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資市場經歷廠商關系重構、經銷模式升級、產品結構優化的當下,企業如何在高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本文從戰略認知、產品創新、渠道管理、服務升級四個維度展開探討。
戰略認知:數字化轉型的必然選擇
1.新媒體戰略的緊迫性。短視頻與AI技術重構信息傳播邏輯,傳統營銷方式失效已成定局。經銷商需建立自主新媒體運營能力,避免因企業宣傳滯后導致市場份額流失。
2.漸進式變革路徑。“慢跟優于不跟”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原則。即使初期效果有限,持續投入數字營銷基礎設施建設,將決定未來5年市場話語權歸屬。
產品創新:破解土壤痛點的技術方案
當下需求升級的三大維度:
1.水溶性:適應滴灌設施農業的精準施肥需求。
2.復合功能:“有機質+生物刺激劑+微生物代謝物”的集成創新。
3.環境友好:實現“三減”目標(減用肥成本、減操作復雜度、減包裝污染)。
水微生物的實踐突破:自2019年推出“糖碳水溶肥”以來,通過7%全溶有機質標準,在柑橘、蔬菜主產區建立技術標桿。致力成為“有機無機水溶肥” 品類推動者。
渠道管理:構建優質伙伴生態圈
找到對的人把事做正確。
選擇合作伙伴是第一,選對合作伙伴考量點:對方人品、信譽、為人,做生意的品德;銷售能力;合作其它品牌情況;對公司理念認可、思考深度。
另外,不論客戶實力大小,更多是看誰更加投入專注,看投入精力、時間、用心程度更高的問題。
服務升級:從產品提供商
到方案解決服務商
當下是買方市場下的價值重構,因為零售終端與農戶對合作體驗的關注度已超越價格因素,技術服務能力、情感價值輸出成為核心競爭力。
服務落地執行的三重保障:
1.技術賦能:建立作物全程解決方案數據庫。
2.服務觸點:打造“有茶喝、有干貨”的終端體驗場景。
3.持續迭代:建立客戶反饋-產品優化閉環機制。
正如馮衛東所言,農資行業正經歷“大概率重構”的關鍵期。過去3-5年的成功經驗已無法應對當前競爭,唯有通過持續的戰略升級、產品創新和服務深化,方能在市場洗牌中占據有利位置。
最后,呼吁咱相約英雄城南昌,讓我們在2025中國農資新經銷創新大會上共同探討:如何通過數字化賦能、產品創新、渠道優化和服務升級,構建農資行業新生態。
期待與您攜手,共赴這場行業變革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