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單產達869.6公斤 平均畝產突破850公斤
來源:新華網廣西頻道
灌陽縣繼去年超級稻平均畝產超過800公斤,創下“廣西之最”后,8月29日,該縣農業局又傳來喜訊,今年中稻超級稻實測平均畝產達851.35公斤,最高單產達869.6公斤,成功衛冕“廣西之最”。據悉,2010年8月下旬,灌陽縣超級稻“Y兩優302”最高畝產超過800公斤, 創廣西之最,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此親筆題寫:“灌陽,廣西超級稻高產第一縣”。
8月26日,由廣西水稻研究所,廣西區種子管理總站,廣西農技推廣總站,桂林市植保站、農技推廣站、種子站和縣統計局等單位人員組成的“2011年農業部超級稻新品種示范推廣”項目專家驗收組在灌陽縣黃關鎮聯德村百畝連片示范點中按產量的高、中、低三種類型分別實割實收三塊田進行測產,農戶王良富的示范田實測畝產生谷1046公斤;農戶卿榮富實測畝產生谷1019公斤;農戶卿榮明畝產生谷1031公斤。之后,區、市、縣三級農技部門分別取1.0公斤生谷曬干水分在14%以下時稱取干谷重量得出折干率為83.09%,8月28日得出結果,灌陽超級稻最高畝產達869公斤,平均畝產為851公斤。專家稱,這一產量再創“廣西超級稻之最”。
據了解,今年,灌陽縣是廣西實施“2011年農業部超級稻新品種示范推廣”項目的六個縣之一。該縣將超級稻新品種示范推廣項目在全縣9個鄉鎮全面推廣,推廣面積15.1萬畝,其中早稻6.9萬畝、中稻2.3萬畝、晚稻5.9萬畝。在黃關鎮聯德村建立雜交稻百畝連片超高產栽培示范點。該示范點所使用的品種(組合)為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薦的超高產雜交稻品種(組合)Y兩優302。采用的關鍵技術為:防寒育秧、水氣平衡高產栽培、合理密植、測土配方平衡施肥及水稻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縣農業部門對示范區農戶進行了系統培訓和一系列技術展示,同時開展超級稻集成高產技術研究,并推出多種保障措施和激勵機制,使農戶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實行技術指導員包村聯戶制,派出技術指導員在關鍵環節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為超級稻豐收奠定了良好基礎。 (通訊員陸仕臣 王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