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電視臺
齊魯網8月26日訊:家住平邑縣的孫自亮本是平邑縣種子管理站的一名在編人員,去年12月份,為響應國家種子生產經營機構與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分開的要求,他們所在的種子管理站也開始改制,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孫自亮跟其余22名在編人員整體被劃轉到新成立的種子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然而,這大半年過去了,孫自亮跟他的同事不但無班可上,而且連新辦公室的影子都沒見著,到底是怎么回事?
孫自亮說:“6月1號,我們農業局杜局長和李局長等給我們23個人開了會議,當時宣布截止到6月30號給我們科長,掛牌上班,人財物到崗到位,結果就是過了6月30號也沒給我們落實。”
平邑縣農業局宣布要掛牌成立的單位,其實就是平邑縣人民政府下發的文件中,提到的種子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這份文件下發于去年12月11日,不但確定新設立的種子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為股級事業單位,而且明確提出,將原有種子管理站在編事業人員整體劃轉到服務中心。孫自亮說:“結果到了7月1號之后,我們開始問這個事,現在農業局局長說當時這個文件是虛(假)的,我們問他到哪兒上班,他說只能到種子公司。”
這個種子公司又是什么單位?劉自亮等人來到了平邑縣國資局詢問情況。
平邑縣國資局工作人員說:“人家現在是屬于股份制企業,跟農業局沒有行政隸屬關系,是純股份制企業,市場行為,企業法人單位。”
原來,平邑縣種子管理站和平邑縣種子公司本是一套班子兩個牌子,人員都屬于事業身份,后因為國家倡導政企分開,于是平邑縣種子公司改制成了平邑縣種子有限公司,也就是國企變成了私企。
原平邑縣種子管理站在編人員陳志強說:“為什么農業局非要讓我們到沒有隸屬關系的私營企業上班呢,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我們很不理解。”
孫自亮等人認為,如果讓他們去種子公司搞經營,那政企分開就成了一句空話。由于不肯簽協議到種子公司上班,從今年一月份到現在,他們一分錢的工資也沒有拿到。
平邑縣種子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到底有沒有成立?原種子站的工作人員找到了平邑縣機構編制委員會。
平邑縣機構編制委員會工作人員說:“平邑縣種子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這是紅頭文件,正兒八經蓋地章,肯定有這個機構。”
既然定了崗位和編制,那為什么掛牌成立的事情一拖再拖?既然要政企分開,為什么農業局還讓20多名原種子站在編人員到私營企業去上班?帶著一連串的問號,孫自亮等人帶著記者來到了平邑縣農業局。
平邑縣農業局局長杜紀奇說:“能通過努力實現的,努力,你努力我也努力,明知道努力實現不了的在現階段,一個時期一個情況啊,那就別努力了,有什么用啊。如果說中心是實在的,為什么不到中心啊,弄個辦公室上牌就是了,這不是虛假的嗎,你還整天找這個事。一定意義上全是國有的,這些事不好說清楚,不要以為是個人的就是個人的。”
對于白紙黑字紅章的文件,這位農業局長卻多次說是“虛”的,那實情到底是什么,劉自勇等人到現在也摸不到頭腦。針對此事,來聽聽律師的觀點。
山東康橋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賓說:“至于農業局強令員工們,在沒有改變事業單位身份的情況下到企業去上班,明顯地違背了國務院2006年關于政企分開的相關政策的精神,也違反了上級部門對原種子管理站改制的相應的文件要求,侵犯了這些員工的合法權益,上級主管部門應當及時糾正農業局這種違規操作行為,及時地保障員工們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