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改變良種補貼操作方式- 把良種補貼款直接發給農民
尊敬的溫總理;您好:
國務院實施的良種補貼政策,是繼“種糧直補”后為增加糧食產量的又一項重大扶農政策,從最初的大豆逐步補貼到小麥、水稻、玉米等幾乎全部大田作物全部面積,7年間國務院共下發補貼款已經超過了280多億元。但是,農業部以“項目”實施良種補貼操作方式,層層設卡,招標采購,成績不大,弊端很多。概括起來有5句話:搭建了層層索賄的平臺,統一供種干預種子市場的正常運行,基層農業局重新成為最大的壟斷經銷商,剝奪了農民用種的自主權和知情權,還可能導致種子企業瀕臨破產。其結果是農民得不到國家扶民政策的實惠,最終造成糧食減產并影響到糧食安全。廣大農民和種子企業反映強烈,今年以來在安徽、山東、河北許多省市頻發群訪事件,要求國務院把良種補貼款直接發到農民手中。
農業部實施良種補貼“項目”存在嚴重的弊端和問題。
一是搭建了一座層層索賄的平臺。農業部良種補貼項目規定,“統一招標,指定品種,統一供種,限定價格”,政府壟斷了農作物品種和種子的使用和市場營銷。有些省農業部門層層設卡,明目張膽地索取“好處費”。首先企業必須到省農業部門請求列為補貼品種(交掛號費),再到地市農業部門確認為進入品種(交進門費),最后還要到縣農業部門投標應招(交服務費)。北京奧瑞金種業經理介紹,2007年棉花種子補貼,某省經作站要求進入企業交“掛號費”每畝2元,地市農業部門“進門費”視畝數不等交數萬元,縣農業局還要交“服務費”每公斤棉種4~6元。再以小麥良種補貼為例,豫東某縣60萬畝補貼任務,2006年農業局長向進入良補貼企業索要“好處費”每畝1元,2007年每畝增加到2元。按規定小麥良種補貼每畝為10元,僅這一關就要去了2元,再加上縣、鄉、村各級雁過拔毛,都向企業收取勞務費、辛苦費等,農民還能得到什么實惠?
二是基層農業局重新成為壟斷經銷商。農業部實施的良種補貼統一供種,創造了壟斷經營的條件,有些地方縣農業局親自供種。例如安徽省的臨泉縣、利辛縣、界首市等農委,讓種子企業直接送種到村。農委印制良種補貼專用三聯“銷售憑證”:一聯是收款聯,二聯是補貼聯,三聯是用戶聯。蓋上“農委”公章。農民高于市場價格購買指定品種,再憑證到村、鄉財政所領取補貼差價款;供種企業在供種結束后持證到農委結算供種款,農委把“返利款、差價款、補貼款”一鍋兒端了。縣農業局成為計劃經濟時期最大的壟斷經銷商。
三是農民失去了用種的自主權。《種子法》規定,“種子使用者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購買種子,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良種補貼項目剝奪了農民用種自主權。新品種尤其是授權保護品種因價位較高而很難中標,假劣種子甚至商品糧都作為補貼品種,農民只能被動地購買“指定”品種,否則不能享受國家良種補貼款。農民是處在社會低層的弱勢群體,缺乏組織,層層壓制,沒有渠道表達意見和訴求。2008年河北省徐水縣農業局強迫種植良補品種小麥絕收,有250多位農民寫信上訪國務院;安徽省利辛縣連續三年發生震驚全國的良種補貼腐敗窩案,一直未能認真處理。2008年6月初,利辛縣胡店鎮又有七八十位農民在縣政府門前群訪,因縣農委強行種植未試種的品種泛麥5號造成大面積減產。農民的合理訴求都被斥為“越級”,要抓“領頭人”。如此下去,勢必影響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
四是可能毀掉新興起的種子產業。種子法催生了多元化的種子企業,種子市場繁榮興旺。但為時短暫,良種補貼項目統一供種、一村一品,種子市場失去競爭,種子產業迅速萎縮。受沖擊最大的是種子生產商,奪走了經銷商的飯碗,如此下去會造成一大批從業人員失業并直接影響社會穩定。2008年4~5月,山東、河北、安徽、湖北等省政府門前都發生幾十人幾百人的群訪事件,經銷商和農民都打著橫幅:“要生存、要活路!”“把良種補貼款直接發給農民”,反映了廣大群眾的權利和訴求。知情人提供線索:只要審計部門對這幾年頻頻出游的什么新馬、港澳、歐洲游的基層農業官員認真查一查,從中就可以抓出幾個貪污索賄良種補貼款的嫌疑犯。
堅決改變農業部實施的良種補貼以“項目”操作方式,讓農民真正享受到政府的良種補貼政策,經過多方調研和征求面意見,提出兩個建議:一是良種補貼款由財政部門“一卡通”直接發到農民手中;二是國家提高種糧農民的糧食收購價格。
建議一,把各種良種補貼款“一卡通”直接發給農民。現今良種補貼基本上覆蓋了全部糧食作物的全部面積,已經不存在官員強調的所謂“普惠制”或“特惠制”。必須改變農業部以良種補貼“項目”名義設置層層中間環節。建議如同“糧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一樣,采用“整建制”區域補貼,由財政部門一次性“一卡通”把良種補貼款直接發到農民手中,讓農民自主決定選購種子。既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也堵住貪污索賄通道。
建議二,逐步提高糧食收購價格。這兩年農業生產資料漲價過高過快,糧食生產成本增加,糧食單產降低,造成大量農田撂荒,危及國家糧食安全。農民算賬認為,國家把良種補貼這筆資金直接用于提高種糧農民的糧食收購價上,每斤糧食提價0.1元錢,就勝過每畝良種補貼項目10倍的收益,每斤糧食提價0.2元錢,8億農民種糧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最好的辦法是采取提高種糧農民賣糧收購價格。你生產得多,交給政府的多,就補貼得多,即“高價買糧、平價賣出”補貼方式。而對3000萬城市低收入居民發給低糧價“補貼券”。
祝總理身體健康!
中國農業科學院 佟屏亞(10月30日)
附件1:河北省徐水縣農民簽名上訪信及圖片
附件2:安徽省阜陽種子市場:給我們留一口飯吃!
附件3:湖北省襄樊市農民和種業經理上訪:把良種補貼款直接發給農民
附件4:河南省一些市縣良種補貼實施內幕(致國務院信)
附件5:佟屏亞文:良種補貼操作方式引發群訪事件
來源:玉米種子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