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種子 離我們還有多遠?
昨晚(wan),經過(guo)17天的(de)太(tai)空遨游,完(wan)成我國首次(ci)空間交(jiao)會對接任務的(de)“神(shen)舟(zhou)八號”飛(fei)船(chuan),搭載(zai)著四川通(tong)江銀耳以及桂花樹、羅(luo)漢(han)果和(he)蘆竹等作物種子返回地面。
太(tai)空種子,以(yi)及(ji)其背后的航天育種計劃,又(you)一次成為人(ren)們(men)關注的重點。
作為農(nong)業(ye)大省,自上世紀90年(nian)代起(qi),我省各農(nong)業(ye)科研機構及相(xiang)關(guan)院校專家,便(bian)陸(lu)續展開了“太空(kong)育種(zhong)”探索。
這些從外太空返回地球(qiu)的種子,是否(fou)(fou)孕育(yu)成功,并擺上人們的餐桌?它們食用是否(fou)(fou)安全?市面(mian)上不時(shi)傳(chuan)出的“太空蔬菜(cai)”銷售神(shen)話,究竟是真是假?
帶著這些疑(yi)問(wen),華西都市報(bao)記(ji)者(zhe)歷時一周,探訪(fang)了省農科(ke)院、四川農業大(da)學(xue)、西華師范大(da)學(xue)等省內多所科(ke)研院校。
育種歷史:
我省花香七號水稻正是“太空種子”后代
盡管自己的稻種這次無緣搭乘“神八”飛船,但省農科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水稻專家張志勇,自始至終(zhong)關注著(zhu)“神八(ba)”的一舉一動。
5年前,他所在研究團隊悉心培育出的(de)(de)“花香(xiang)七號”水稻,母本就來自2002年發射的(de)(de)“神舟三號”飛船,屬于(yu)“太空種子”的(de)(de)后代。
昨日上(shang)(shang)午,在自己的實驗室里(li),張志(zhi)勇介紹,所謂太(tai)(tai)空育種(zhong),又被稱為航天育種(zhong),指的是將各(ge)種(zhong)各(ge)樣的種(zhong)子帶(dai)上(shang)(shang)太(tai)(tai)空,
利用太(tai)空獨特的(de)環(huan)境(微重力、太(tai)空輻射等),讓種子產生突變,返回(hui)地球(qiu)后(hou)再經過三四代(dai)的(de)篩(shai)選、培育,形(xing)成新的(de)品種。
張志勇強調,并不(bu)是(shi)如大家通常所理解的那(nei)樣(yang),種(zhong)子(zi)坐(zuo)飛船上(shang)天逛一圈,下(xia)地種(zhong)好就(jiu)能當“太空種(zhong)子(zi)”。“太空種(zhong)子(zi)”的選育,是(shi)個(ge)極其漫長的過程。
他回憶,從(cong)2002年開(kai)始,省(sheng)農(nong)科院陸續(xu)選擇(ze)了62份水(shui)稻(dao)材料(liao),先后分4批送上了太空。其母本“花香A號”從(cong)太空回到地面后,開(kai)始按照(zhao)普通水(shui)稻(dao)的種植方法在地面上進行培育。
如此輪回4至5代后,張志勇等人才選出基因最優質的稻(dao)種。隨(sui)后(hou),種子在(zai)全國(guo)不同地區進(jin)行試(shi)種。前后(hou)耗時近5年,才最終形成了“花(hua)香七號(hao)”。
育種現狀:
研發性價比并不高2006年后停止選送
雖然(ran)培育出了“太空種子”的后代(dai),但2006年(nian)以后,省農科院就(jiu)再沒選送過(guo)種子進太空。
而通過市場調查,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在歷時18年(1994年川農大開始送玉米上天)的(de)(de)“太空(kong)育種”期,通過(guo)“太空(kong)種子”培育成功并投放市場(chang)的(de)(de)品種寥寥無幾(ji)。
有專家認為,這是(shi)因為培育“太空種子”的性價比不(bu)(bu)高所致(zhi):因為種子要搭乘衛星(xing)上太空,需要每(mei)克500元至1000元不(bu)(bu)等的成本。
但(dan)上了天(tian)的種子(zi),發生變異的幾率僅在千(qian)分之(zhi)(zhi)三到(dao)千(qian)分之(zhi)(zhi)五(wu)左右。也就是說,每(mei)種種子(zi)至少需要上百顆(ke),可能才有(you)一顆(ke)出(chu)現科學家想要的變異效果。
同(tong)時,令研究者意外的是(shi),部分在“太(tai)(tai)空種(zhong)子(zi)(zi)”上發(fa)現(xian)的變異現(xian)象,在其他沒送上太(tai)(tai)空的種(zhong)子(zi)(zi)上也(ye)有表現(xian)。
這樣一算,培(pei)育“太空種子”的性價(jia)比(bi)似乎并(bing)不高。
與省農(nong)(nong)科院相似,四川(chuan)農(nong)(nong)業大學早在1994年,也曾選擇玉米(mi)等農(nong)(nong)作物的(de)種子搭載(zai)衛星(xing)上天,并以此培育(yu)出了玉米(mi)新品種“川(chuan)單418”。
但到了2006年(nian),川農大也因(yin)各種原(yuan)因(yin),停止了選(xuan)送太空種子(zi)的行動。
●專家觀點
繼續開展對航天育種的研發很有必要
“‘川(chuan)單418’的(de)(de)其(qi)中一種種源的(de)(de)確(que)來(lai)自‘太空種子(zi)’,但并不(bu)是純粹用‘太空種子(zi)’培育(yu)出來(lai)的(de)(de)。”
四川(chuan)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潘(pan)光(guang)堂表(biao)示,由于水稻(dao)和玉米自身的特性(xing),必須選(xuan)用母(mu)本和父本進行雜(za)交,才能(neng)獲得新的品種。因(yin)此(ci)“川(chuan)單418”和“花香七(qi)號”,都不(bu)能(neng)稱作(zuo)純種的“太(tai)空作(zuo)物”。
更有專家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ji)者(zhe)采(cai)訪時提出,只有等(deng)空間站技術成熟(shu)后,完全在太(tai)空播種、培育,最終收獲運(yun)回地球的(de)農(nong)產(chan)品(pin),才能真正冠(guan)以“太(tai)空作(zuo)物”的(de)頭(tou)銜。
盡管經歷過(guo)太空(kong)遨(ao)游(you)的農作物(wu)種(zhong)(zhong)(zhong)子,返回地面(mian)種(zhong)(zhong)(zhong)植后,既有表現(xian)出(chu)增(zeng)高增(zeng)粗等優質特征,也(ye)有產量(liang)下降等負面(mian)特質,但在張志勇等研究(jiu)者看來,“太空(kong)種(zhong)(zhong)(zhong)子”依然應當作為育種(zhong)(zhong)(zhong)手段之一而(er)存在。因為把種(zhong)(zhong)(zhong)子通過(guo)衛(wei)星搭載上天,可以讓其(qi)換一個培育環境(jing)。
“理(li)論(lun)上,可(ke)以(yi)擴大種子(zi)的變異范圍、豐富種子(zi)的遺傳(chuan)基(ji)礎。”張志勇等專家認為,繼續開展對(dui)航天育種的研(yan)發,很有(you)必要。
●焦點問題
能不能吃?它們食用很安全
在(zai)不(bu)少宣傳中,到太(tai)空走了(le)一遭(zao)的“太(tai)空作物”,返回地面不(bu)是個(ge)頭(tou)大幾倍,就是多(duo)了(le)獨特的治病療效。
但對普(pu)通消費者(zhe)而言,太空(kong)蔬菜食用是否安全,才是人們關心的重點。
對此研究者們指出,太(tai)空(kong)(kong)種子(zi)的變異受(shou)到育種者的控制。育種者會(hui)篩選出產生(sheng)對人類(lei)有益的變異現象的物(wu)種,以(yi)保證“太(tai)空(kong)(kong)作物(wu)”的安全性(xing)(xing)。因此對其食用(yong)安全性(xing)(xing),市民們不(bu)用(yong)擔(dan)心(xin)。其實(shi)讓(rang)研究者們擔(dan)心(xin)的,更多是太(tai)空(kong)(kong)種子(zi)對環境的影響。
四川師范學(xue)院原院長、遺傳專家湯(tang)澤生(sheng)教授說,因太空作物(wu)經過了特別(bie)選育,對環境有(you)極強(qiang)的(de)適應能力(li)。如果種植不當(dang),可能會出現大面積侵占本(ben)土植物(wu)生(sheng)存環境的(de)情(qing)況。為此,要求育種者在選育過程中,有(you)高度的(de)責(ze)任感。
有沒有賣?成都市面上難覓
太空育(yu)種已研發(fa)這么(me)多(duo)年,如(ru)今,市面上到底有沒有“太空作(zuo)物”呢?華西都(dou)(dou)市報記者走訪成都(dou)(dou)伊藤洋華堂、王府井、好又(you)多(duo)等多(duo)家超市,都(dou)(dou)沒有發(fa)現“太空作(zuo)物”的蹤影。
希野良種公司工作人員(yuan)表示,不僅他們沒賣“太(tai)空種(zhong)子”,就連公司所在的成都農牧綜合市場內,也看(kan)不到太(tai)空種(zhong)子銷售。
成都豐樂種(zhong)業(ye)有(you)限責任公(gong)司工作人員直(zhi)言(yan):“太(tai)空種(zhong)子太(tai)高端了,我們公(gong)司沒(mei)有(you)賣。”
四川(chuan)省農業(ye)廳種子站相關負(fu)責人也表示,這么(me)多年來(lai),從未聽(ting)說(shuo)有“太空(kong)種子”參與(yu)過主要農作物審定(ding)。
不少專(zhuan)家在接受華西都(dou)市報記者采訪時提到,目(mu)前“太空種子”大多仍處在研究(jiu)階(jie)段。即(ji)便(bian)市場上有,很(hen)多也(ye)是假的。
●對話專家
太空蔬菜市面上有售食用安全無毒副作用
昨(zuo)日,華(hua)西都市報記者(zhe)就“太空種子”的有關問題(ti),在北京采訪了(le)國家(jia)航天育種工程項(xiang)目(mu)首席科學(xue)家(jia)、中國農科院航天育種研究中心(xin)主(zhu)任劉錄祥(xiang)。
太空育種蔬菜有幾十萬畝
華西都(dou)市報(bao):目前我國航天育種工作進(jin)展到了哪一步?
劉(liu)錄祥(xiang):我國于1987年開(kai)始研究航天(tian)育(yu)種(zhong)(zhong)。目前省(sheng)級以(yi)上(shang)獲得審批的約有110多(duo)個品(pin)種(zhong)(zhong)。“十(shi)一五(wu)”期(qi)間是我國航天(tian)育(yu)種(zhong)(zhong)發展最快的階段,共有85個品(pin)種(zhong)(zhong)獲批。這些作(zuo)物以(yi)糧棉油作(zuo)物為主,也(ye)包(bao)含部(bu)分(fen)蔬菜品(pin)種(zhong)(zhong)。“十(shi)一五(wu)”期(qi)間太(tai)空作(zuo)物面積(ji)累計達到了4500萬(wan)畝,其中太(tai)空育(yu)種(zhong)(zhong)蔬菜面積(ji)幾十(shi)萬(wan)畝。
買到太空蔬菜可能也不知
華西都市(shi)報:目前市(shi)面上是否有真正的太空蔬菜銷售?如何識別(bie)?
劉(liu)錄祥:航天(tian)育種(zhong)的蔬(shu)菜(cai)在市(shi)面(mian)上(shang)已有(you)銷(xiao)售,但并沒有(you)專門的標識。因此,普(pu)通(tong)消費者即使買到“太空蔬(shu)菜(cai)”,可能也不會察覺。
太空蔬菜食用絕對安全
華西都市報:有消費者(zhe)擔心食(shi)用太空蔬菜會有不良(liang)影響,您怎么看?
劉錄(lu)祥:早(zao)在上世(shi)紀80年代,國際(ji)原子能機(ji)構和世(shi)界衛生組(zu)織等(deng)已證明(ming)核輻射加工(gong)過的食品可以(yi)直接(jie)食用(yong)沒(mei)有問題;太空(kong)育種的產品,食用(yong)絕對安(an)全,無(wu)毒副作用(yong)。
空間搭載市場缺乏規范
華西都市報:有觀點認(ren)為航天(tian)育種(zhong)的性(xing)價(jia)比很(hen)低,造成這種(zhong)現象的根(gen)本原因是什么?
劉(liu)錄祥:造(zao)成太(tai)空(kong)種子高價的主要原因,是目前(qian)我國(guo)空(kong)間(jian)搭(da)載(zai)市場缺乏規范,呈現(xian)無序狀態(tai)。2006年9月發(fa)射的“實踐八(ba)號”育種專用衛星,曾經面向(xiang)全國(guo)免(mian)費(fei)征集種子,搭(da)載(zai)208公斤種子進入太(tai)空(kong)進行(xing)誘(you)變培育,這(zhe)是目前(qian)國(guo)內(nei)唯一一次正規組織(zhi)種子搭(da)載(zai)。
此(ci)外,市場上存(cun)在部(bu)分(fen)不規范(fan)經(jing)營的(de)空(kong)間搭(da)(da)載(zai)渠道公司,對種(zhong)(zhong)子搭(da)(da)載(zai)漫天要價(jia),每克(ke)種(zhong)(zhong)子搭(da)(da)載(zai)價(jia)格從500元(yuan)到幾千元(yuan)不等,成本相差十幾倍,最后(hou)種(zhong)(zhong)子有(you)沒有(you)發送出去(qu),也(ye)不得(de)而(er)知。
未來將建立品牌擴大生產
華西都市報:未(wei)來太空(kong)育種(zhong)的(de)發展(zhan)方向和(he)前景(jing)如何?
劉錄(lu)祥:國(guo)家非常重視太(tai)空育種的進一步研究(jiu)以及(ji)太(tai)空育種作物(wu)(wu)種子的產業(ye)化,并將其繼續列入國(guo)家“十二五”863計劃和(he)生物(wu)(wu)產業(ye)規劃中。
目(mu)前,市(shi)面上(shang)看不到專門標識為太(tai)空培育(yu)的蔬菜(cai)或(huo)糧食作物(wu),主(zhu)要是因(yin)為我們的研發(fa)投入有(you)(you)(you)限,品種研發(fa)還有(you)(you)(you)待(dai)進一步完善(shan);其(qi)次(ci)是生產規模(mo)有(you)(you)(you)限,太(tai)空育(yu)種的作物(wu)目(mu)前還不具備形成品牌的基礎,生產還有(you)(you)(you)待(dai)進一步擴張。
未來,太空作物的市(shi)場(chang)化大發(fa)展,將(jiang)有賴于太空育種(zhong)作物的產量、品質的穩步提升,從(cong)研發(fa)、生產到(dao)推廣、銷售,形成(cheng)完備的產業(ye)鏈。華西(xi)都市(shi)報記(ji)者萬丹妮北京報道
●幕后揭秘部分
“太空高科技”唬人為輔騙錢為主
雖然研究者仍(reng)在對(dui)“太空(kong)育種(zhong)”進行漫長(chang)的探索,但早就有人對(dui)太空(kong)種(zhong)子(zi)開(kai)始炒(chao)作,并伺機圈錢。
《“太(tai)空螞蟻”今天橫空出世美國人垂涎中(zhong)國螞蟻》,這是(shi)多(duo)年(nian)前(qian)一(yi)則(ze)新聞(wen)的(de)標題(ti)。當時一(yi)公司稱其買下(xia)幾萬元太(tai)空螞蟻種,之后只需坐在家中(zhong),一(yi)年(nian)后就(jiu)有12%的(de)回報(bao)率(lv),兩年(nian)之后的(de)投資回報(bao)率(lv)高達(da)30%。
事后證實,這只是兩個騙子抓住市民對太空科技的信賴和(he)熱捧,精心編造出來的一個(ge)“太空神話(hua)”。
直到2006年這個驚天騙(pian)局(ju)被揭(jie)露時(shi),這群瘋狂的螞(ma)蟻(yi),已經(jing)吃掉了3000多名成都市民的上億元存(cun)款(華西(xi)都市報曾(ceng)報道)。
無獨有偶,日前,一種“無需飛天(tian)也可育出‘太空種子’”的太空種子機,也在市面上悄然走紅(hong)。
該機(ji)器(qi)號稱能利用特殊設備,將等離子(zi)(zi)體注入到種子(zi)(zi)里(li)面,給種子(zi)(zi)“打上一(yi)針”,讓種子(zi)(zi)產(chan)生變異,使(shi)得其發芽(ya)長大(da)后,能夠結(jie)出更好更大(da)的(de)果實,“相當于到太空走了一(yi)圈”。
“這是(shi)(shi)無(wu)稽之談。”對此,省農科(ke)院、西華師(shi)范大(da)學等專家均表示,“太空(kong)種子(zi)”是(shi)(shi)利用宇(yu)(yu)宙射線(xian)、特(te)殊溫度和氣(qi)壓等宇(yu)(yu)宙環境來實(shi)現(xian)變異(yi)(yi),理論上說在地面(mian)是(shi)(shi)不可能模擬出全部的(de)宇(yu)(yu)宙環境的(de)。而且“太空(kong)種子(zi)”的(de)變異(yi)(yi),也(ye)并(bing)不意味著(zhu)全部能結出更(geng)好更(geng)大(da)的(de)果實(shi)。專家表示,這種吹上天的(de)“太空(kong)種子(zi)機”的(de)真(zhen)實(shi)成效,值得懷(huai)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