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小麥條銹病的危害和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04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495
 

  小麥條銹病是世界小麥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尤其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的冷涼地區為害嚴重。病害流行時,受害小麥可減產30%以上,甚至絕收。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條銹病流行區,主要發生在河北、河南、陜西、山東、山西、甘肅、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小麥條銹病給我國小麥生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小麥條銹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其次是葉鞘和莖稈,穗部、穎殼及芒上也有發生。苗期染病,幼苗葉片上產生多層輪狀排列的鮮黃色夏孢子堆。成株葉片初發病時夏孢子堆為小長條狀,鮮黃色,橢圓形,與葉脈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縫紉機軋過的針腳一樣,呈虛線狀,后期表皮破裂,出現銹被色粉狀物;小麥近成熟時,葉鞘上出現圓形至卵圓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鮮黃色粉末,即夏孢子。

  綜合防治措施

  1、實施生物多樣性戰略。各地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壓麥擴油、壓麥擴經、減少小麥條銹病越冬場所,為來年春季減輕防治壓力。

  2、合理品種布局。推廣抗病品種是防治條銹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擴大種植抗病性較好的品種,壓縮感病小麥品種種植面積。

  3、大力推廣秋播藥劑拌種,適時晚播,推遲發病。粉銹寧拌種田較未拌種可推遲發病20天左右,病株率減少12-14個百分點,病葉率減少10-13個百分點。在最佳高產播期的時段內適當晚播。可降低種苗發病、減少越冬菌源,推遲春季發病。

  4、適時開展藥劑防治,早春采取打點保面,對發病母葉片及時噴藥封鎖,及時消滅發病中心和發病葉片。當病葉率達2-4%時要組織群眾開展大面積統一防治。藥劑以15%粉銹寧或12.5%特譜唑,不宜盲目選用其他藥劑和復配劑。(農村大眾報 春林)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