕活動的開始,涉嫌“三假”農資案件可能增多,為預防偽劣假種子坑農害農的案件發生,提醒廣大農民朋友提高警惕。
此類案件的特點:一是不法分子利用農戶和銷售商貪圖便宜的心理,給農戶、銷售商低于市場價格,直接行騙。二是利用低價劣質種子換包裝冒充名牌優質種子,包裝逼真,難以分辨真偽。
防范措施及建議:1、購買種子時,要對其品質情況進行了解,提高對種子的識假、辨假能力,使售假分子難以得逞。2、購買種子時,不要貪圖便宜和便利,一定要到正規銷售網點購買,在購買時一定要看清生產廠家的商標、生產編號和出廠日期,還有包裝袋上的防偽標志。3、購買種子時要向供應商索取正規發票,發票的貨物名稱和品種填寫要與所購種子一致,一旦出現問題才有據可查,避免陷入索賠難、查處難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