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玉米
B58:玉米莖腐病(Pythium spp.; Fusarium spp.)抗性
B58.1 觀測時間:乳熟末期(75)。
B58.2 觀測部位:整個植株。
B58.3 觀測量:整個小區。
B58.4 鑒定方法:
1、病原菌準備:用培養液培養腫囊腐霉菌/禾生腐霉菌/瓜果腐霉菌,以得到游動孢子和菌絲;麥粒擴繁培養禾
谷鐮刀菌,誘導產生分生孢子;以兩菌培養物的混合物為接種病原體。
2、田間鑒定。按正常田間管理和株行距于5月初播種。每份材料不少于20株,3次重復。每二十份申報材料增種
一套標準品種。散粉前一周進行人工接種。按行均勻接種病原體于根部附近,埋土覆蓋,并在行間實行大水漫灌。
接種后如遇干旱,則需灌溉以保持土壤濕度,確保充分發病。
3、田間調查:在玉米乳熟末期、成熟期調查二次病株率與病情指數,以標準品種的感病表現確定接種是否成功。
第二年以同樣方法重復鑒定一次。以發病株率為主要指標,綜合評價其抗病性。
表B58.1 玉米莖腐病分級標準(植株個體受害程度)
| 級別 |
描述標準 |
| 1 |
全株生長正常,中下部葉片出現青枯/青黃枯癥狀,莖基生長正常,果穗生長正常 |
| 3 |
全株葉片出現青枯癥狀,莖基生長正常,果穗生長正常 |
| 5 |
全株葉片出現典型青枯癥狀,莖基部變色且稍有水浸狀,果穗基本正常 |
| 7 |
株葉片出現典型青枯癥狀,莖基部明顯變軟但不倒狀,果穗下垂,籽粒不飽滿 |
| 9 |
全株枯死且倒伏,莖基部維管束破裂,籽粒干癟。 |
表B58.2 抗性評價標準(根據群體發病株率劃分)
| 病株率 | 40.1~100 | 30.1~40.0 | 10.1~30.0 | 5.1~10.0 | 0-5.0% |
| 級別 | 極弱 | 弱 | 中 | 強 | 極強 |
| 代碼 | 1 | 3 | 5 | 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