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癥狀 煙草受空氣中有害物質為害引發的非傳染性病害,稱為氣候斑病或氣候斑點病。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幼葉及正在伸展的葉片受害重,該病呈規律性分布,葉尖、葉基、葉中部組織上較集中,多沿葉脈兩側組織擴展。病斑初為針尖大小的水漬狀灰白色或褐色小點,后可擴展為直徑l一3mm近圓形大斑,中間壞死,四周失綠,嚴重時多個病斑融合成大塊枯斑,葉脈兩側的病斑呈不規則形焦枯,葉肉枯死,葉片脫落。在近成熟的中下部或底葉上病斑呈穿孔狀,葉面上出現許多散生的細碎的圓斑,大小約5mm,后期也穿孔,但病斑邊緣無深褐色的界限,別于穿孔病。近年該病普遍發生,尤其南方發生較多,危害嚴重。
|
|

|
病因 煙草是對大氣污染較敏感的作物。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空氣中有毒物質不斷出現。造成煙草氣候斑病主要是臭氧(O3)的存在,當臭氧濃度達到0.03一0.05mg/kg,就會對煙草等富含葉綠素的植物組織產生不良影響,使葉尖上產生點痕、斑點或斑,葉綠體遭到破壞,尤其是柵欄組織最為敏感。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當顯癥后,它能刺激寄主呼吸,同時抑制光合作用,當氣孔開啟后,臭氧通過氣孔進入氣腔,就會產生毒害。其次是工業廢氣如二氧化碳、硝酸過氧化乙酰、臭氧化乙烯一1等的污染。它們除
|
|
述直接接觸葉片的組織以外,也有的轉化形成臭氧,造成上為害。氣候斑點發生程度常取決于臭氧的濃度和持續時間;栽培環境,尤其是濕度,氮的水平及種植密度;臭氧作用之前、作用過程中及作用后的小氣候;葉片的年齡和發育階段;煙草的品種等因素。生產中遇有低溫持續時間長、陰雨天氣多、日照少易發病。其原因:一是溫度逆轉期間,高空的臭氧由于空氣反氣旋流動易沉降下來,導致地面臭氧濃度升高;二是葉片氣孔開放時間長,根系發育不良,造成營養不足;三是在濕潤田中種植煙草,土壤缺氮或氮肥過量,磷的供應不能滿足其正常生理需求,就易產生氣候斑病。此外栽植過早、煙株移栽后60天或密度過大易發病,福建調查發現品種間發病有差異,K系、G系易感病。 |
|
防治方法 (1)培育選用耐病品種 如中煙90、Nc89、Nc628、云煙2號等。(2)不要在城郊、有工業污染的地方或地塊種植煙草。(3)加強煙田管理。從培育壯苗入手,移栽后低溫多雨要及時中耕,提溫散濕,促根系發育,同時也要注意防止前期干旱;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做到氮、磷、鉀平衡供應,防止栽植過密,避免葉片過于遮蔭;必要時葉面噴施抗氧劑。如三甲基喹啉、N、N一二苯基對苯基乙二胺等。(4)發病初期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可減輕發病。(5)在病
|
.jpg)
|
|
毒病發生田要注意及時噴灑花葉寧Ⅱ號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0.5%抗毒豐(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倍液。(6)噴灑惠滿豐有機活性液肥600?800倍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