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門市種子管理站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確定了2012年種子管理工作總體思路,提出了2012年種子管理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
2012年全市種子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整治種子市場秩序為突破口,以規范企業行為為切入點,通過加大種子執法力度,進一步嚴格市場準入,強化市場監管,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和產業發展環境,確保良種的有效供應,促進我市種子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種子經營市場監管
1、組織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檢查。緊緊圍繞“標本兼治、打防并舉、綜合治理”的工作目標,組織執法人員集中時間和力量,深入開展種子經營市場專項治理活動,在專項治理活動中采取“三結合六檢查”的方式,“三結合”即:檢查與規范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宣傳教育與嚴歷打擊相結合;“六檢查”即,一查經營證件,看證照是否齊全,對無證照經營行為嚴格予以取締;二查進貨渠道及票據,確保種子來源正規合法;三查產品包裝、標簽,制止不規范包裝和私自拆售及糾正標簽標注不規范行為;四查未審先推種子,對未經審(認)定的品種,堅決予以封存扣押;五查種子質量,打擊經營假冒偽劣種子;六查經營行為,嚴厲查處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專項檢查結果要及時通過網絡媒體公布,對制售假劣種子違法行為,依法嚴厲進行查處,切實維護農民利益。
2、強化品種管理,杜絕盲目調引種行為。嚴格實行主體品種申報審核制度,任何單位和 個人一律不得經營推廣未經審定和沒有經過市農技中心進行試驗示范的主要農作物和大宗作物品種。對私自盲目引進省市以外品種或已審定但適宜種植的生態區域與我市的生態區域不相吻合的,均按推廣未審定品種予以處罰。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方式作虛假廣告,宣傳銷售、推廣未經審定和未在本市試驗示范或審定未通過的品種。
3、合理推選棉花品種,規避農戶種植風險。根據全市棉花品種的種植布局和更新換代需求,建立棉花適應品推選機制,在考察論證的基礎上,2012年全市確定5個主推品種和搭配品種為主體經營品種,徹底杜絕多亂雜現象。統一規劃布局,要建立規范的棉花新品種展示田,在不同的生長季節,組織種子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農業專家和農戶代表進行現場觀摩和綜合評價鑒定,篩選出適宜我市種植的高產、優質、早熟抗病的棉花主導品種,為企業調種和實現品種布局區域化提供決策依據,有效推進棉花種植良種供給,避免種植風險。
4、加強協調配合,加大市場綜合監管力度。嚴格按照“培育扶持大的、規范發展中的、整頓取締小的”原則,結合開展“守法誠信種子企業(門店)”評選活動,對全市所有從事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的企業(門店)進行一次全面細致的清理整頓。加強與工商、質檢、公安、農技等部門和鄉鎮政府的配合協作,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嚴厲打擊未審先推、無證生產經營、私自盲目調引種、假冒侵權行為,堅決杜絕跨區域推廣、虛假廣告、套購和銷售大包裝、散裝種子的違法行為,進一步加強對農作物種子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工作的管理,確保我市的種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5、加大種子質量糾紛案件查處力度。認真受理種子質量糾紛投訴案件,對投訴案件認真接待,做好登記,及時調處。對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的事件,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協調相關部門果斷處置,避免事態擴大,防止發生群體事件,同時,在全市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對經營門店開展定期檢查和不定期巡查,發現違法案件及時查處,對于一些重大的坑農害農違法行為依法嚴懲,絕不姑息,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二、嚴格種子市場準入
1、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許可。根據《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不斷完善 “兩證”發放審批制度,嚴格按照“兩證”申領資質條件進行審核和申報,對申領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加強對經營場所、加工倉儲設施、檢驗設施和種子檢驗、貯藏、加工技術人員資格的審查工作。進一步強化許可后的監管,嚴肅查處資質弄虛作假及無證、掛靠、超范圍生產等違法行為。
2、清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對轄區內持證種子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所、儀器設備、技術人員、注冊資本等許可條件逐一篩查,對以不正當手段騙取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或已不符合種子生產、經營許可條件,或在種子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建議發證機關依法撤銷或吊銷其許可證。許可證清理結果要在網絡上進行公布,以便社會各界監督和管理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查詢。
三、加強種子生產管理
1、嚴格審查種子生產企業資質條件。按照種子生產相關法律和配套規章的規定,加強對在本區域內開展種子生產企業準入把關,嚴格審核企業的生產資質,對生產企業的注冊資本、企業生產能力、生產親本來源、生產田隔離條件、種子檢驗員和生產技術人員等資質進行審核,重點審查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是否與其經濟能力、技術力量等條件相匹配,同時在落實制種生產面積之前,要求生產企業必須提供有效的《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身份證》、《種子生產合同》等相關資質證件進行登記備案,達到符合生產條件的企業才能準許進入基地制種。對有拖欠農民制種款、有不良記錄、發生糾紛沒有妥善解決和不符合條件的企業要嚴格審核把關,聚力清退出生產基地。
2、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生產行為。加大違法生產查處力度,積極與酒泉市種子管理站、市公安、工商等相關執法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緊密聯系,協調配合,重點對雜交玉米、向日葵和蔬菜種子生產基地進行生產秩序專項整治,整頓基地村和制種農戶信守生產合同情況,嚴歷查處種子企業無證生產、借證生產、搶購套購種子、侵權生產等擾亂正常生產秩序的違法行為,切實解決種子基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規范種子生產秩序。
3、規范生產行為,依法查處品種侵權案件。增強企業對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意識,加大新品種保護力度,堅決查處品種侵權案件,對侵權的單位和個人將在新聞媒體上予以曝光,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和《農業新品種侵權案件處理規定》進行嚴厲處罰,情節嚴重的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吊銷該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4、加強企業自身建設,確保健康發展。加強企業對生產的緊俏品種的監管,防止他人搶購、套購,并積極創造條件盡快收購預約生產的種子,同時要加快種子收購進度,以防種子遭受凍害。我站根據種子田花期田間檢驗的情況,對各種子企業生產的種子進行監督檢驗,消除質量隱患。
四、強化種子體系建設
1、積極貫徹落實“兩個意見”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意見的實施意見》精神,加快推進生產專業化、加工現代化、包裝標準化、經營集團化、育繁推一體化和管理法制化步伐,全面提升我市育種創新能力、良種供應保障能力和種子管理與公共服務能力,促進我市種業健康發展。
2、制訂制種優勢區域發展規劃。根據最佳生態環境、農民制種技術條件以及可能的承受力,加強規劃指導,提出主要農作物制種優勢區域,合理規劃玉米、小麥、棉花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布局,引導企業在優勢區域內開展種子生產,提高種子的質量和產量。
3、切實抓好種子生產基地認定工作。對不規范、地力條件不適宜制種以及連續出現問題的基地要逐步取締;對通過認定的基地要重點扶持和建設,改善基礎設施,全面提升種子生產能力,穩定種子生產面積,提高種子產量和質量,逐步實現種子的優質優價,增加農民制種收入。
五、加強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宣傳培訓
1、加強種子執法人員培訓。結合我市的實際,切實加強種子管理人員的培訓,解決種子管理人員業務不熟、執法能力較弱的問題,努力提高種子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2、加大法律法規宣傳普及。按照《甘肅省農作物種子委托經營管理辦法》的規定,加強種子經營企業(門店)負責人、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經營水平和業務素質,做到持證上崗,合法經營。同時,要加強對農民宣傳培訓力度,教育和引導農戶樹立法律意識、合同意識、質量意識和風險意識,構建誠信、和諧、有序的種業發展環境,為種子產業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