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種子執法取得新成績。出動執法人員700余人次檢查城區23種子批發企業和全區30個鎮街、72個逢場點、400多個種子零售門點,查處違法經營種子行為23件,立案處罰17件,教育改正6件,查獲沒收假劣種子400公斤,罰款3.8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200多萬元,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和糧食增產奠定基礎。
二是種子質量把關嚴。對全區銷售的每一批水稻、玉米、蔬菜、油菜種子61個樣品進行質量監督抽檢,6個樣品進行委托檢驗,代表100萬公斤種子,確保用種安全,實現“兩個確保、兩不發生”的目標,即確保農民群眾購上“放心種”,確保購種農民權益得到保護,不發生一例因種子質量而造成嚴重減產或大面積絕收的重大生產事故,不發生一例因種子案件而引發的群訪事件。
三是種子純度田間種植鑒定結果正確。在淶灘鎮進行水稻9個品種和玉米10個品種正季鑒純合格,我區今年大面積生產上未發現一例種子純度超標,與鑒定結果吻合,我區種子質量監管非常到位。
四是調解種子糾紛效果好。及時科學公正調解銷售種植退出品種等種子質量糾紛1起,農民滿意;妥善處置非種子質量糾紛27起,并幫助農民組織生產自救和采取補救措施,將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五是合理調控種子余缺,從容應對了3月下旬寒潮低溫凍害等自然災害急需大量補種,確保滿足全區用種需求。
六是新品種展示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在淶灘進行水稻展示20個品種,其中3個品種畝產達到600公斤以上,引來當地農民參觀,現場選擇訂購品種,效果很好。
七是宣傳落實重慶市推薦的16個水稻、22個玉米主導品種在我區的推廣種植,不斷優化區域布局;向社會公布了農業部退出的53個品種目錄并督促停止銷售,提高良種覆蓋率和對增產的貢獻率。
八是指導一批品種安全使用。公布了32個高感稻瘟病水稻品種名單和發芽率偏低育秧應適當增加用種量的50個水稻種子名單,與相關單位共同制定了對策。
九是抓好審后品種管理。在釣魚城街道、龍鳳和雙鳳定點開展了水稻和玉米各20個品種大面積追蹤調查,同時對全區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大豆、馬鈴薯等六個主要農作物品種種植面積進行了調查、統計,找出這些品種大面積生產上得缺陷,為優化品種區域布局、品種退出和主導品種推薦提供了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