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繞燕
辣椒地套種晚秋作物是丹鳳農業中心在小同村進行實驗示范的項目,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好渠道,在師宗縣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合理布局、選地整地 晚秋馬鈴薯套種地塊要選擇在海拔1900米左右,水肥條件好,排灌方便的地方。
二、選用優良品種 晚秋馬鈴薯種植選用會—2號、合作88等適應性強、抗性好的品種。種植前,種薯如果沒有發芽,必須進行催芽處理(赤霉素920浸種)。
三、統一播種節令 馬鈴薯套種統一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辣椒掛果一半時及時種植,過晚則成熟期推遲,影響小春作物栽種。
四、種植規格 在辣椒壟上兩株之間平行種植一大塘,每塘種兩個種薯,每畝種植2200——2400株。辣椒采完后及時去除辣椒桿。
五、施肥 在晚秋馬鈴薯套種中,馬鈴薯生育期又相對較短,施復合肥20kg/畝,硫酸鉀15kg/畝。
六、病蟲害防治 此季因雨水多,加之群體大,容易爆發馬鈴薯晚疫病,齊苗后可噴施銀發利、列霜、代森鋅、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治。每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七、適時收獲 莖葉變黃時,選擇晴天及時收獲出售。收回家的要薄攤晾干水分,減少爛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