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金融觀察報 作者:新金融 李抒融

剛剛走過淡季,種業股的中報顯示業績并不樂觀,上周種業三雄先后發布中報,三家上市公司的營收和主營業務毛利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受此影響股價在過去一周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其中敦煌種業下跌5.91%,登海種業跌幅2.00%,豐樂種業累計跌幅3.09%。
對照股價的走勢,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報的數據反映了剛剛過去的半年確實是種業公司的銷售淡季。但伴隨著經營管理成本的提高,對照去年同期較高的營收基數,中報業績明顯下降并非意外。
競爭加劇毛利率普降
三家種業上市公司的中報透露出,國內的種業市場正在遭遇一場激烈的競爭洗禮。中報里的幾組數據不約而同地顯示出,種業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成本在逐步增加,給公司帶來財務壓力。
同時,由于淡季原因和玉米品種長期供大于求,導致三家種業上市公司的主營收入同比明顯下滑,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
登海種業上半年實現營收4.0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92%,在這三家公司中下降幅度最大。敦煌種業2011年中期營收5.72億元,同比下降6.9%;豐樂種業中報實現營業收入6.75億元,同比減少9.68%。
而為何登海種業業績下滑幅度最大呢?對此,登海種業在中報中如是解釋下滑的原因:一是旗下的主力公司在上半年表現不佳,控股子公司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26.5%,但其給出的解釋是并非市場銷售不佳導致的,而由于種業的銷售季和財報報告期的交叉導致。
資料顯示,2010年11月、12月,該子公司的銷售營收較多,占整個銷售季(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的65%。而這一大半銷售業績全部計入了2010年年報。另一方面,2011年1-6月份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26.5%,但只占整個銷售季(2010年11月-2011年6月)的35%。
但不可否認的是,登海種業營收同比下降的背后,是老品種在生產過程中受到凍害等原因而不能進入種子市場銷售,市場品種供應量減少,給銷售帶來不利影響。由此,登海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7.25%;同期,主營業務成本卻增加0.59%。
這種情況在敦煌種業、豐樂種業中都有相似的體現。豐樂種業針對這個問題在中報中的解釋為:玉米市場競爭加劇,公司主要品種受到沖擊,銷量和利潤率下滑。
相對于登海種業,敦煌種業的中報業績虧損主要來自食用油業務存貨減值及期貨浮虧。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利潤656萬元,同比減少89.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67萬元,而去年同期為66萬元。
綜合上述三家公司的半年報,面對國際種業巨頭的沖擊,國內種業公司的玉米等品種的毛利率被不斷壓縮。不光是市場營銷策略限制了發展,甚至是在研發投入上國內種業除了雜交水稻之外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有分析人士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國內種業龍頭的三家上市公司,在未來的市場洗牌過程中究竟表現如何尚未可知。
機構區別對待
在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豐樂種業機構持倉明細中,唯有敦煌種業被機構加倉。而另外兩家均遭機構減持。
敦煌種業雖然業績差強人意,但卻受到機構青睞。敦煌種業2011年中期營收5.72億元,下降6.9%;實現營業利潤656萬元,同比減少89.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67萬元,而去年同期為66萬元;由于食用油業務存貨減值及期貨浮虧,第二季度虧損4881萬元;EPS為-0.14元。
同時,公司另兩大主營業務棉花、食品加工業務拖累綜合毛利率。由于棉花價格今年以來暴跌,年初至今已經跌去30%。公司棉花業務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1.73%下滑至8.82%。導致棉花加工以及食品加工(棉籽油)業務毛利率明顯下降,綜合毛利率31.4%,同比下降5.1個百分點。
但是,素有抄底風格的社保基金在種業淡季頻頻加倉敦煌種業。值得一提的是,敦煌種業中報前十大流通股東里面,有7家機構進駐。其中社保基金一零四組合、六零一組合、一零九組合總計持有8.39%的流通股。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夠讓機構在二季度逆勢加倉敦煌種業呢?記者致電敦煌種業公司獲悉,原來近年來一直籌劃的股權激勵計劃終于在近期敲定,這給機構投資者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分析人士認為,最具吸引力的是近期敲定的敦煌種業長期股權激勵方案。敦煌種業將在7年內分4次向高管及核心中層提供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股權激勵方案即將進行首期定向增發,而后續3期為在二級市場回購,對敦煌種業后續業績增長提供長期激勵。
敦煌種業曾在2010年股價最高達39.65元,截至上周五收盤為27.08元,累計跌幅達28%。
相對于敦煌種業,登海的玉米品種也面臨一定質量考驗。2011年3月31日,農業部發布的文件顯示,“登海605”由于發芽率低于標準值而被列為不合格玉米種子。檢測結果顯示,“登海605”發芽率的實測值為85%,而標準值為92%。記者致電公司,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這件事情正在妥善處理,但銷售方面或許會受到一定影響。
去年年報顯示,基金總計持有登海種業股份占比達24%,歷經6個月之后,機構大幅減持,47家持有機構縮減為今年中報的7家,之前在十大流通股東之內的社保基金106組合也淡出該股。目前,基金持倉占流通股比例縮減為不足4%。
在二級市場上,登海種業去年10月份一度達到78.87元的高位,截至上周五收盤價為27.43元,復權后價格為54.86元,股價跌幅達27%。
從7月初到上周五,農業指數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敦煌種業、登海種業、豐樂種業股價的累計漲幅分別為:10.85%、32.70%、8.76%。即將走出經營淡季的種業上市公司,其業績能否順利走出低谷,中考的成績已經揭曉,在年報中又會交出怎樣的一張答卷,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