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訊(記者何會文)日前,天津市農業部門與中國農業大學開展科技合作,針對制約棉花生產的世界性難題黃萎病,引進中農大研究成功的轉基因棉花抗病抗逆品種,有望從今年開始讓津郊百萬畝棉花生產徹底擺脫棉花“癌癥”??黃萎病的困擾。
農業專家介紹,棉花黃萎病是世界棉花生產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難題。天津棉花種植面積達百萬畝,黃萎病發生率高達80%,一般減產在10%左右,嚴重減產可導致絕收,給廣大棉農造成極大損失。培育抗病品種是世界上公認的有效途徑。本市農業部門在與中國農業大學開展科技合作過程中,通過引進該校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轉基因高抗黃萎病棉花育種技術這一重大科技成果,不僅使棉花轉基因抗黃萎病、耐鹽堿、耐旱等優良品種覆蓋天津,而且通過發展轉基因高抗黃萎病棉花育種產業,推向全國,進而走向世界。據評估,本市與中農大合作棉花技術項目建成后,可培育3-5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棉花轉基因抗病抗逆新品種,建設棉花良種繁育基地10萬畝,年繁種能力達1000萬公斤,年創利可達1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