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全會提出的積極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為成都農業發展指明了正確的發展路徑,也進一步明晰了農業發展方向。”成都市農委副主任潘斌接受采訪時稱,今后成都農業發展將重點突出“五化”,即生態化、有機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工化,通過改變農產品的終端形態來提升農業附加值,重點是大力發展高端種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改變成都農業以初級產品為主的產業形態。
“成都農業相對其他地區而言,用地的級差地租高,農民對土地產出的經濟期望高。”潘斌認為,成都農業要實現“產業倍增”,必須要走高端化路線。尤其是在制種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上有巨大的潛力可挖。
據了解,成都市準備在天府新區南部農業科技功能區內,規劃高端種子研發基地,通過引進國內乃至國際知名種子企業入駐,專門從事種子研發,占領農業發展的高端和前端,并打造成國際級的種業基地,提升成都農業產業對外知名度。“引進外來企業是一方面,但還需要本地的企業盡快發展。”潘斌說,按照成都已有的優勢,將“兩雜”(雜交水稻和雜交油菜)種子基地做成全國最大的種子基地。該基地初步規劃為5萬畝,產品主要面向國際出口。
“成都農產品精深加工目前還是以初級加工為主,整個加工量在國內來講都比較落后,不僅量跟不上,而且加工產品的等級也比較低。”潘斌說,農產品銷售如果僅僅停留在以鮮銷為主,競爭力相對較弱。
對此,潘斌說,成都一是準備在全市規劃并新建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二是在依托現有的工業集中發展區做大農產品精深加工。與此同時,在發展都市型農業過程中,將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大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
成都商報記者 劉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