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農委函〔2011〕308號
關于2011年全省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
各市(地)、縣(市、區)農委(農業局):
為加強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管理,保證2011年我省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我委于2010年12月16日印發了《關于開展全省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工作的通知》(黑農委函〔2010〕463號),委托黑龍江省種子管理局分別于2011年1月份和3月份對全省玉米雜交種主要生產、經營企業入庫待銷和春季市場銷售的主要農作物商品種子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抽樣情況
全省共抽查種子企業和種子經營業戶104家,扦取種子樣品156個,涉及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107個品種,80家種子生產企業,代表種子數量204.17萬公斤。
二、抽查結果
對抽取的種子樣品進行凈度、水分、發芽率、純度四項指標檢測,156個種子樣品中四項指標均合格的為141個,樣品合格率為90.4%。涉及到的80家種子生產企業中,所抽樣品四項指標均合格的為67家,種子生產企業合格率為83.8%。
三、存在問題
從檢測結果看,15個不合格樣品中,發芽率不合格樣品6個,不合格率達到3.9%;純度不合格樣品9個,不合格率達到5.8%;水分不合格樣品1個,不合格率達到0.6%(見附件1)。這反映出一些種子企業質量意識淡薄,在種子生產、加工等環節管理不嚴格,監控措施不到位。
從扦樣情況看,今年共有24家企業未扦取到樣品(見附件2)。其中黑龍江省國泰偉業種子有限公司、龍江縣龍丹種業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省龍谷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梅里斯農科所、海倫市圣豐種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祥禾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連續兩年冬季入庫種子質量監督抽查中未扦取到樣品。在扦樣過程中發現一些企業以推遲收購、加工、包裝時間,或者隱瞞生產經營品種種類、倉儲情況等方式,不配合或者回避抽查逃避監管。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要加強監管,嚴格落實不合格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的后續處理工作,切實做到檢打聯動,提高監管效果。
㈠嚴格依法處理不合格種子企業。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要加大對不合格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的查處力度,尤其是對連續兩年抽查不合格的企業,應依法從嚴查處,并將查處結果報省種子管理局。
㈡督促種子企業認真落實整改措施。有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要督促本轄區內不合格企業按照《種子法》和《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抽查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進行有效整改。有關企業應查明產生不合格種子的原因,查清質量責任,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處理。有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要對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現場驗收,并于2011年10月30日前將不合格種子企業整改情況報送省農業委員會和省種子管理局。
㈢加大對未扦到樣品企業的監管力度。有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要對本轄區內未扦到樣品企業的生產經營條件進行核查,于2011年10月20日前將核查情況報送省種子管理局。對連續兩年監督抽查未扦到樣品的企業,省種子管理局要將其列入黑名單,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進行跟蹤檢查,并作為今后生產經營許可證期滿后重新核發的考查內容。
㈣加強質量監督,提高種子企業質量意識。從抽查結果看,我省種子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品種純度和發芽率不合格。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要積極引導種子企業強化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尤其要加強玉米雜交種生產田檢查,從源頭把住質量關。同時對其加工、檢驗及包裝等方面加強技術培訓指導,切實提高種子質量水平。
附件:
二0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