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邢臺日報 作者:雷宏典 劉立
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從2002年開始,引進種植谷子新品種“張雜谷8號”,短短6年時間,就發展成為全國雜交谷子制種基地、全國夏播雜交谷子研發基地、全國雜交谷子推廣基地。2008年全縣雜交谷子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谷農也因此走上了富裕路。
“張雜谷8號”引進試種成功
巨鹿老百姓有喝小米粥的習慣,家家戶戶每年都或多或少地種些谷子。但是,種植傳統谷子費工費時、產量低,種植面積一直沒有大的提高。2002年?2004年,全國人大代表、雜交谷子創始人趙治海,帶著135個雜交組合的谷子新品種在巨鹿試種,歷經3年時間,經過多次篩選,培育出高產、優質、管理省工的夏播谷子新品種“張雜谷8號”。2005年,南韓村谷振懷種植2畝“張雜谷8號”,畝產達530公斤。2006年,張威村邢廣召種植0.9畝“張雜谷8號”,畝產達664公斤。“張雜谷8號”以其超高產和易管理的特點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巨鹿縣大膽實施谷子工程,第一次在堤村鄉推廣試種300畝,當年的單產超過650公斤/畝,標志著“張雜谷8號”引進試種成功。
“良種配良方”深受農民青睞
為推廣“張雜谷8號”新品種,邢臺市科技局首次對一種農作物連續兩年進行資金扶持。2006年,經農業部批準,在巨鹿縣實施了優質小雜糧良種繁育基地項目。該項目投入資金451萬元,建設種子加工廠、種子繁育基地及種子檢驗檢測室等,在種子加工領域為農民提供更廣闊的增收平臺。從2005年起,以邢臺市雜糧協會為龍頭,建立了30多家加工廠,進行小米深加工,并注冊了“名相”牌商標。該品牌小米在第十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上被評為名優農產品。“張雜谷8號”谷子不僅省工、省時、便于管理,而且產量高,碾出來的米粒大、色黃、味香,還比普通谷子出米率高出5%,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該品種在巨鹿的種植面積連年提高,2008年巨鹿縣“張雜谷8號”谷子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0萬畝。同時,該縣不斷研究雜交谷子制種技術,把制種產量提高到50多公斤,解決了生產用種。目前,巨鹿縣建立了5000畝雜交谷制種基地,生產的良種,除滿足本縣需要外,還銷往省內外,甚至到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亞等國。
“專業合作社”增強競爭能力
為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選用優質高產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切實提高農業技術應用率,推進科技興農步伐,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5年,巨鹿縣成立了雜交谷子專業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對種植戶進行扶持。發揮巨鹿谷子加工企業和谷子收儲企業的資金、信息、倉儲、加工和銷售等優勢,將谷子專業服務合作社的產業鏈擴展到生產、加工和銷售一條龍服務。如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重心已經由量的增加向質的提高轉變,市場上的農產品也由價格競爭為主轉向質量競爭為主。2007年,巨鹿縣新建10家雜交谷加工廠,年加工1500萬公斤谷子,由合作社統一銷往北京、天津、山西、河南等地,實現了農產品和市場的有效接軌,使全縣農民增收5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