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 主要為害葉片。子葉染病 初生針尖大小紫紅色斑點,后擴大成褐色、邊緣紫色、稍隆起的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多個病斑融合在一起形居的大病斑,中間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中心易破碎脫落穿孔,嚴重的葉片脫落。真葉染病 病斑圓形,黃褐色,邊緣紫紅色。 | |
|
|
病原 Phyl10sticta gossypina Ell. et Mart。稱棉小葉點霉和P.malkoffii Bubak.稱馬爾科夫葉點霉,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兩菌分生孢子器均埋生在葉片組織內。前者球形黃褐色,高93.8μm,直徑85.7μm,頂端孔口直徑18μm,深褐色。分生孢子卵圓形至橢圓形,兩端各生1油滴,長4.8-7.9μm,寬2.4-3.8μm。馬爾科夫葉點霉菌分生孢子橢圓形至短圓柱形,大小7.04-9.28×3.63-4.5(μm),也具2個油點。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兩病原菌均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 |
|
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從分生孢子器中釋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濕度大的條件下孢子萌發。棉花第一真葉剛長出時,遇低溫降雨,幼苗生長弱,易發病。 | |
|
防治方法 參見棉花輪紋斑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