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會 本報記者 潘志賢 《 中國青年報 》( 2011年09月26日 01 版)
一眼望去,成片成片火紅的小辣椒,在湛藍的天空下似火焰在燃燒;三五成群的婦女一邊麻利地采摘著小辣椒,一邊高聲談論著今年的收成,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在河南省鄧州市湍河街道辦事處海營村小辣椒種植地里,記者被眼前這樣一幅美好的勞作畫面所吸引。
“老鄉,這塊辣椒地是誰家的呀?”聽到記者在地頭問話,一位婦女直起身,擦了擦滿臉的汗水,高聲告訴記者:“是海進才家的,俺們是他雇的‘鐘點工’!你看,他來了。”
這時,一位壯實的農民開著拖拉機到了記者的身邊。海進才一邊往車上搬運已經裝成袋的小辣椒,一邊告訴記者:“今年俺種了15畝辣椒。這兩天正趕上天氣晴好,辣椒摘不過來,就雇了十來個人幫忙。”
“種了這么多就不怕賣不出去嗎?”記者問。
“有俺村支書哩,俺還怕啥?”海進才笑答。
村支書張本三告訴記者,海營村是一個傳統的小辣椒種植村,村民有種植小辣椒的習慣,但大多數村民信息渠道閉塞,而且缺乏抱團意識,多數年份都不能賣上讓自己稱心如意的價錢。
張本三說,去年,該村在村支部的提議下,成立了小辣椒種植合作社,合作社采取統一提供種子、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小辣椒的辦法,幫助農民發展小辣椒種植產業,完全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
今年年初,合作社與鄭州一家批發商簽訂了小辣椒收購合同,實行訂單種植,銷路不用愁,價格也不用擔心,海營村的小辣椒種植面積一下子發展到500畝,比往年多了近200畝。
在張本三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小辣椒種植大戶海光富家。海光富正在院子里自制的3個辣椒炕上烘炕剛從地里摘回來的小辣椒。海光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他種了18畝小辣椒,每畝平均可以賣到3000元,刨除種子、化肥、雇工等各項花銷,他可以輕松收入5萬元。“這比外出打工強多了……”海光富憨厚地笑著,辣椒映紅了海光富的笑臉。
本報河南鄧州9月25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