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張家界永定區教子埡鎮“種三產四”萬畝示范田,令袁隆平和所有觀摩者贊不絕口。王精敏 攝
本報訊 (記者 李杜 通訊員 辛業蕓) 昨日,在張家界市永定區教字埡鎮,萬畝超級雜交稻示范田稻浪翻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端起一支壯碩的稻穗,與張家界市市長趙小明分享豐收在望的喜悅,眉宇間笑意叢生。
昨日,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辦的2011年湖南省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注:即用3畝地產出4畝地的糧食)豐產工程中稻現場觀摩會在張家界舉行,來自全省農業、科技界的專家,政府有關部門及種業公司的代表等聚在一起,現場觀摩我省中低產田推廣超級雜交稻品種取得的增產實績,并對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的“種三產四”工程進行期中盤點。
記者在現場看到,讓袁隆平院士贊美有加的稻穗名叫“Y兩優一號”,在永定區的種植面積已達8萬畝。在全國范圍內,這個品種種植面積已達500萬畝,居超級雜交中稻全國推廣面積首位。這個廣受稻農歡迎的品種自然成為種子經銷者眼中的香餑餑。“經銷商一定要薄利多銷,讓利給農民”,袁隆平對參加現場觀摩會的流通環節代表千叮嚀萬囑咐。
盡管當地中稻再過10來天才開鐮,但據專家初步測產,永定區已推廣的8萬畝超級雜交中稻,預計平均畝產600公斤左右,比推廣前的平均畝產增產46%,預測可增收優質稻谷15810噸,稻農增收將達4100萬元。
在袁隆平一行走過的田埂上,稻農們聚集在一起,想親口向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問一聲好,古銅色的臉上掛滿豐收的笑容。袁隆平告訴記者,目前全國水稻平均畝產只有400公斤,超級雜交中稻“Y兩優一號”在永定區創下大面積畝產600公斤左右的紀錄,說明我省糧食增產還大有潛力。今年全省已在47個縣市區的中低產田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納入計劃的示范面積達450萬畝。如果在全省現有的4000萬畝中低產田中,拿出1500萬畝通過“種三產四”實現預期增產目標,再加上高產田的帶動,湖南就可以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到2020年新增糧食30億公斤”的目標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