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北京市農作物品種轉讓公益平臺轉讓品種目錄及簡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1-07-16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2329
 

來源:北京種業信息網

北京市農作物品種轉讓公益平臺轉讓品種目錄及簡介

(供種單位提供,未經主辦方核實)

轉讓單位

作物種類

品種名稱

審定情況

轉讓事項

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玉米(春)

HJ502

冀晉寧報審

聯合開發
區域代理

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玉米(春)

HJ2816

京津冀遼吉晉陜報審

聯合開發
區域代理

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玉米(春)

HJ516

山東報審

聯合開發
區域代理

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玉米(春)

佳玉538

吉審玉2010031

聯合開發
區域代理

北京華農偉業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玉米(春)

HN887

津黑吉遼蒙新冀晉及國家區試

區域經銷代理

北京嘉禾泰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春)

泰豐一號

京2011預試

面議

北京金粒粒金種子有限公司

玉米(春)

中金1492

河北省區試

面議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春)

涿單10號

京審玉2002008

所有權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春)

涿單2000

渝審玉2005008

陜引玉2009024

所有權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春)

涿單12

津審玉2003002 渝引玉2005029

產權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春)

京豐18

省區試

產權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春)

京豐110

省區試

產權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玉米(春)

京科968

即將國審

面議

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玉米(春)

NF22

河北春預

多家轉讓

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玉米(春)

NF36

河北春預

多家轉讓

曹丕元、徐英華、曹冬梅(承德)

玉米(春)

元華6號

蒙審玉2010008

獨家轉讓

曹丕元、徐英華、曹冬梅(承德)

玉米(春)

元華7號

河北省待審

獨家轉讓

河北滄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玉米(春)

滄玉18

河北生產試驗

合作開發

河南省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

玉米(春)

豫青貯23

國審玉2008022

聯合開發等

河南省輝縣市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輝玉1號

2011河北預試

生產經營權

河南省輝縣市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輝玉18

2011安徽預試

生產經營權

河南省輝縣市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輝試1號

2011河南預試

生產經營權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忻玉6024

省區試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忻玉6009-1

2010年已審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忻玉6025

區試突出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忻玉6023

區試突出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春)

忻玉6019

區試突出

面議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玉米(春)

中單28

京審玉2005001晉引玉2007008

山西省經營權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玉米(春)

中單(青貯)29

京審玉2008022

北京市經營權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玉米(春)

中試593

北京市經營權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玉米(春)

中單579

京審玉2011001

北京市經營權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玉米(春)

中單509

津審玉2009004

北京市經營權

北京金粒粒金種子有限公司

玉米(夏)

中金1492

河北春試

面議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夏)

京豐8號

冀審玉2007008

產權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玉米(夏)

中單583

津審玉2005007

經營權

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玉米(夏)

NF38

山西夏預

多家轉讓

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玉米(夏)

NF39

山西夏預

多家轉讓

河北滄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玉米(夏)

滄玉18

河北生產試驗

合作開發

河南省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

玉米(夏)

豫青貯23

國審玉2008022

聯合開發等

河南省濮陽農業科學研究所

玉米(夏)

濮單8號

省級試驗

面議

河南省濮陽農業科學研究所

玉米(夏)

濮單9號

省級試驗

面議

胡風云

玉米(夏)

淄玉9號

魯農審2007001

全省2家

胡風云

玉米(夏)

費玉4號

魯農審2004003

全省4家

胡風云

玉米(夏)

費玉2號

魯農審2004009

全省4家

胡風云

玉米(夏)

費玉3號

國審玉2004006

全省多家

湖北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玉米(夏)

FM803

湖北省區試、陜新報試

省級代理

山東省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玉米(夏)

魯種8號

河北區試

省級代理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忻玉6022

省區試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忻玉6023

省區試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忻玉6025

省區試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忻玉6019

省區試

面議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忻玉6024

省區試

面議

陜西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小康405

所有權

陜西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小康406

所有權

陜西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小康611

所有權

陜西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小康917

所有權

陜西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玉米(夏)

小康507

所有權

陜西咸陽市渭城區友誼農科服務部

玉米(夏)

友誼793

所有權

陜西咸陽市渭城區友誼農科服務部

玉米(夏)

友誼102

所有權

陜西咸陽市渭城區友誼農科服務部

玉米(夏)

友誼532

所有權

師秋景

玉米(夏)

景玉158

所有權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玉米(夏)

中試6811

北京市經營權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玉米(夏)

中試516

北京市經營權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糯玉米

黑鳳

津審玉2007012

縣級經銷代理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糯玉米

雪糯8號

桂審玉2008019

區域獨家轉讓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糯玉米

雪糯2號

京審玉2009011

區域獨家轉讓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糯玉米

黃妃

區域獨家轉讓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糯玉米

花糯88

區域獨家轉讓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糯玉米

黃糯1401

區域獨家轉讓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糯玉米

雪糯7號

津審玉2009016

縣級經銷總代理

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糯玉米

金糯102

北京區試

面議

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糯玉米

金彩糯670

浙閩區試

面議

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糯玉米

鄂白糯1號

冀審玉2009013

所有權等

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糯玉米

禾盛糯1512

京審玉2010017通過國家區試

獨家轉讓

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糯玉米

白金糯玉

鄂審玉2010005

所有權等

云南省昭通春雨種業

糯玉米

黑甜糯

所有權

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糯玉米

斯達22

面議

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糯玉米

斯達25

面議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糯玉米

中糯323

面議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糯玉米

中糯321

面議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甜玉米

MK100

面議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甜玉米

甜357

區域獨家轉讓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甜玉米

甜310A

面議

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甜玉米

斯達203

津審玉2008021

獨家轉讓經營權

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甜玉米

斯達205

面議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小麥

科遺5214

京審麥2011001

京津獨家產銷權

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大豆

承豆6號

國審豆2003014、冀承審200006、寧審豆2003003

面議

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大豆

承豆7號

河北省區試

面議

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大豆

承豆8號

甘肅省區試

面議

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大豆

承豆9號

河北省區試

面議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大豆

中黃52

京審豆2010002

面議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大豆

中黃58

津審豆2010002

面議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美麗莎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莎龍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莎彤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晚霞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粉莎一號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粉莎二號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喀秋莎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櫻莎粉二號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櫻莎紅一號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番茄

櫻粉紅二號

 

區域生產經營權

山東金谷種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棉花(抗)

山農棉8號

魯農審2010012

1/2生產經營權

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油葵

京葵818

國家預試

所有權

一、春播玉米

品種名稱:HJ502

審定編號2011年河北、山西、寧夏報審品種

育種單位: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株高280cm,穗位100cm,株型半緊湊,果穗筒形,穗行16行左右,穗長23cm,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偏硬粒型。抗性強,適應性廣,高產穩產。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產比試驗,平均畝產629.5kg,比鄭單958(畝產576.3kg)增產9.2%。在忻州、太原、朔州等地進行格子方和品比試驗,平均畝產800.1kg,比鄭單958(畝產701.7kg)增產14.0%。2009-2010年陜西銅川等地產比試驗,平均畝產為753.2kg,比鄭單958(畝產689.1kg)增產9.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35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區和黃淮海夏播區種植。

 

品種名稱:HJ2816

審定編號:2011年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山西、陜西報審

育種單位: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株高253cm,穗位93cm,株型半緊湊,果穗筒形,穗行16行左右,穗長20 cm,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抗性強,適應性廣,高產穩產。

產量表現:在2009-2010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產比試驗中,該品種平均畝產631.4kg,比對照品種鄭單958(畝產576.3kg)增產9.6%。2010年在忻州、太原、朔州等地進行格子方和品比試驗,平均畝產803.5kg,比對照品種鄭單958(畝產701.7kg)增產14.5%。在陜西楊凌、渭南的產比試驗中,該品種平均畝產611.9kg,比對照品種鄭單958(畝產555.9kg)增產10.1%。在農安、梅河口、洮南三地產比試驗中,該品種平均畝產819.4kg,比對照品種鄭單958(畝產770.3kg)增產6.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40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應性廣,適宜東華北春播區和黃淮海夏播區種植。

 

品種名稱:HJ516

審定編號:2011年山東省報審品種

選育單位: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株高270cm,穗位104cm,株型半緊湊,果穗筒形,穗行16-18行,穗長22 cm,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品質優良,抗病性好。適應性廣,高產穩產。

產量表現:2009年菏澤、淄博品比試驗,產量結果平均畝產為630.1kg,比對照鄭單958(畝產558.3kg)增產12.9%。2010年在菏澤、淄博、濟南等地進行格子方和品比試驗,平均畝產615.5kg,比對照品種鄭單958(畝產560.3kg)增產9.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40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應性廣,適宜華北春播區和黃淮海夏播區種植。

 

品種名稱:佳玉538

審定編號:吉審玉2010031

育種單位:北京禾佳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株型較緊湊,株高270cm,穗位高104cm。果穗長22cm左右,穗行數16行。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42.7克,穗軸紅色。春播生育期127天左右,需≥10℃,有效積溫2700℃左右。夏播97天。高抗黑粉病,抗絲黑穗病,中抗大斑病、莖腐病、玉米螟蟲。根系發達,抗倒能力強。籽粒含粗蛋白10.43%,粗脂肪 4.75%,粗淀粉71.77%,賴氨酸0.29%。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公頃產量11436.5kg,比對照品種增產8.1%,具有15000kg的增產潛力。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定植3500-3800株/畝,高水肥田塊4000株/畝。東北一般定植5.5-6萬株/公頃。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于吉林、遼寧、山西、內蒙古赤峰和通遼、黑龍江第一積溫帶春播地區及黃淮海夏播地區種植。

 

品種名稱:HN887

審定編號:津黑吉遼蒙新冀晉及國家區試均為第一年,準備申報新品種權

育種單位:北京華農偉業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幼苗生長勢強,葉鞘紫色。株高270cm,穗位105cm,花絲粉紅色,護穎淺紫色,雄穗分枝6-8個,果穗筒形,穗長20cm,穗粗5.5cm,穗行數16-18行,千粒重416克,紅軸,半馬齒,籽粒脫水快,生育期118天,商品性好;田間綜合抗性好,適合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種植。

產量表現:2009年參加本公司在北京順義、天津薊縣、河北三河春播品比試驗,平均畝產758.7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8%;2010年在天津薊縣,河北省蔚縣和遵化市,山西省定襄縣、晉城市、長治市等點的定位試驗,平均畝產798.69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2.59%。三年試驗均表現突出。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宜種植密度為35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華北地區春播種植。

 

品種名稱:泰豐一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嘉禾泰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 北京地區春播生育期116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50cm,穗位90cm,果穗長筒型,紅軸,穗長20cm,穗粗5.5cm,禿尖0.5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0粒,穗粒重220克,出籽率87%。籽粒黃色,半硬粒,千粒重380克。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中金1492

審定編號:河北省區試

育種單位:北京金粒粒金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金1492 為2006年育成, 生育期125天, 株高245cm, 穗位95-100cm, 穗長24cm, 穗粗5.5cm 穗行數14-18, 行粒數50, 出籽率90%,籽粒深黃色,封頂性好,株型清秀,高抗大小斑病,黑粉病,對青枯病也有較強的抗性。

產量表現:高產高密品種, 一般畝產可達750kg, 有1200kg的增產潛力。

栽培技術要點:中金1492為高密品種, 種植密度以3500-3700株/畝為宜, 如地力較好也可種到4000株/畝。種植上除了采用適當密度外還要施足底肥, 注意追肥, 如不注意肥料追施,會造成結實不夠飽滿和容重不高等現象。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涿單10號 

審定編號:京審玉2002008

育種單位:河北省涿州市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1996年育成。親本組合:Y41×Y10。

特征特性生育期121.7天,株高273cm,穗位123cm,全株葉片數21-22片。單株有效穗數1.01個,空桿率1.3%。果穗筒型,穗長19.8cm,穗粗4.4cm,禿尖0.7cm,穗行數12-16行,以14-16行居多。穗軸粉色,籽粒桔黃色,半硬粒型,粒深1.0cm,千粒重328.4克,單株粒重176.2克,出粒率87.1%。抗矮花葉病,中抗大、小斑病,感彎孢菌葉斑病。粗蛋白含量10.08%,粗脂肪含量3.92%,賴氨酸含量0.28%,粗淀粉含量73.58%,容重890g/L。

產量表現:區試平均畝產607.0kg。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春播不宜過早,春播5月下旬至6月初。施足底肥,增施鉀肥10kg/畝。嚴格掌握種植密度以4000-4200株/畝為宜。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地區春播種植。

 

品種名稱:涿單2000

審定編號:渝審玉2005008號、陜引玉2009024號  

育種單位:河北省涿州市義民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自育系543×A888

特征特性:陜西春播生育期110~135天左右。幼苗葉鞘淡紫色。成株葉色深綠,株高231.5cm,穗位高87.7cm,株型半緊湊。葉片數21片,花藥紫色,穎殼紫色;花絲紅色。果穗圓柱形,穗長19.9cm,穗行數14.8,行粒數37.8。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3~38克左右,出籽率85%左右。經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高抗莖腐病;中抗大斑病、紋枯病;感小斑病,高感絲黑穗病。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籽粒粗蛋白含量(干基)10.56%,粗脂肪含量(干基)3.99%,粗淀粉含量(干基)73.81%,賴氨酸含量0.31%,容重776克/升。

產量表現:2008年陜西省春播玉米引種試驗平均畝產690.8kg。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早播,蓋膜育苗。適齡早栽,栽足基本苗。兩葉一心開始移栽,三葉一心移栽結束,畝植2800-3000株。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拔節肥,猛攻穗肥。注意防治玉米螟及其它病蟲害。絲黑穗病重發區禁止種植。

適宜種植地區:陜西海拔650米以下地區春播種植。

 

品種名稱:涿單12

審定編號:津審玉2003002 、渝引玉2005029號

育種單位:河北省涿州市義民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901141×136-87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0天,株高267cm、穗位111.5cm,穗長20.4cm,穗粗5.6cm,穗行數18-20行,軸淺紅色,千粒重376g,角質多,米質好,籽粒黃色,抗倒、抗病,活桿成熟。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鑒定,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感彎孢菌葉斑病。田間抗性鑒定,抗小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高抗大斑病。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分析,籽粒容重741g/L、粗蛋白質含量10.77%、粗脂肪5.04%、賴氨酸0.31%、粗淀粉70.16%。

產量表現:2002年參加天津市春玉米區試,5個點平均畝產652.7kg,較對照農大108(平均畝產575.9kg)增產13.3%,居22個品種第3位。2003年參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5個點平均畝產636.6kg,較對照農大108(平均畝產597.1kg)增產6.6%,居15個品種第7位。2003年參加天津市春玉米品種生產試驗,4個點平均畝產645.5kg,較農大108(平均畝產581.7kg)增產11.0%,居12個品種第6位。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宜種植密度以2500-2800株/畝為宜,喜肥水,高肥水增產潛力大,適宜寬窄行種植,底肥要增施鉀肥,其它管理與大田相同。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天津市春播玉米區種植。

 

品種名稱:京豐1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播128天、需有效基溫2700℃左右;夏播出苗至成熟98天。株型緊湊,株高260cm左右,穗位高100cm左右,成株葉片數19~20片。果穗筒型,穗長18~20cm,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70克。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000株。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京豐110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在東華北地區出苗至成熟128天,與鄭單958相當,需有效積溫2750℃左右;在黃淮海地區出苗至成熟100天,與鄭單958相當。株型緊湊,株高285cm,穗位高100cm,成株葉片數20~21片。花絲淺紫色,果穗長筒型,穗長18cm,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

產量表現:在東華北地區春播實驗中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5%;在黃淮海夏玉米試驗中,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6%。

栽培技術要點: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東華北地區每畝適宜密度4000株左右、黃淮海地區每畝適宜密度4500株左右。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京科968

審定編號:即將國審

育種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在東北華北區出苗至成熟127~128天,與對照鄭單958相同,需有效積溫2750℃左右;幼苗葉鞘淡紫色,葉片綠色,葉緣淡紫色,花藥淡紫色,穎殼淡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96cm,穗位高120cm,成株葉片數19片,花絲紅色,果穗筒型,穗長18.6cm,穗行數16~18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9.5克。平均倒伏(倒折)率1.8%。出籽率高,一般可達88%,籽粒脫水較快。經遼寧省丹東農業科學院與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兩年接種鑒定,中抗~抗大斑病、中抗~抗灰斑病、中抗~抗彎孢葉斑病、中抗~高抗絲黑穗病、中抗~抗莖腐病、高抗玉米螟。田間抗病蟲性極強。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籽粒容重767克/升,粗蛋白含量10.54%,粗脂肪含量3.41%,粗淀粉含量75.42%,賴氨酸含量0.3%。

產量表現:2009年區試平均畝產807.7kg,較對照鄭單958增產8.07%,達極顯著水平,列第3位,在23個試點中21增2平。2010年區試平均畝產734.4kg,較總均值增產6.08%,達極顯著水平,列第1位 。2010年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716.3kg,較對照鄭單958增產10.45%,在20個試點中20增0減,列第1位。在多單位品種鑒定中,均表現較對照鄭單958增產8%以上的產量優勢,地域間、年際間穩產性強。

栽培技術要點:適于東華北等區域春播,適宜密度4000株/畝,每年的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每畝追尿素15kg和硫酸鉀40kg,促莖稈健壯;大喇叭口期結合澆水每畝追尿素20kg(深施入土)以攻穗增粒;開花期結合澆水每畝追尿素5-8kg,以養根保葉,提高光合生產力,增加粒重。  

適應種植區域: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晚熟區、遼寧中晚熟區、吉林晚熟區、內蒙古赤峰通遼地區、陜西延安地區春播種植

 

品種名稱:NF22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地區春播,生育期116天,株型半緊湊,葉色濃綠,收獲時保綠性好。株高270cm,穗位105cm;果穗筒型,穗長22.5cm,穗粗5.1 cm,穗行數16-18行;千粒重340g左右,子粒硬粒,黃色,紅軸;無禿尖和空稈,出籽率84%。突出表現抗大小斑病,抗黑穗病,抗青枯病,大穗高產等特點。

產量表現:在高水肥的管理水平下,一般畝產可達700-750kg。

栽培技術要點:北京地區春播,要求5月20日以前播種,留苗密度4500株/畝。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NF36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地區春播,生育期115天左右,株型平展,株高270cm,穗位107cm,單株有效穗數0.99,穗長20cm左右,穗行數16行,行粒數42,穗粗5.0cm,空稈率低,千粒重340g,硬粒形,黃粒,紅軸,果穗長筒型。籽粒品質優良,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青枯病。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650kg/畝,高產地塊可以達到750 kg/畝。

栽培技術要點:北京地區春播,5月20日以前播種,留苗密度4000株/畝左右,提早管理,重施尿素,一般施50kg/畝。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元華6號

審定編號:蒙審玉2010008號

育種單位:曹丕元、徐英華

品種來源:以WFC2331為母本,WFC0201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為LiM734的二環系;父本為極早單2號的二環系。

特征特性: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匙形。植株半緊湊型,株高239cm,穗位68cm,17片葉。雄穗一級分枝3-7個,護穎綠色,花藥黃色。雌穗花絲淺紫色。果穗短筒型,紅軸,穗長15.6cm,穗粗4.9cm,禿尖0.1cm,穗行數20,行粒數35.2,穗粒數715,單穗粒重155.4g,出籽率85.2%。籽粒偏馬齒型,黃色,百粒重23.8g。2009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容重710g/L,粗蛋白10.45%,粗脂肪4.42%,粗淀粉70.03%,賴氨酸0.30%。2009年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感大斑病(7S),感彎孢菌葉斑病(7S),中抗絲黑穗病(5.7%MR),高抗莖腐病(3.3%HR),感玉米螟(7.4S)。

產量表現:2008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1.4kg,比對照克單8(蒙認玉2003002)增產15.3%。2009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70.7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1.4%。2009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6.7kg,比對照克單8增產14.7%。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4000-5000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彎孢菌葉斑病、玉米螟。

適宜種植區域: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等≥10℃,活動積溫2300℃以上地區種植。

 

品種名稱:元華7號

審定情況:完成河北省2010年試驗程序,待審定

育種單位:曹冬梅、徐英華

品種來源:以WFC0115為母本,WFC0224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為L58的二環系;父本為F0208的二環系。

特征特性:幼苗苗鞘紫,葉綠。植株株型半緊湊,株高259-277cm左右,穗位80-105cm左右,葉綠色,全株18-19片葉。雄穗雄穎綠色,花藥淺紫色。雌穗花絲淺紫色。果穗筒錐型。軸紅色。穗長19.2cm左右,禿尖0.1-10cm,穗徑4.75cm,軸徑2.56cm,14-16行。出籽率81.4-82.4%左右。籽粒半馬齒形,黃色,長楔形。百粒重32.0-34.8g。2010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檢測,粗淀粉71.92%,粗蛋白質11.50%,粗脂肪3.91%,賴氨酸0.30%。2007年河北省植保所病蟲害接種鑒定,大斑病(MR),小斑病(HS),彎孢菌葉斑病(MR),矮花葉病(HS),莖腐病(HS),絲黑穗病(MR),瘤黑粉(HS),玉米螟(S)。2009年吉林省植保所病蟲害接種鑒定,大斑病(MR),彎孢菌葉斑病(MR),莖腐病(HR),絲黑穗病(MR),玉米螟(MR)。

產量表現:2007年河北省區試,平均畝產746.3kg,比龍單13(黑審玉1994003)增產8.0%,達極顯著水平,居B1組第二位,五點均增產。2009年河北省區試,平均畝產685.0kg,比龍單13增產7.9%,達極顯著水平,居第二位,五點均增產。2010年河北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0.0kg,比龍單13增產8.8%,五點均增產。三年區試生試平均畝產717.1kg,比對照龍單13平均增產8.2%。三年區試生試平均畝產717.1kg,比對照龍單13平均增產8.2%。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4000-5000株。注意防治瘤黑粉。

適宜種植地區:河北省承德、張家口早熟玉米地區,需有效積溫2200?2400左右,龍單13號的適宜地區。

 

品種名稱:滄玉1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北滄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28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型緊湊,株高穗位整齊一致,雄穗分枝12-14,株高258cm左右,穗位高98cm,花藥淺紫色,花絲粉紅色,成株葉片數20-21葉。果穗筒形,穗長16.7cm,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81.3克。果穗均勻,封頂性好,無禿尖,出籽率88.0%。高抗倒伏抗倒折,高抗莖腐病,抗大、小斑病、黑粉病。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參加公司多點試驗(密度4800株/畝)平均畝產687kg。該品種在抗倒伏及倒折方面較鄭單958提高,耐密性和抗病性均優于鄭單958。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在夏玉米區種植,適宜密度為4000-4500株/畝,高水肥田塊適當加大密度,低水肥田塊適當降低密度。播種時注意足墑下種,保證出全苗,后期注意防旱排澇,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北方春玉米區和黃淮海夏玉米區均可種植。

 

品種名稱:豫青貯23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8022

育種單位:河南省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9383為母本,115為父本組配而成的玉米雜交種。

特征特性:東華北地區出苗至青貯收獲期平均117天、至成熟期127天。春播平均株高330cm,該品種根系發達,抗性好,成株葉片數18-19片,至成熟收獲時綠葉片數14片,持綠性好。2007年經北京農學院品質測定中心測定;青貯秸稈含中性洗滌纖維46.72%,酸性洗滌纖維19.63%,粗蛋白含量9.30%,飼養牲畜適口性好,產奶量高。果穗穗長22cm,穗位整齊,穗軸紅色,結實性好,籽粒黃色,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試,蛋白質含量9.86%,脂肪含量4.24%,淀粉含量72.29%,賴氨酸含量0.30%,品質好,活稈成熟,是極好的糧飼兼用型品種。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兩年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絲黑?病,抗大、小斑病和紋枯病,抗病性好。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內蒙區試平均每畝生物產量6.2371噸,2006年內蒙多點區試,平均比對照增產23.3%,其中在赤峰試點生物產量達每畝7.5788噸,在通遼試點籽粒產量達每畝630kg。2006-2007年參加東北華北國家區試,多點兩年生物產量平均比對照增產9.4%,2007年在國家區試黑龍江試點,創出每畝生物產量(干重)達2.9998噸的高產。

栽培技術要點:豫青貯23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種植,密度每畝4500株為宜。根據土壤肥力水平,氮、磷、鉀配方施肥,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分期(兩次)施入,將更有利于奪取高產。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河北、河南、山西、四川、陜西等地種植。

 

品種名稱:輝玉1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南省輝縣市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自選系雜交。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緊湊型中早熟品種,夏播生育期95天。株高230cm,穗位85cm,雄穗花藥紫色,花絲粉紅色,高抗倒伏。穗長16.0cm,穗粗5.5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6粒,千粒重310g,出籽率90.8%,單穗平均粒重201.0g,白軸,籽粒深黃色,長馬齒,品質好。根系發達,高抗大小葉斑病及青枯病,活稈成熟。

產量表現:2010年該品種參加本所夏播(4000株/畝)觀察試驗,小區折合畝產804.0kg,較鄭單958(736.8kg)增產9.1%。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該品種特別適合“先玉335”與“鄭單958”推廣區域種植。

 

品種名稱:輝玉1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南省輝縣市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自選系雜交。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早熟中密半緊湊型玉米新品種,夏播生育期93天。株高235cm,穗位80cm,高抗倒伏。雄穗花藥紫色,花絲粉紅色。穗長17.0cm,穗粗5.4cm,穗行數18行,行粒數38粒,千粒重320g,出籽率91.6%,單穗平均粒重231.6g,紅軸,籽粒深黃色,長馬齒,品質中上。高抗大小葉斑病及青枯病,活稈成熟。

產量表現:2009年參加本所夏玉米鑒定試驗,畝產865.6kg,居甲組(4000株/畝)首位。2010年參加本所夏播(4000株/畝)產比試驗,小區折合畝產872.4kg,較對照鄭單958(736.8kg)增產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800-42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該品種特別適合 “鄭單958”、浚單20”推廣區域種植。

 

品種名稱:輝試1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南省輝縣市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自選系雜交。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緊湊、矮稈耐密早熟品種,夏播生育期92天。株高225cm,穗位85cm,雄穗花藥紫色,花絲粉紅色,高抗倒伏。穗長18.0cm,穗粗5.5cm,穗行數16行,行粒數34粒,千粒重380g,出籽率89.6%。單穗平均粒重202.4g,結實性強,無禿尖,白軸,黃粒,馬齒型。高抗大小葉斑病及青枯病,活稈成熟。

產量表現:2010年該品種參加本所夏播(4000株/畝)觀察試驗,小區折合畝產809.6kg,較鄭單958(736.8kg)增產9.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500-50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該品種特別適合“鄭單958”推廣區域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24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種,生育期133天。株型緊湊,株高285 cm,穗位高100 cm,穗長23 cm,穗粗5.5 cm,果穗18行,行粒數53。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80g,出籽率87.6%。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較廣。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750-850kg/畝。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種植密度3500-40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西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09-1(晉單80號)

審定編號:晉審玉2011012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18天。株型緊湊,株高275 cm,穗位高105 cm,穗長24.5cm,穗粗5.8 cm,果穗20行,行粒數46。穗軸粉紅色,籽粒黃色,粒型小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75g,出籽率87.8 %。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850kg/畝。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15 %。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較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40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山西周邊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西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25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20天。株型緊湊,株高285 cm,穗位高115 cm,穗長18.4 cm,穗粗5.4 cm,果穗18行,行粒數46。穗軸粉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68g,出籽率86.8%。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800kg/畝。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2%。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較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38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23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118天。株型緊湊,株高280 cm,穗位高100 cm,穗長21.5 cm,穗粗5.6 cm,果穗18行,行粒數48。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80g,出籽率86.8%。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800kg/畝,山西春播早熟區,比對照品種長城799增產8%。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42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19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20天。株型緊湊,株高285 cm,穗位高118 cm,穗長18.6cm,穗粗5.8 cm,果穗18-20行,行粒數48。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78g,出籽率88.9%。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800kg/畝。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11 %。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較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38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中單28

審定編號:京審玉2005001、晉引玉2007008

育種單位:中國農科院作物所

品種來源:組合為中1128×中5493。

特征特性:在北京春播生育期平均126天,株型半緊湊,葉片直立,株高271cm,穗位115cm,空稈率0.6-4.1%。穗長19.8cm,穗粗5.2cm,穗行數12-16行,禿尖長2.6cm。穗粒重180.7克,出籽率82.3%。籽粒桔黃色,半馬齒-半硬粒型,粒深1.1cm,千粒重342.5克。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該品種籽粒中含粗淀粉71.98%,粗脂肪3.08%,粗蛋白9.95%,賴氨酸0.28%,容重761g/l。籽粒大,商品性好,容重761g/l,粗蛋白含量9.95%,達到國標普通玉米1等標準,接近國標飼料用玉米1等標準。活桿成熟,可以糧飼兼用,農牧結合,綜合利用。

產量表現:中單28于2002年參加北京市春播玉米預備試驗,產量平均592.1kg/畝,比對照農大108(平均562.1kg/畝)增產5.2%,居57個參試品種的第7位;2003年參加北京市春播區域試驗,產量平均607.5kg/畝,比對照農大108(平均582.7kg/畝)增產4.2%,居17個參試品種的第3位;2004年繼續參加北京市春播區域試驗,產量平均642.9kg/畝,比對照農大108(平均578.4kg/畝)增產11.1%,居17個參試品種的第5位;2004年參加北京市春播玉米生產試驗,5個點產量平均625.4kg/畝,比對照農大108(平均598.0kg/畝)增產4.6%。

在2006年山西省引種試驗中10個點平均結果:中單28號生育期129天,株高242.9cm,穗位110.6cm,小區產量190.20kg,折合畝產623.3kg,比對照平均增產5.7%,比最高對照減產1.4%。在10個試點中,有8個試點表現不同程度的增產,增幅為0.6-25.9%,有兩個點(忻府區西張鄉和長治長子縣)表現減產,分別為-0.6%和-15.0%;另外在10個試點中,有4個試點表現比最高對照增產,增幅為1.7-8.6%。

栽培技術要點:中單28號株型結構適于密植,果穗均勻,群體內外一致,有利于均衡增產,具有較廣泛的生態適應性,綜合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強,保綠度高,活桿成熟,適宜種植密度為3800株/畝。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苗期管理應強調及早定苗,不要蹲苗,促進其早發苗,尤其強調苗期的早、緊管理。中單28號的果穗較長而粗大,也要強調其灌漿期的管理,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增施灌漿肥,注意其中后期的水肥管理,因品種保綠性好,在時間許可時,可適時晚收,提高千粒重,增加畝產。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中單(青貯)29

審定編號:京審玉2008022

育種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5979×B3104。

特征特性:在北京生育期與農大108熟期相當,株型半緊湊。兩年區試中平均株高為302.5cm,穗位為142.5cm,果穗筒型,穗長22.7cm,穗粗5.0 cm,禿尖0.5 cm,穗行數16.8,行粒數51.4,千粒重300g。子粒黃色馬齒型,穗軸白色,出籽率84.7%。活稈成熟,抗病抗倒伏。持綠性一般,2006年1個試點為1級,4個試點為2級,1個試點為3級,收獲期單株葉片數為18.7,收獲期單株枯葉片數為8.3,抽雄期比對照晚1天,吐絲期比對照晚3天,纖維品質較好;2007年1個試點為1級,3個試點為2級,收獲期單株葉片數為16.9,收獲期單株枯葉片數為3.9,抽雄期同對照,吐絲期比對照晚3天,纖維品質較好。根據北京農學院分析結果,中單29(中試4334)主要品質成分含量為:中性洗滌纖維含量:46.98%, 酸性洗滌纖維含量:15.59%,蛋白質含量:8.38%;纖維品質等級綜合評判為較好。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生物產量平均畝產為1229.5kg,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0.05%;2007年生產試驗生物產量畝產1203kg,比對照農大108增產3.96%。

栽培技術要點:中單29(中試4334)適于北京地區春播,作為養殖業優質飼料套種或直播均可,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施好基肥、種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獲。該品種有較好的耐脊性和耐旱性,對水肥沒有嚴格要求,栽培密度在4000-4500株/畝,可以糧飼兼用。在北部冷涼山區或早春播種時應該進行藥劑拌種,預防黑粉病和絲黑穗的發生。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地區作為青貯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中試593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成株半緊湊型,株高208厘米,穗位106 厘米;穗型桶型,穗長18厘米,穗粗5.7厘米,穗行數16行;白軸;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40克,出籽率87.7%;花絲粉色,穎殼粉色;抗病性、抗倒性較好。在北京地區春播出苗至成熟101天,與對照鄭單958生育期相同。

產量表現:2009年在北京昌平小區品比試驗,畝產711.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3.8%。2010年在北京昌平小區品比試驗,畝產689.6.公斤,比鄭單958增產17.9%。

栽培技術要點:種植密度每畝4000株。

適宜種植區域:北京地區春播。

 

品種名稱:中單579

審定編號:京審玉2011001

育種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G4012×G37。

特征特性:北京地區春播生育期平均119.1天,株型緊湊,株高276.8cm,穗位117.5cm,空稈率3.7%。果穗短筒型,穗軸紅色,穗長16.6cm,穗粗5.4cm,禿尖長0.3cm,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34.4粒。穗粒重175.5克,出籽率90.0%。籽粒黃色,馬齒型,粒深1.3cm,千粒重396.4克。籽粒(干基)含粗淀粉72.39%,粗蛋白9.74%,粗脂肪4.45%,賴氨酸0.29%,容重712克/升。接種鑒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莖腐和彎孢菌葉斑病,高感絲黑穗和矮花葉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51.4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4%。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2.7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4%。

栽培技術要點: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適宜種植密度為每畝3500-4000株。注意防治絲黑穗病,矮花葉病高發區慎用,注意防倒伏(折)。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地區春播種植。

 

品種名稱:中單509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2004年以G37為母本,昌7-2為父本雜交組配而成。母本G37為自選系,2000年利用美國引進雜交種系譜法連續七代自交選育而成。父本昌7-2,來自昌7-2引自河南省安陽市農科所。

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花絲紅色。生育期114天,株高281.1cm,穗位120.2cm,株型半緊湊,穗長19cm,穗行數15.6行,禿尖長0.5cm,單穗粒重239.2克,百粒重38.3克,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紅色。經天津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抗大斑病(8.6%),中抗絲黑穗病(13.3%),高感莖基腐病(50.0%)。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高抗大斑病,感絲黑穗病(17.2%),高感莖基腐病(43.9%)。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分析:粗蛋白(干基)8.85%,粗淀粉(干基)74.38%,容重763克/升,粗脂肪(干基)4.7%,賴氨酸(干基)0.28%。

產量表現: 2008年春玉米區試,3個試點全增產,平均畝產776.8kg,較對照農大108增產16.9%,居15個參試品種第2位。2009年春玉米區試,5個試點全部增產,較農大108增產9.1%,居13個參試品種第3位。2009年春玉米生產試驗,5個試點全部增產,平均畝產650.3kg,較農大108增產9.8%,居17個參試品種第3位。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技術同一般大田玉米,天津地區春播種植密度每畝4000株為宜,一般每畝不要超過4200株。每畝施肥二胺25kg,尿素10kg和一定量鉀肥,全部肥料播種前可一次施入。小喇叭口前可適當耐旱蹲苗。

適宜種植區域:

 

二、夏播玉米

品種名稱:中金1492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金粒粒金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2006年新育成玉米品種, 生育期夏播98天, 株高245cm, 穗位95-100cm, 穗長24cm, 穗粗5.5cm, 穗行數14-18, 行粒數50, 出籽率90%, 籽粒深黃色, 封頂性好, 株型清秀,高抗大小斑病,黑粉病, 對青枯病也有較強的抗性。

產量表現:中金1492是一個高產高密品種, 一般畝產可達750kg, 夏播有900kg的增產潛力, 種植密度以3500-3700株/畝為宜, 如地力較好也可種到4000株/畝。

栽培技術要點:中金1492為高密品種, 種植上除了采用適當密度外還要施足底肥, 注意追肥, 如不注意肥料追施,會造成結實不夠飽滿和容重不高等現象。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京豐8號

審定編號:冀審玉2007008,魯,豫,京,津認定參試品種

育種單位: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273×C278

特征特性:京豐8號幼苗葉鞘淺紫色;成株株型緊湊,莖桿韌性好,根系發達,抗倒性突出,株高248cm左右,穗位108cm左右,全株葉片20片;雄穗分枝15個左右,花藥黃色,花絲淺黃色;果穗筒形,穗長17cm左右,穗行數14行左右。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穗軸白色,千粒重344g左右,出籽率86.8%。夏播生育期102天左右。2006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結果,粗蛋白9.83%,賴氨酸0.34%,粗脂肪4.92%,粗淀粉73.54%。2005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中抗小斑病、大斑病、彎孢霉葉斑病,高抗莖腐病,感瘤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高抗玉米螟。2006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中抗小斑病、大斑病、彎孢霉葉斑病、莖腐病,感瘤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

產量表現:2003年北京房山鑒定試驗平均畝產610kg比對照高油1增產23.6%,2004年邯鄲冀南研究所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12.6%,2005年河北省夏玉米高密度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79.5kg,比對照邢抗二號增產6.4%。2006年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7.1kg,比對照邢抗二號增產8.1%。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8.0kg,比對照邢抗二號增產7.5%。京豐8號是站在代表國內玉米研究最高水準的鄭單958基礎進行研究的,在相同種植區有產量水平與之相當或略有提高,在鄭單958不適應的京津唐地區,有超過河北省夏玉米高密度組區域組對照產量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河北夏播種植6月10日前后播種及河南,山東,江蘇同類生態區種植,種植密度4000~4500株。底施磷酸二銨10 kg/畝,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kg/畝,注意玉米螟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中單583

審定編號:津審玉2005007

育種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

品種來源:以鄭58為母本、658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夏播平均生育期96天,株型半緊湊, 株高254cm, 穗位107cm, 穗長16.3cm, 穗行數16行, 白軸, 籽粒黃白色, 半馬齒型, 單穗粒重160.8克, 百粒重34.7克。 花絲紅色, 花藥黃色, 果穗結實性好。經中國農科院作物所品種資源研究所接種鑒定:抗大斑病(3級)、中抗小斑病(5級)、抗矮花葉病(13.6%)、高感莖腐病(84.6%)。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容重732g/L、粗蛋白9.32%、粗脂肪3.63%、粗淀粉75.44%、賴氨酸0.29%、粗淀粉含量75.44%,達到高淀粉玉米2級標準,普通淀粉發酵工業用玉米1級標準。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種區試,5點平均畝產527.5kg,較對照高優1號增產8.2%,增產極顯著,居15個參試品種第3位。薊縣試點倒伏率為18%。2005年參加天津市夏玉米品種區試,4點平均畝產555.8kg,較對照高優1號增產10.3%,增產極顯著,居16個參試品種第5位。2005年參加天津市夏玉米生產試驗,4個點平均畝產521.7kg,較對照高優1號增產15.4%,居7個參試品種第3位。

栽培技術要點:夏播6月15~20日播種。多施底肥(種肥),少施追肥。底肥一般每畝二銨20~30kg。拔節前施尿素每畝10~15kg和適量鉀肥,同時結合中耕培土。苗期不宜大水灌溉。大田種植密度一般3800株/畝。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天津地區夏播種植。

 

品種名稱:NF3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地區夏播生育期 102天,比對照(京玉7)早1天。幼苗芽鞘紫紅色。株型平展,株高 275 cm,穗位 97 cm,雄穗分枝 4-5個,花粉黃色,花絲黃色。穗軸紅色,穗行 14-16 行,果穗筒型,穗長 18.5 cm,穗粗 5.2 cm。粒型半硬,粒色黃色。綜合抗病性較強,成熟時保綠性好。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種植密度4500株/畝為宜,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施好基肥、種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晚收。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品種名稱:NF39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萬農先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地區夏播生育期 100 天,比對照(京玉7)早3天。幼苗芽鞘淺紫色。株型平展,株高 270 cm,穗位 95 cm,雄穗分枝 4-5個,花粉黃色,花絲黃色。穗軸白色,穗行 14-16 行,穗長18.5cm,穗粗 5.1cm。粒型半馬齒,粒色黃色。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等。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種植密度4500株/畝為宜,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施好基肥、種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晚收。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品種名稱:滄玉1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北滄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9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緣綠色。株型緊湊,株高穗位整齊一致,雄穗分枝12?14,株高258cm左右,穗位高98cm,花藥淺紫色,花絲粉紅色,成株葉片數20?21葉。果穗筒形,穗長16.7cm,穗行數14?16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81.3克。果穗均勻,封頂性好,無禿尖,出籽率88.0%。綜合抗病好,高抗倒伏抗倒折,高抗莖腐病,抗大、小斑病、黑粉病。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參加公司多點試驗(密度4800株/畝)均畝產687kg。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在夏玉米區種植,適宜密度為4000?4500株/畝,高水肥田塊適當加大密度,低水肥田塊適當降低密度。播種時注意足墑下種,保證出全苗,后期注意防旱排澇,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北方春玉米區和黃淮海夏玉米區均可種植。

 

品種名稱:豫青貯23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8022。

育種單位:河南省大京九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9383為母本,115為父本組配而成的玉米雜交種。

特征特性:東華北地區夏播出苗至青貯收獲期90天(乳?50%)左右、至成熟期98天。平均株高330cm,該品種根系發達,抗性好,成株葉片數18?19片,至成熟收獲時綠葉片數14片,持綠性好。2007年經北京農學院品質測定中心測定;青貯秸稈含中性洗滌纖維46.72%,酸性洗滌纖維19.63%,粗蛋白含量9.30%,飼養牲畜適口性好,產奶量高。果穗穗長22cm,穗位整齊,穗軸紅色,結實性好,籽粒黃色,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測試,蛋白質含量9.86%,脂肪含量4.24%,淀粉含量72.29%,賴氨酸含量0.30%,品質好,活稈成熟,是極好的糧飼兼用型品種。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兩年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絲黑?病,抗大、小斑病和紋枯病,抗病性好。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內蒙區試平均每畝生物產量6.2371噸,2006年內蒙多點區試,平均比對照增產23.3%,其中在赤峰試點生物產量達每畝7.5788噸,在通遼試點籽粒產量達每畝630kg。2006?2007年參加東北華北國家區試,多點兩年生物產量平均比對照增產9.4%,2007年在國家區試黑龍江試點,創出每畝生物產量(干重)達2.9998噸的高產。

栽培技術要點:豫青貯23生長茁壯,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種植,密度每畝4500株為宜。根據土壤肥力水平,氮、磷、鉀配方施肥,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分期(兩次)施入,將更有利于奪取高產。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河北、河南、山西、四川、陜西等地種植。

 

品種名稱:濮單8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南省濮陽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該組合第一葉尖端圓形,幼苗葉鞘色淡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70cm,穗位高110cm,總葉片數19-20片,雄穗主軸長,花藥黃色,果穗柱型,穗長23.1cm,穗粗5.3cm穗行數14-16行,籽粒半硬粒型,籽粒頂端黃色,籽粒背面黃色,品質優良,抗大小斑病、抗青枯病、絲黑穗病、莖腐病、抗倒伏。

產量表現:比鄭單958增產8%。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濮單9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南省濮陽市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該組合第一葉尖端圓形,幼苗葉鞘淡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65cm,穗位高105cm,總葉片數19-21片,雄穗主軸長、分枝少,花藥黃色,花絲紫色,果穗柱型,穗長22.6cm,穗粗5.4cm,穗行數16行,穗軸紅色,籽粒半硬粒型,籽粒頂端黃色,籽粒背面黃色,高抗大小斑病、抗青枯病、絲黑穗病、莖腐病、抗倒伏。

產量表現:比鄭單958增產11%。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4000-45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淄玉9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01號

育種單位:淄博魯中農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一代雜交種,組合為Lz1578/H21。Lz1578為黃331/478//A13-2-5(法國玉米材料)連續自交選育,H21引自萊陽農學院。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18-19片,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紅色,花藥黃色。區域試驗結果:生育期102天,株高270cm,穗位117cm,倒伏率1.0%、倒折率0.7%,最重發病試點大小葉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發病均為5級、銹病為7級。果穗圓錐形,穗長17.3cm,穗粗5.0cm,禿頂0.3cm,穗行數平均13.9行,穗粒數489粒,白軸,黃白粒、半硬粒型,出籽率85.9%,千粒重329.5克,容重718.5克/升。2004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抗小斑病,高感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感青枯病,抗瘤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2004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11.80%,粗脂肪含量4.20%,賴氨酸含量0.40%,粗淀粉含量70.30%。

產量表現:在全省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2004年畝產589.0kg,比對照掖單4號增產12.8%;2005年畝產590.4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7%,兩年20處試點18點增產2點減產。2006年生產試驗畝產624.8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28%。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4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種植區域:在山東省適宜地區作為夏玉米品種推廣利用。在大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重發區慎用。

 

品種名稱:費玉4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4003號

育種單位:費縣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系費縣種子公司選育的玉米一代雜交種,組合為費03/費05。

特征特性:生育期平均105天,株型半緊湊,苗期葉鞘紫色,株高平均271cm,穗位平均116cm,平均倒伏率3.7%、倒折率3.2%。全株葉片數20-21片,葉色深綠,花絲紅色,花藥黃色。果穗圓錐形,果穗穗長19.1cm,穗粗5.2cm,禿頂2.0cm,穗行數平均16.4行,穗粒數541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硬粒型,出籽率83.5%,千粒重351.6克。2002-2003年試點田間發病調查結果:大斑病0-2級,小斑病0-2級,彎孢菌葉斑病0-0.5級,青枯病0-19.7%,粗縮病0-7.6%,黑粉病0-6.7%。2002年委托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試抗病性指定鑒定單位)進行抗病性鑒定:中抗大、小葉斑病和彎孢菌葉斑病,高抗玉米黑粉病、矮花葉病和青枯病。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分析,粗蛋白含量10.29%,粗脂肪含量3.62%,賴氨酸含量0.30%,粗淀粉含量72.13%,容重782克/升。

產量表現:該雜交種在2002-2003年全省雜交玉米區域試驗中,兩年26處試點中21點增產5點減產,2002年平均畝產630.2kg,比對照魯單50增產16.9%;2003年平均畝產570.9kg,比對照農大108增產6.1%。2003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1.0kg(二組),比對照農大108增產8.6%。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500株/畝,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父母本行比為1:4,母本播種密度4000株/畝,父本播種密度1000株/畝,父母本同期播種。

適宜種植區域:在山東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品種名稱:費玉2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字2004009號

育種單位:費縣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系費縣種子公司選育的玉米一代雜交種,組合為費04/費06。

特征特性:生育期平均103天,株型半緊湊,苗期葉鞘紫色,株高平均262cm,穗位平均121cm,平均倒伏率7.4%、倒折率7.2%。全株葉片數19-20片,葉色淺綠,花絲粉紅色,花藥黃色。果穗圓柱形,果穗穗長21.1cm,穗粗5.0cm,禿頂1.9cm,穗行數平均14.8行,穗粒數544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出籽率83.4%,千粒重359.6克。2001-2002年試點田間發病調查結果:大斑病0-4級,小斑病0-3級,彎孢菌葉斑病0-1級,青枯病0-4.5%,粗縮病0-16.5%,黑粉病0-5.2%。2002年委托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進行抗病性鑒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彎孢菌葉斑病,高抗玉米黑粉病、矮花葉病,中抗青枯病。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分析,粗蛋白含量10.07%,粗脂肪含量3.22%,賴氨酸含量0.30%,粗淀粉含量72.09%,容重776克/升。

產量表現:該雜交種在2001-2002年全省雜交玉米區域試驗中,兩年26處試點中22點增產4點減產,平均畝產598.3kg,比對照魯單50增產7.7%;2003年參加生產試驗(一組),平均畝產589.1kg,比對照農大108增產9.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500株/畝,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父母本行比為1:4,母本播種密度4000株/畝,父本播種密度1000株/畝,母本比父本早播2-3天。

 適宜種植區域:在山東省適宜地區中上肥水地塊上推廣利用。

 

品種名稱:費玉3號(中玉9號)

審定編號:國審玉2004006

育種單位:山東省費縣種子公司

品種來源:母本費03,來源為引進臺灣的四個玉米雜交種臺農1、臺農351、臺南5、臺南17的復合群體;父本為費04,來源為引進美國玉米雜交種的二環系。

特征特性:在東北華北地區生育期130天,比對照農大108早3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淺綠色,葉緣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97cm,穗位125cm,成株葉片數21片。花藥黃色,穎殼綠色,花絲紫紅色,果穗圓錐型,穗長26.7cm,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橙紅色,粒型為半馬齒型,百粒重38.8克。

產量表現:春播區一般畝產900kg以上;夏播區一般畝產700kg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3000株/畝,注意防治絲黑穗病。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FM803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湖北省襄樊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CT58為母本CT90為父本于2008年雜交選育而成的新優雜交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稈、大穗、半緊湊型玉米雜交種。該品種出土力好,苗期生長勢旺盛。第一片葉橢圓形,葉鞘紫色,葉色深綠。在襄陽夏播,株高230cm左右,穗位90cm左右,全株18片左右,穗位上為6葉。雄花分枝13個左右,穎殼綠帶紫色有紫環花藥淡紫色。雌花紅色,果穗長筒,穗長18-20cm,禿頂0.5 cm,穗粗4.6cm,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6粒左右,籽粒橙黃色,硬粒型,出籽率87%左右,千粒重300 g。生育期比鄭單958早2-3天。全生育期春播105天、夏播84天。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銹病和病毒病。

產量表現:在參加2008年該公司湖北夏播篩選B組試驗中(三次重復,畝植4000株,其它均與湖北省區試相同,下同),居24個參試品種產量首位,畝產517.7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7.2%;2009年在夏播篩選試驗中,居19個參試品種(組合)的產量首位,畝產達562.78kg,比對照鄭單958畝產527.78kg,畝增35kg,增產6.6%。在2009年夏播品種展示試驗中,居18個參展品種首位,畝產達625.19kg,比對照鄭單958畝產528.9kg,增產17.5%。該品種株型屬中桿、半緊湊型,株高226cm,穗位高85cm,穗長18cm,穗粗4.5cm,穗行數14.6行,穗粒數496.8粒,出籽率87.8%,千粒重298.5g,果穗筒型,籽粒黃色,硬粒型,品質好。2010年在河南省布點試驗示范結果。嵩縣翟河村種植的FM803,畝植3472株,預測畝產594.8kg,比對照種鄭單958預測畝產553.9kg,增產7.4%。長葛市豐田種業試驗田種植的FM803,畝植3500株,預測畝產609.5kg,比對照種浚單20畝測產591.3kg,增產3.1%。同年參試陜西、甘肅、新疆等地區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產量與綜合抗性表現突出。

栽培技術要點:黃淮海流域夏播玉米,宜在6月上旬前套種或直播。一般每畝種植4000株左右,高肥水地塊每畝4500株。重施有機基肥,配好氮、磷、鉀肥。一般畝施有機肥1000-2000kg或氮、磷、鉀三元復合肥30-50kg作基肥。4-5葉畝追苗肥尿素8-10kg,10-12葉畝追攻穗肥尿素15-20kg,高產田視長勢每畝補施攻粒肥尿素2.5-5kg,以攻穗大、粒重。高水肥地塊苗期控制水肥,以利蹲苗。大喇叭口期及時防治玉米螟,以防幼蟲蛀食莖稈,造成斷折,影響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該品種適宜在河南、湖北、陜西、甘肅及黃淮流域等春、夏播玉米適宜地區種植。

 

品種名稱:魯種8號

審定情況:2011年河北省夏玉米高密度組區域試驗

育種單位:山東省種子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組合為LH281/LA286。其中母本 LH281為PL95選系;父本LA286是以荷蘭玉米雜交種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2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19-20片,株高253cm,穗位110cm。果穗筒形,穗長17.5cm,穗粗5.3cm,穗行數14-16行,白軸,籽粒馬齒型黃色,出籽率86.4%,千粒重365克。莖稈堅硬,氣生根發達,綜合抗病性強,活稈成熟。

產量表現:在2009年公司齊河試驗站玉米新品種品比試驗中,畝產668.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3%;2010年參加河北省夏玉米高密度組區域預備試驗,全省7個點次平均畝產690.0kg,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3.86%。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密度4000株-45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于黃淮海地區夏直播或麥田套種。

 

品種名稱:忻玉6022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28天。株型緊湊,株高285 cm,穗位高110 cm,穗長18.8 cm,穗粗5.2 cm,果穗18行,行粒數46。穗軸紅色,籽粒橙黃色,粒型小馬齒,商品品質極優良,無禿尖。千粒重480g,出籽率88.8%。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900kg/畝,最高可達1180 kg/畝。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3 %。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45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23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118天。株型緊湊,株高280 cm,穗位高100 cm,穗長21.5 cm,穗粗5.6 cm,果穗18行,行粒數48。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80g,出籽率86.8%。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800kg/畝。山西春播早熟區,比對照品種長城799增產8%。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42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25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20天。株型緊湊,株高285 cm,穗位高115 cm,穗長18.4 cm,穗粗5.4 cm,果穗18行,行粒數46。穗軸粉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68g,出籽率86.8%。該品種結實性、熟性好,穩產性好。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800kg/畝。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2%。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較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38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19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120天。株型緊湊,株高285 cm,穗位高118 cm,穗長18.6cm,穗粗5.8 cm,果穗18-20行,行粒數48。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78g,出籽率88.9%。結實性、熟性好,穩產性好。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800kg/畝。在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1 %。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較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38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忻玉6024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133天。株型緊湊,株高285 cm,穗位高100 cm,穗長23 cm,穗粗5.5 cm,果穗18行,行粒數53。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無禿尖。千粒重380g,出籽率87.6%。適種區域廣,結實性好,穩產性高。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750-850kg/畝。山西春播中晚熟區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 %。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高抗倒伏,抗多種常見玉米病害,綜合性狀優良,適密范圍較廣,一般種植密度3500-4000株/畝。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東華北春播中晚熟區、黃淮海區、西北區、西南區等種植。

 

品種名稱:XK405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KR0914為母本,自選系KH374為父本組配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95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深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72 cm,穗位高109cm。雄穗發達,穎殼綠色,花藥淺紫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型,長22.8 cm,14­­­-16行,白軸,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4.5g。抗逆性強。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XK406: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KR0934為母本,自選系KH374為父本組配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94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株高249 cm,穗位高75cm。株型緊湊。雄穗發達,穎殼綠色,花藥黃色,花絲紅色。果穗微紡錘型,長23.6 cm,多為16行,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4.1g,白軸。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XK611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KR5814為母本,自選系KH374為父本組配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95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57 cm,穗位高97cm。穎殼綠色,花藥黃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型,長21.5 cm,14行,白軸,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9.2g。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XK917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KR0934為母本,自選系KE176為父本組配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00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59 cm,穗位高78cm。穎殼綠色,花藥黃色,花絲淺紅色。果穗筒型,長25.2 cm,14行,白軸,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4.7g。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XK507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銅川市康佳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自選系KR2411為母本,自選系KH374為父本組配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97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株高252 cm,穗位高77cm。株型緊湊,雄穗發達,穎殼綠色,花藥黃色,花絲紅色。果穗筒性,長24.9 cm,16行,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4.8g,紅軸。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友誼793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陜西咸陽渭城區友誼農科服務部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株高2.5米,穗位1米,抗大小斑病,高抗青枯病,株形較緊湊,抗倒性較好,活桿成熟,可糧飼兼用,結實性較好,生育期夏播105天左右,屬中晚熟,中大穗,耐密型玉米品種,夏播每畝4000-4500株,春播4000株左右為宜。

產量表現:2010年夏播,畝植4500株,小區折合畝產1620斤。

栽培技術要點:等行距、寬窄行均可,黃淮海夏播應爭取早播以6月10日前為好,前期穩長,喇叭口期猛促,中后期注意酌情灌水以增加粒重,保豐收。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友誼102

審定編號:未

育種單位:陜西咸陽渭城區友誼農科服務部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熟,黃淮海夏播98-100天,株高約2.35米,穗位90-95?,抗病性突出,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成熟時青枝綠葉,不早衰,果穗簡形,16-18行,結實性好,品質優,軸較細,抗倒性較好。

產量表現:2010年夏播,畝植4500株,小區折合畝產1548斤。

栽培技術要點:夏播畝留苗4000-4500株,后期適當灌水,促其粒大飽滿。

適宜種植區域:適合黃淮海區域種植。

 

品種名稱:友誼532

審定編號:未

育種單位:陜西咸陽渭城區友誼農科服務部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中熟品種,生育期黃淮海區域約95-98天,果穗簡形略錐,結實性好,抗倒性突出,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不早衰,活桿成熟。穗行數16-18行,每畝留苗4500株,穗軸細出籽率高,屬緊湊型綜合抗病雜交種。

產量表現:2010年夏播,畝植4500株,小區折合畝產1557斤。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立爭一播全苗,后期根據情況酌情灌水。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景玉15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師秋景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緊湊型耐密中熟品種,夏播生育期98天。株高245cm,穗位90cm,穗長18cm,穗粗5.6cm,穗行數18-20行,行粒數36粒,千粒重330克,出籽率91.8%,結實性強,無禿尖,白軸,黃粒,品質中上.較抗倒抗病,活桿成熟。

產量表現2009年在本地夏播試驗,較對照鄭單958增產7.2%。2010年在山東、安徽分別較鄭單958增產4.8%、5.5%。在河南多點試驗均超鄭單958增產5%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5500株/畝以上。

適宜種植地區:特別適宜在黃、淮、海區域種植.

 

品種名稱:中試6811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生育期夏播105天左右。株高243cm,穗位79cm,株型半緊湊穗型短筒型,穗長16cm左右,穗行數18-20行,每行33粒,紅軸,出籽率77.4%,籽粒半硬粒,容重700.4g。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彎孢葉斑病和矮花葉病。

產量表現:2010年單產560.3kg/畝。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中試516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成株株型緊湊,株高193 厘米,穗位89 厘米;穗型桶型,穗長19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數16行;紅軸;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41克,出籽率88.3%;花絲綠色,穎殼綠色;抗病性、抗倒性較好。在北京地區出苗至成熟97天,比對照鄭單958早3 天,需有效積溫 2600 左右。

產量表現:2008年在北京春播小區試驗中畝產672.3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3%。2009年在北京春播品比試驗中畝產622.4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5%。

栽培技術要點:大田種植密度一般4000-4500株/畝。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北京市及京津唐地區夏播玉米區種植。

 

三、糯玉米

品種名稱:黑鳳

審定編號:津審玉2007012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黑3為母本,黑02-1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黑鳳為黑色糯質玉米雜交種,天津地區春播從出苗到鮮穗采收約85天,夏播80天,株高230cm左右,穗位約100cm,株型半緊湊,葉色濃綠,穗長約24cm,無禿尖,穗行數14?16行,穗粗4.7cm,千粒重30.56克,雙穗率高,籽粒黑色,粒深,出籽率64.3%;穗軸白色較細,凈鮮穗平均重約350克左右。長勢旺盛、根系發達,莖桿粗壯,抗倒伏,適應性廣。

產量表現:2003年北京懷柔楊宋鎮種植中心試驗中平均畝產鮮穗936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35%,果品脆嫩,無渣,糯性強。2004、2005兩年在天津市武清區河西務、南蔡、陳咀等地種植,均比當地主栽黑糯玉米品種早熟5天,增產20%以上,且口感突出,抗病性強,受到種植戶和消費者的認可。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隔離條件,防止傳粉;每畝用種量1.5kg左右,可采用大小行種植(80cmх50cm)。及時定苗,行距65cm,株距34cm,最佳種植密度3000株。授粉后20-25天適時采收,采收延遲影響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天津地區作為糯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雪糯8號

審定編號:桂審玉2008019號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母本B968(北京延慶山區農家品種白群糯)×(墾粘1號×黃早四)。父本B03-2(云南白粒糯玉米雜交組合中,選擇優良單株經連續6代自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株高227cm,穗位高89cm,保綠度81%,雙穗率0.4%,空桿率0.9%,分蘗率1%,倒伏率4.6%,倒折率0.2%,田間記載大斑病1.6級,小斑病2級,紋枯病10.6%,莖腐病0.2%,銹病2.6級,出苗至鮮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88天,秋季平均70天,穗長19.1cm,穗粗5cm,禿尖長1.9cm,穗行數10~14行,平均12.7行,行粒數38,百粒重36.4g,出籽率69.4%,果穗錐型,籽粒白色。外觀品質25.75分,氣味6分,色澤6.25分,風味8.5分,糯性16分,柔嫩性8.75分,皮薄厚15分。品質評價等級2007年春季87.5分,2007年秋季85分,平均86.25分,按國家區試鮮食玉米品質等級指標評為二級,比對照高1.75分。

產量表現:2007年春季平均鮮果穗產量765kg/畝,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20.8%;2007年秋季平均鮮果穗產量768.7kg/畝,比對照增產37.2%。兩季平均鮮果穗產量767.2kg/畝,比對照增產28.4%。

栽培技術要點:株距30cm、行距70cm,密度約3000株/畝為好,以確保成品率的增加。不同品種之間種植隔離大于300米。時間隔離播期相錯30天以上。播前必須曬種,最早播期為土壤表層5cm深處地溫穩定在12℃以上,最晚播期為早霜來臨前100天。選擇土地平整肥沃、光照充足、有排灌條件的地塊,畝施有機肥約1500kg,磷肥40kg、復合肥40kg,鉀肥(氯化鉀或硫酸鉀)15kg。播種深度2.5-3.5cm,每穴播種量2-3粒,提前或延后應適當增減。授粉后20-23天為最佳采收期。

適宜種植區域: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種植,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注意防治小斑病、銹病。

 

品種名稱:雪糯2號

審定編號:京審玉2009011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B968×B03-2 。母本B968是以北京延慶山區農家品種白群糯×(墾粘1號×黃早四)為基礎材料選育而成。父本B03-2是從云南白粒糯玉米雜交組合中選擇優良單株,經連續6代自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北京地區春播種植播種至鮮穗采收期平均95天,株高260cm,穗位117cm,單株有效穗數1.02個,空桿率3.9%,穗長22.9cm,穗粗4.9cm,穗行數12-14行,禿尖長2.2cm。粒色白色,粒深0.8cm,鮮籽粒千粒重356.1克,出籽率49.0%。籽粒中(干基)含粗淀粉66.98%,粗脂肪5.70%,粗蛋白11.41%,賴氨酸0.36%,支鏈淀粉/粗淀粉99.08%。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鮮穗平均畝產1074.5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38.4%。生產試驗鮮穗畝產978.3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37.6%。

栽培技術要點:應與其它類型玉米品種隔離300米種植,或采用時間隔離,防止串粉。露地直播4月下旬至7月初均可播種,遲播嚴防高溫。畝播種量1kg左右。適宜種植密度3300株。授粉后20-22天適時采收,采收不及時嚴重影響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北京地區作為糯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黃妃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黃妃是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最新選育的黃白色甜糯玉米品種,在同一果穗中有糯粒和超甜粒,籽粒黃白相間,從播種到采收約75天,株高約198cm,穗位75cm左右,花絲紅色,株型半緊湊,穗長22cm左右,穗行數14-16行。

產量表現:鮮穗重約380克,畝產鮮穗約1035kg。2003年北京懷柔楊宋鎮種植中心試驗,平均畝產鮮穗936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26.4%,甜糯可口。2004、2005兩年在北京密云種植試驗,平均畝產鮮穗1037kg,比對照墾粘1號增產28%以上,熟期早7天,且抗性強,口感好,穗型美觀,受到種植戶和消費者的認可。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花糯8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花糯88是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紫白色糯質玉米雜交種,北京春播出苗至采收約83天,株高248cm左右,穗位約115cm,葉色濃綠,穗長24cm居多,穗行數14?16行,軸白色較細。

產量表現:鮮穗平均重約350克左右。2010年吉林甜糯玉米小區試驗中平均畝產鮮穗1183kg,比對照京科糯2000增產9%。

栽培技術要點:畝留苗3000株左右,我國南北方均可種植,大面積種植必須科學引種后方可。

適宜種植區域:我國南北方均可種植

 

品種名稱:黃糯1401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黃糯1401是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的黃色糯質玉米新品種;在東華北地區出苗至采收83天,需有效積溫2600℃左右。株高215cm,穗位高93cm,穗長20cm,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硬粒型。

產量表現:平均畝產(鮮穗)1101kg,比對照墾粘1號增產10.3%。

栽培技術要點:每畝適宜密度3800株左右,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和玉米螟蟲。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北京地區種植

 

品種名稱:雪糯7號

審定編號:津審玉2009016

育種單位:北京中農華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2004年以白1-3為母本,白1-5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白1-3海南當地農家白色糯玉米品種,經過4代自交提純而成。父本白1-5為北京白色糯玉米品種大田變異株。

特征特性:出苗到采收期90.2天,比對照津鮮糯101長10天。株高 232.4cm,穗位108.6cm,穗長21.7cm,穗粗5.1cm,禿尖長2.9cm,穗行16.8行,行粒數35.7粒。粒白色。經天津農科院植保所鑒定:高感絲黑穗病(44.4%),感黑粉病(21.9%)。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鑒定:感瘤黑粉病(22.2%),感絲黑穗病(19.4%)。經天津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支鏈淀粉含量100%。專家品嘗鑒定平均得分84,達到部頒糯玉米二級標準。試點品嘗鑒定結果:5個試點均達到二級標準,平均得分86.6。田間表現寧河試點雙穗率20.6%,薊縣試點5.7%。

產量表現:2009年,鮮食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鮮果穗963.4kg,5個試點全部增產,較對照津鮮糯101增產12.8%,居22個參試品種第7位。

栽培技術要點:天津地區4月上旬即可地膜覆蓋栽培,露地直播4月下旬至7月中旬均可播種。注意隔離條件,防止傳粉;每畝用種量1.5kg左右,可采用大小行種植(80cm,50cm)。及時定苗,行距65cm,株距34cm,最佳種植密度3000株。授粉后20-24天適時采收,采收延遲影響品質。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天津地區作為糯玉米推廣種植。

 

品種名稱:金糯102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春播,出苗至采收90天左右,株高230cm,穗位85cm。長江以南地區春播,出苗至采收83天左右,株高210cm,穗位80cm。果穗長筒形,穗行整齊,籽粒白色,果穗長21-23cm,穗粗5.0cm,穗行數16行,行粒數46粒,白軸。籽粒排列整齊均勻,結實緊密飽滿。鮮穗商品性好,籽粒皮薄、軟粘香甜。綜合抗性好。果穗籽粒25%為超甜粒,75%為糯粒,口感表現軟粘甘甜,風味極佳。

產量表現:單穗鮮重350-400克。中上等肥水條件下畝產鮮果穗1000kg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金彩糯670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春播,出苗至采收92天左右,株高245cm,穗位100cm。長江以南地區春播,出苗至采收85天左右,株高235cm,穗位95cm。果穗長錐形,穗行整齊,籽粒顏色為紫白相間,果穗長20-22cm,穗粗5.2cm,穗行14-16行,行粒數46粒,白軸。籽粒排列整齊均勻,結實緊密飽滿。鮮穗商品性好,籽粒皮薄、軟粘、香甜可口。外觀五顏六色,賞心悅目。綜合抗性好。

產量表現:單穗鮮重335-400克。中上等肥水條件下畝產鮮果穗1000kg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鄂白糯1號

審定編號:冀審玉2009013

育種單位: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用“EN6535”作母本,“EN6597”作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糯玉米

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紅色,葉片長寬中等,總葉片數20片。雄穗分枝14個,花藥黃色,花粉量大,護穎淡紅色,花絲淺紫色。株型半緊湊,春播株高250?260cm,穗位高105?110cm。穗長20?22cm,穗粗4.8cm,穗行16行,行粒數30?40粒,粒色白色、糯質,軸白色,鮮百粒重35?40克,干籽粒千粒重300?320克,鮮出籽率61?64%,干出籽率83?85%。出苗至采收79天,與蘇玉糯1號(國審玉990014)相當,春播生育期108天。抗倒,抗大斑病、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穗腐病,保綠度好。糯性好,皮薄粘軟,有香甜味,氣味、風味足,柔嫩性好,口感佳。

產量表現:2007~2008年參加河北省鮮食糯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區域試驗鮮果穗平均畝產1140.6kg,比對照萬粘2號(冀審玉200009)增產64.60%。其中,2007年畝產1208.6kg,比對照萬粘2號增產76.76%。2008年畝產1072.5kg,比對照萬粘2號增產52.76%。

栽培技術要點:應選取水肥條件好肥力中上等的田塊,與其它類型玉米隔離種植,一般300米以上,以其它類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為宜。每公頃施農家肥30000kg,過磷酸鈣750kg,鉀肥225kg,碳酸氫銨750kg作底肥。玉米5葉期每公頃追施尿素150kg作提苗肥,喇叭口期每公頃用300kg尿素追施穗肥。鄂白糯 1號耐密性一般,種植密度在48000-57000株/公頃為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畝用bt粉50克拌土灌心以治玉米螟。制種時父母本錯期播種,母本EN6535播后3~4天再播父本EN6597,父母本行比1:4~5。播種深度5~6cm,留苗密度60000~67500株/hm2,可獲得較高的制種產量。在河北春播和夏播均可,春播以4月20日為宜,覆膜可提前4月5日左右,適宜播期范圍以4月5日至7月10日為宜。

適宜種植區域:適于河北省春播區春播和夏播區夏播種植。

 

品種名稱:禾盛糯1512

審定編號:京審玉2010017(推薦國家黃淮糯玉米區試)

育種單位: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BN558×EN6587

特征特性:北京地區種植播種至鮮穗采收期平均91天,株高250cm,穗位100cm,雄穗分枝10-15個,單株有效穗數0.99個,空桿率3.9%,穗長20.1cm,穗粗5.1cm,穗行數12-14行,禿尖長0.3cm。粒色白色,粒深1.0cm,鮮籽粒千粒重398g,出籽率59.9%。籽粒(干基)含粗蛋白10.87 %,粗脂肪3.89 %,粗淀粉62.16 %,支鏈淀粉/粗淀粉98.13%,賴氨酸 0.31 %。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鮮穗平均畝產1033.4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36.0%。生產試驗鮮穗畝產1035.5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45.9%。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肥力中上等田塊,與其它類型玉米隔離種植,一般300米以上,與其它類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為宜。每畝施農家肥2000kg,過磷酸鈣50kg,鉀肥15kg,碳酸氫銨50kg做底肥。玉米5葉期每畝追施尿素10kg做提苗肥,喇叭口期每畝用20kg尿素追施穗肥。適宜播期為4月下旬至6月下旬,覆膜可提前至4月5日左右。種植密度以3500-4000株/畝為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bt粉50克/畝拌土灌心防治玉米螟。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作為糯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白金糯玉

審定編號:鄂審玉2010005

育種單位:湖北省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用“HBN558”作母本,“HBN2272”作父本配組育成的雜交糯玉米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紫色,成株葉片數20片左右。雄穗分枝數15個左右,花藥淺紫色,花絲紫色。果穗錐型,穗軸白色,苞葉適中,籽粒白色。區域試驗中株高244.5cm,穗位高103.0cm,空稈率0.5%,穗長18.6cm,禿尖長1.3cm,穗粗4.6cm,穗行數13.9行,行粒數38.4粒,百粒重32.9克,出苗至吐絲64.4天,比渝糯7號遲0.3天。田間大斑病1.3級,小斑病1.8級,紋枯病病指12.3,穗腐病1.0級,玉米螟1.0級。田間倒伏(折)率低于渝糯7號。2008~2009年參加湖北省鮮食糯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品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對送樣測定,支鏈淀粉占總淀粉含量的97.4%。鮮果穗外觀品質和蒸煮品質較優。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湖北鮮食糯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商品穗平均畝產739.67kg,比對照渝糯7號(國審玉2003069)減產0.77%。2008年商品穗畝產702.26kg,比渝糯7號增產0.64%;2009年商品穗畝產777.08kg,比渝糯7號減產2.01%。

栽培技術要點:選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連片種植,與其它異型玉米品種空間距離相隔300米以上,或抽雄吐絲期間隔20天以上。雙膜覆蓋栽培2月下旬播種,地膜覆蓋栽培或育苗移栽于3月中下旬播種,露地直播于4月初播種。每畝種植密度3500株左右。底肥一般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kg、45%三元復合肥40kg;5片葉時畝追施尿素5~6kg作苗肥;10~11片葉時畝追施尿素15kg左右作穗肥。注意蹲苗,及時中耕除草,培土壅蔸,抗旱排澇;綜合防治紋枯病和地老虎、玉米螟等病蟲害。一般在授粉后第22~26天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適于湖北省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區種植。

 

品種名稱:黑甜糯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云南省昭通春雨種業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本品種黃色和白色,下一代才顯黑色,特點黑元素多而易溶于水,青包谷一包可以煮黑二公升水,成熟后打成粉,可以加工成黑面條。主要以鮮食為主,據了解全國沒有相同的。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斯達22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斯達22為2002年新育成的有色糯質型鮮食玉米單交種,果穗子粒為紫、白色相間,近兩年在各地種植表明:斯達22具有適應性廣、抗病性強、品質優良、鮮穗商品性好、經濟效益高等特點,是我國目前鮮食菜用玉米的優良品種。在北京出苗到采收需要80-90天。株高250cm,穗位115cm,果穗筒形,整齊均勻,結實緊密飽滿,行直。穗長16-18cm,穗粗4.5cm,無禿尖,白軸,14-16行,每行約35粒;品質好,子粒為糯質型,紫、白色相間,經蒸煮食用,皮薄、糯甜、軟粘、口感好、色香味型俱佳,商品性好。單果穗鮮重約250g;具有適應性廣,鮮穗商品性好,品質優,抗病性好等優點。采收青鮮果穗后秸稈綠,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飼料。一般在開花授粉后22-25天籽粒剛轉色時采收適時,采收期為3-5天,適時采收的果穗蒸煮后食用細膩軟滑,清香爽口,種植者應注意適時采收。其鮮果穗也可以加工成罐頭食品或保鮮速凍食品上市銷售。

產量表現:密度3300-3500株/畝情況下畝產鮮果穗650kg

栽培技術要點:在北京播期為4月上旬至7月中旬,早春種植時會造成生育期延遲,在北京以南地區既可春播,也可夏播;南方地區可秋播和冬種,還可以種植兩季。畝播量為2.0kg/畝,播種時應注意地下害蟲防治。在種植時需要與其他玉米(包括糯玉米)隔離種植,防止串串粉影響食用品質和子粒顏色。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斯達25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在北京出苗到采收青鮮果穗需要90天。株高260cm,穗位120cm,果穗筒形,整齊均勻,結實緊密飽滿,行直。穗長18.1cm,穗粗4.3cm,無禿尖,白軸,14-16行,每行約33粒;品質好,子粒為紫黑色,經蒸煮食用,皮薄、口感好、色香味型俱佳,商品性好。品嘗結果表明:斯達25糯性強,果皮薄,口感好。適時采收期為開花授粉后24天。干籽粒千粒重275.6g;單果穗鮮重240g;抗大、小斑病、紋枯病和青枯病。植株營養體產青草量高,與畜牧飼養業結合,其經濟效益會更好。

產量表現:2003年春播品比試驗,三次重復五行區,平均畝產鮮果穗497.5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14.2%;平均畝產鮮子粒358.2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13.1%;平均畝產干子粒323.4kg,比對照中糯1號增產7.9%。

栽培技術要點:;密度3500-3800株/畝,在種植時需要與普通玉米隔離種植,防止串粉影響食用品質。還應與其他糯玉米隔離種植,避免因傳粉而影響子粒的顏色。

適宜種植區域:在北京以南地區既可春播,也可夏播;南方地區可秋播和冬種,還可以種植兩季。

 

品種名稱:中糯323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所

品種來源:中糯323是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所2007年冬在海南以自選系中116-2為母本,以自選系HT-2白為父本初配組合,2008年春播進行了糯玉米品觀試驗;2008年冬在海南復配,2009-2010年春進行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其中:母本中116-2為糯玉米單交種六月雪選系;父本HT-2白為(都市麗人×中522)三交種選系。

特征特性:北京采收期85天,與對照中糯1號早5天;該品種芽鞘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 235.5 cm,穗位96.4cm,花粉黃色,花絲綠色。穗長18.4cm,穗行16行,穗粗4.5cm,軸粗2.46cm。果穗筒型,硬粒白色,穗軸白色。糯性好,籽粒雪白,行直,不禿尖;果柄硬脆,有利于鮮穗采收;突出的優點是蒸煮后不回生,不變硬,口感好。病抗倒伏。采收期為授粉后23天,采收期為3-5天。

產量表現:2008年春播兩行區品種鑒評,兩行鮮果穗實產折產626.5kg/畝,比對照中糯1增產17.6%;2009年春播6行區兩次重復,中間4行實產折產,平均598.7kg/畝,對照中糯1增產16.6%;2010年春播6行區兩次重復,中間4行實產折產,平均609.5kg/畝,對照中糯1增產21.2%。

栽培技術要點:中糯323適于北京地區鮮食玉米和加工用糯玉米,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強調基肥和底肥的利用。適宜種植密度4000株/畝。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中糯321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所

品種來源:2005年冬在海南以自選系花1黃為母本,以自選系批P197為父本初配組合,2006年春播進行了糯玉米品觀試驗;2006年冬在海南復配,2007和2008年進行糯玉米品種比較試驗。其中:母本花1黃為山東糯玉米單交種花糯1號分離選育的黃粒糯玉米選系;父本P197為(墾粘1號×農大178)分離選育黃粒糯玉米選系。

特征特性:生育期88 天,比對照中糯1號早2天。芽鞘淡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65 cm,穗位110 cm,雄穗分枝8-11個,花粉黃色,花絲綠略顯日照紅色。穗軸白色,穗行12-14行,穗長20 cm,穗粗4.3 cm。粒色黃色。葉色淡綠,果穗長筒型,行直。采收期為授粉后22-25天,采收期為3-5天。植株保綠性好,抗病性突出。

產量表現:2006年春播兩行區品種鑒評,兩行鮮果穗實產折產819.7kg/畝,比相臨對照中糯1增產17.6%;2007年春播4行區三次重復,中間2行實產折產,平均781.5kg/畝,對照中糯1增產15.4%,比京科糯2000(國審玉2006063)增產3.9%;2008年春播4行區三次重復,中間2行實產折產,平均824kg/畝,對照中糯1增產20.3%,比京科糯2000增產5.7%。

栽培技術要點:中糯321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適當早定苗,酌施粒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栽培密度3800株/畝。

適宜種植區域:

 

四、甜玉米

品種名稱:MK100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MK100是由美國引進的早熟超甜玉米單交種,春播至采收80天,株高169cm,穗位高53cm左右;穗長約20cm,穗粗4.8cm,子粒深度1.1cm,穗行數14-16行左右,結實飽滿,著粒完整,子粒排列整齊,皮薄,甜度高。

產量表現:2008年在天津、山西等地種植5個點平均畝產鮮穗760kg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3300株/畝,多施磷鉀肥和有機肥可增進品質,必須隔離種植,否則會使品質下降,遇高溫多雨,注意防治大小斑病、銹病,在溫涼早春種植效果更好,選擇準確的播種時期尤為重要,這樣則意味著更好的品質和更高的產量。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甜357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推廣的早熟超甜水果玉米新品種,北京種植株高約197cm,植株生長整齊健壯,出苗至采收約78天,穗長20cm,穗粗5.5cm,每穗約16行,籽粒金黃色,粒深軸細,皮薄脆甜,非常適宜加工速凍籽粒。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密度3300株/畝,多施磷鉀肥和有機肥可增進品質,必須隔離種植和適時采收,否則會使品質嚴重下降;遇高溫多雨,注意防治常發性病蟲害,早春種植效果更好,準確的播種時期尤為重要,這樣則意味著更好的品質和更高的產量。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甜310A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北京寶豐公司引進的美國早熟超甜玉米新品種,北京種植株高約220cm,穗位約55cm;果穗近筒形,穗長約21cm,白軸約16行,從出苗到采收78 天;穗粒淡黃有光澤、生食無異味;適宜加工罐頭、速凍籽粒和鮮穗上市,加工期較長。

產量表現:

栽培技術要點:底肥用50%左右,另一半在5葉期、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分別按1-2-3比例進行追肥。適宜密度3000株/畝,多施磷鉀肥和有機肥可增進品質,必須隔離種植和適時采收,否則會使品質嚴重下降;注意防治常發性病蟲害,北京5月初停播,準確的播種則意味著更好的品質和更高的產量。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斯達203

審定編號:津審玉2008021。

育種單位: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組合為678-1×613。

特征特性:斯達203出苗至采收83.2天,屬超甜型玉米,株型半緊湊,葉色淡綠,株高245.4cm,穗位75.8cm,花絲綠色;多劍葉長7.7cm,果穗筒型,結實飽滿。穗長21.7cm,穗粗5.0cm,禿尖2.4cm,15.5行,行粒數42.8,粒深1.1cm,籽粒排列整齊,行直,白軸。籽粒黃色,百粒重280g;采收期為授粉后18-22天,采收期為3-5天。果皮柔脆,香甜軟滑,甜味正,含糖量14.8%,可作為水果型玉米生吃鮮食。2008年專家品嘗鑒定平均得85,達到部頒甜玉米二級標準。試點品嘗鑒定結果:四個試點達到一級標準,一個試點達到二級標準,平均得分93。

產量表現:2008年,鮮食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鮮果穗942.1kg,5個點次全部增產,較對照增產13.9%,居參試6個品種第1位。

栽培技術要點:斯達203在天津地區適宜春夏播均可種植,一般在4月中下旬-7月上旬種植,早春播種應加蓋地膜,肥水管理上以促為主,早定苗,施好基肥、種肥,重施穗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栽培密度在3800株/畝。

適宜種植區域:

 

品種名稱:斯達205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中農斯達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2006年冬在海南以華廣678-1為母本,以J2-313為父本初配組合,2007年春播進行了品種鑒定試驗;2007年冬在海南復配,2008-09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品嘗鑒定。其中:母本選自(華廣黃×678-1);父本選自(JJ×313-2)。

特性特性:在北京春播從出苗至采收85天,屬超甜型玉米,株型半緊湊,葉色淡綠,株高225cm,穗位75cm,花絲綠色;多劍葉長5.5cm,果穗筒型,結實飽滿。穗長22cm,穗粗5.0cm,無禿尖,16行,粒深1.1cm,子粒排列整齊,行直,白軸。子粒鵝黃色,百粒重295g;采收期為授粉后18-22天,適宜種植密度3800株/畝。經食用,果皮柔脆,香甜軟滑,甜味正,糖度高,可作為水果型玉米生吃鮮食。

在北京出苗至采收85天,與對照京科甜183(京審玉2005014)長3天。屬超甜型玉米,株型半緊湊,葉色淡綠,果穗筒型,結實飽滿,子粒排列整齊,行直,子粒鵝黃色,果皮柔脆,香甜軟滑,甜味正,糖度高,可作為水果型玉米生吃鮮食。

產量表現:2007年在密云縣莊禾屯農場進行品觀試驗,4行區1次重復,收中間2行折合畝產鮮果穗1140kg,比對照甜單21(國審玉2003027)增產16.2%。2008-09年進行品比試驗和品嘗鑒定,6行區3次重復,第一重復用于套袋品嘗試驗,另兩個重復進行測產試驗,收中間3行折合畝產鮮果穗1125kg,比第一對照京科甜183增產增產33.8%;比第二對照甜單21增產增產12.4%。2010年參加北京市甜玉米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果穗714.2kg/畝,比對照京科甜183增產12.0%,排在第一位。

栽培技術要點:栽培密度在3800株/畝。

適宜種植區域:

五、小麥

品種名稱:科遺5214

審定編號:京審麥2011001

育種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農大3330/0290

特征特性:該品種冬性,成熟期比對照京411略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蘗力及分蘗成穗率中上等。區域試驗平均株高74cm。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飽滿度較好,粒質較硬。平均畝穗數40.70萬穗、穗粒數36.6粒、千粒重36.3克。抗倒性較好。經延慶縣抗寒性鑒定,抗寒性中等。接種抗病性鑒定,高感條銹病和葉銹病,中感白粉病。2010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品質測定結果為:容重838克/升,粗蛋白含量(干基)15.06%,濕面筋含量(14%濕基)34.2%,沉降指數(14%濕基)35.3mL,吸水率64.0%,面團穩定時間2.2min,拉伸面積50cm2,延伸性198mm,最大抗延阻力172E.U。

產量表現:2009、2010連續兩年參加北京市高肥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61.10kg,比對照京411增產5.7%。201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67.31kg,比對照京411增產1.9%。

栽培技術要點:北京地區適宜播期為9月25日~10月5日,基本苗以20~25萬/畝為宜。冬前澆好凍水。除了晚、弱苗,莖數不足需要在返青期肥水促進以外,多數情況下返青、起身期要控制肥水,待基部第一節間基本定型后再施拔節肥水。后期及時防治病蟲害(白粉病、地下害蟲、葉蟬、蚜蟲等)。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平原地區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

六、大豆

品種名稱:承豆6號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3014、冀承審200006、寧審豆2003003

選育單位: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7907*鐵豐25

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35天,株高121.1cm,結莢高29.3cm,分枝0.7個,單株有效莢數55.1個,單株粒數124.8個,百粒重23.0克。單株產量24.5克,蟲食率2.8%,無褐斑。披針葉,白花,灰毛,亞有限結莢習性,3-4粒莢,節上有花序和1-2個短果枝,座莢率高。種皮黃色,極淡褐臍,有光澤,籽粒橢圓形,種粒整齊。經接種鑒定,表現為較抗大豆病毒病和霜霉病,綜合性狀較好。平均粗蛋白質含量38.94%,粗脂肪含量20.62%。

產量表現:1999-2000年參加北方春大豆區域試驗,1999年區試平均畝產153.1kg,比對照鐵豐27增產2.3%;2000年區試平均畝產190.2kg,比對照鐵豐27增產16.9%。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1.7kg,比對照增產9.6%。200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9.3kg,比鐵豐27增產1.4%,比開育10增產5.6%。

栽培技術要點:春播適宜播期為4月25日~5月5日,選擇中、上等肥力地塊足墑播種,每畝保苗1.3萬株,行距50cm,株距10cm,不適合與玉米間作。6月下旬趟地培土,經常檢查菟絲子,8月份降雨少時,應進行灌溉,避免重茬和迎茬。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山西中部平川地區,甘肅中部、新疆南部、陜西中部、寧夏灌區春播種植。

 

品種名稱:承豆7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2003年以石大豆1號為母本,新大豆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獲得。

特征特性:該品系株高96.6cm,主莖17節,橢圓形葉,白花灰毛,亞有限結莢習性,單株莢數68.6個,單株粒數125個,百粒重21.5g,3粒莢,種粒黃色,橢圓形,白臍,無光澤。蛋白質含量39.96%,脂肪含量20.84%。該品種突出表現早熟,抗旱,高產。籽粒外觀好看。春大豆中熟種,5月5日播種,5月17日出苗,始花期6月25日,盛花期7月3日,終花期7月14日,成熟期9月10日。生育期127天。中抗大豆病毒病和霜霉病,苗期莖較細,中后期變粗壯。

產量表現:2008年參加了所內的大豆品種鑒定試驗,理論產量210.3kg,比對照鐵豐31增產22.8%。2009年參加所內大豆品種比較試驗,畝產180.6kg,比對照鐵豐31增產16.9%。2010年接著參見所內的大豆品種比較試驗,畝產178.2kg,比對照鐵豐31增產15.6%。2011年參加了河北省春播大豆區域試驗。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承豆8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承豆8號原品系名為9422-1-2-3,母本是承8125,父本是鄭84240-B1,承德農科所1992年從南京農大江蘇泗陽棉花原種場農科所引進。1994年以承8125為母本,鄭84240-B1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獲得5粒F0種子,F1代收獲1株,后經系譜選擇法選育至F4代穩定。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133.6cm,主莖21節,橢圓形葉,紫花棕毛,亞有限結莢習性,單株莢數78.6個,單株粒數125個,百粒重28.2g,3粒莢,種粒黃色,橢圓形,白臍,無光澤。蛋白質含量43.58%,脂肪含量18.52%。春大豆中晚熟種,4月26日播種,5月8日出苗,始花期7月12日,盛花期7月16日,終花期8月6日,成熟期9月28日。生育期155天。中抗大豆病毒病和霜霉病。

產量表現:1999年F5代參加品鑒試驗畝產167.8kg,比對照增產45.8%。2000-2002年參加品比試驗,在不施肥的條件下,3年品比平均畝產180.0kg,平均比對照冀承豆1號增產16.1%。2003-2006年由于種種原因停止試驗。2007-2010年在承德農科所內繼續參加品比試驗,連續3年平均畝產274.8kg,比對照種鐵豐31增產69.1%,增產極顯著。2010年參加了甘肅省農科院旱地農業研究所的黃淮海品系多點鑒定試驗(試驗名稱承豆7號),在參試的40個品種中產量是140.01kg,比對照晉豆19增產30.97%,位居第三。2010年參加寧夏農科院西北鑒定試驗(試驗名稱承豆7號),在參試的35個品種中產量是303.72kg,比對照承豆6號增產5.2%。位居第一。2010年參加的山西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的黃淮海品系多點鑒定試驗(試驗名稱承豆7號),在參試的72個品種中產量是181.2kg,比對照晉豆19增產1.45%,位居36位。2011年參加了甘肅省春播大豆區域試驗。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承豆9號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河北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承德農科所1999年以9039-2-4-2-鑒-2大單為母本,晉豆125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獲得31粒F0代種子。經過7年的種植選擇,2007年收獲穩定品系。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92.4cm,主莖16節,橢圓形葉,白花棕毛,有限結莢習性,單株莢數63.6個,單株粒數105個,百粒重25.1g,3粒莢,種粒黃色,橢圓形,黑臍,無光澤。蛋白質含量44.26%,脂肪含量18.71%。早熟高產,籽粒整齊。春大豆中晚熟種,5月5日播種,5月17日出苗,始花期6月28日,盛花期7月5日,終花期7月16日,成熟期9月15日。生育期132天。中抗大豆病毒病和霜霉病。

產量表現:2008年參加所內大豆品鑒試驗比對照增產26.4%,2009年參加所內大豆品種比較試驗比對照增產19.3%,2010年又參加一年品比試驗,比對照增產15.8(對照為鐵豐31)。2011年參加了河北省春播大豆區域試驗。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種植地區:

 

品種名稱:中黃52(區試代號:中作05-11)

審定編號:京審豆2010002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冀豆7號×早熟18

特征特性:該品種在北京地區夏播全生育期104天,比對照科豐14早熟1天。亞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紫花,灰毛,褐莢。平均株高71.6cm,主莖節數16.2,有效分枝1.9;結莢高度16.2cm,單株有效莢數45.4;圓粒,種皮黃色,有光澤,黃臍,百粒重18.6克;落葉性好,不裂莢。籽粒粗蛋白含量43.47%,粗脂肪含量19.65%。經接種鑒定,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株系,中抗SC7株系。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79.5kg,比對照科豐14增產7.5%。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0.1kg,比對照科豐14增產36.2%。

栽培技術要點:夏播最適播期6月上旬至中旬,一般不超過6月25日;以條播為宜,條播行距40-50cm,下種要均勻;中上等肥力地塊,每畝種植密度1.3-1.5萬株左右,肥力水平偏低的地塊,每畝可留苗1.6-1.8萬株。結合施肥進行淺中耕1-2次,土壤肥力較差的地塊結合澆開花水追施尿素5-7 kg /畝,可以增花、保莢。結莢和鼓粒期遇干旱要及時進行灌溉,減少癟粒,提高粒重。在大豆生長過程中,注意防治蚜蟲及花葉病毒病。用50%甲胺磷乳液或50%辛硫磷或氧化樂果800-1000倍溶液防治蚜蟲、紅蜘蛛、造橋蟲、菜青蟲等害蟲;噴施氯氰菊酯或40%久效磷800-1000倍液防治豆天蛾類、豆莢螟和棉鈴蟲等害蟲。成熟后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品種名稱:中黃58(中作06-39)

審定編號:津審豆2010002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母本為96-1,父本為93213,雜交后定向選擇育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01天,較對照中黃13早熟5天。平均株高63.9cm,圓葉,紫花,灰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主莖14.5節,有效分枝2.6個,單株有效莢數35.9個,單株粒數71.4粒,單株粒重14.4克,百粒重20.5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黃臍,籽粒有強光澤。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結果:粗蛋白(干基)41.29%,粗脂肪(干基)21.32%。

產量表現:2008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7.5kg,較對照中黃13(184.9kg/畝)增產6.8%。2009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7.2kg,較對照中黃13(190.6kg/畝)增產8.7%。2010年參加天津市夏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76.9 kg,較對照中黃13(184.2kg/畝)減產2.3%。部分試點田間出現倒伏。

栽培要點:夏播最適播期6月上旬至中旬,以條播為宜,條播行距40-50cm。 種植密度每畝1.3-1.5萬株,肥力水平偏低的地塊,每畝可留苗1.6-1.8萬株。 抗病性一般,對SCN1號生理小種的抗性表現為高感。注意防治倒伏。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天津市作夏大豆推廣種植。

 

七、番茄

品種名稱:美麗莎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紅果,無限生長類型,耐貯運。

 

品種名稱:莎龍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果實大紅色,無限生長類型,特耐貯運。總狀花序,每穗可座果6?10個,宜留果4個,平均單果重180?2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左右。抗ToMV、CMV、枯萎病、青枯病,中抗葉霉病、根結線蟲病。高產。室溫下貯放時間可達15?30天。適宜冬暖棚越冬栽培、及春秋保護地、露地栽培。冬暖棚每畝2000株左右,其它栽培方式每畝3000?3500株左右,多施腐熟有機肥。

 

品種名稱:莎彤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紅果,無限生長類型,耐貯運。生長勢較強,果實圓形或扁圓形,單果重200克左右,品質好。抗ToMV、枯萎病,高抗葉霉病。適宜保護地、露地栽培。青島地區春保護地栽培12-2月播種行距60-70cm,株距35-40cm。冬暖棚周年栽培7月底-8月底播種,大行距90cm,小行距50-60cm,株距35-40cm。也可越夏覆蓋遮雨栽培。

 

品種名稱:晚霞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果色紅艷,無限生長型,耐貯藏。中熟,座果率高,果實扁圓,單果重110-150克,品質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抗ToMV、枯萎病、晚疫病生理小種T1和T2。適合保護地及露地栽培。春保護地栽培行距60-70cm,株距35-40cm。冬暖棚周年栽培7月底-8月底播種,大行距90cm,小行距50-60cm,株距35-40cm。也可越夏覆蓋遮雨栽培,4月育苗,一直收獲至10月底。

 

品種名稱:粉莎一號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果色粉紅,無限生長型,較耐貯運。高產,生長勢強,無青肩,平均單果重200-220克。高抗病毒病、葉霉病、灰霉病、臍腐病。適宜保護地、露地栽培。冬暖棚每畝栽培2000株左右,其它栽培每畝栽培3000-3500株左右。多施腐熟有機肥。

 

品種名稱:粉莎二號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果色粉紅,屬有限生長型,較耐貯運。極早熟,生長勢中等,果圓形,大小均勻,品質好,每穗平均留果3-5個,平均單果重150-180g。豐產性好,適合春秋保護地栽培。大棚春早熟栽培12-1月育苗;早春露地栽培2月中下旬陽畦播種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每畝定植5000株左右,宜采用一主一側整枝法。

 

品種名稱:喀秋莎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紅果,無限生長型,耐貯藏。早熟,豐產,串收,品質好。果圓形,單果重50g左右,每串8-12果,抗番茄病毒病、葉霉病、枯萎病。春保護地栽培12-2月播種,春露地栽培2-4月播種,日光溫室周年栽培7月底~8月底播種,畝栽2000-3000株。

 

品種名稱:櫻莎粉二號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半有限生長型,耐貯藏。早熟,抗裂,長圓或桃形果,品質好,間果重平均為13.4g。春保護地栽培12-2月播種,行距60cm,株距35-40cm。

品種名稱:櫻莎紅二號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果實大紅色,有限生長類型,特耐貯藏,室溫下可貯藏30在以上。果實卵圓形,單果重10-15g,平均每穗果實8-12粒左右,品質好。畸形果很少,無裂果。抗枯萎病、病毒病、葉霉病。高產,單季產量可達50000kg/hm2。從播種至開始收獲102天左右。耐低溫,耐弱光,適應性強。春保護地栽培12-2月播種,春露地栽培2-4月播種,秋延遲栽培7-9月播種。一般行距60-65cm,株距35-40cm。適合全國番茄種植地區栽培,特別適合春保護地早熟栽培。

品種名稱:櫻莎紅一號

選育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農科院蔬菜所

紅果,無限生長型,高產,生長勢強,果實圓球形,有青肩,單果重12-15g,品質好。高抗番茄枯萎病和病毒病。適應性極強,適合保護地和露地栽培。從播種至開始收獲107天左右。春保護地栽培12-2月播種,春露地栽培2-4月播種,春露地和春保護地45000-50000株/hm2,行距60cm,株距35-40cm。冬暖棚周年栽培7月底-8月底播種,30000株/hm2 ,大行距120cm,小行距50-60cm,株距35-40cm。

八、棉花

品種名稱:山農棉8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10012

育種單位:山東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系山農97-52與98-6(山農269與GK-12選系)雜交后系統選育。

特征特性:屬中早熟品種。出苗較好,苗期長勢一般,中期生長穩健。植株塔形,莖稈粗壯,葉片中等大小。鈴卵圓形,吐絮較暢,有早衰現象。區域試驗結果:生育期127天,株高101cm,第一果枝節位7.5個,果枝數14.6個,單株結鈴20.2個,鈴重5.8克;霜前花衣分42.0%,籽指9.6克,霜前花率92.6%,僵瓣花率6.1%。2006、2007兩年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HVICC):纖維長度30.3mm,比強度28.6cN/tex,馬克隆值4.9,整齊度84.6%,紡紗均勻性指數141.8。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抗病性鑒定:抗枯萎病,耐黃萎病,高抗棉鈴蟲。

產量表現:在全省棉花中熟品種區域試驗中,2006年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48.9kg、219.4kg、100.8kg和88.8kg,分別比對照新棉99B增產7.1%、3.9%、16.0%和12.3%;2007年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26.8kg、218.7kg、98.4kg和95.1kg,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1號增產1.0%、0.8%、2.9%和2.6%;2009年生產試驗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56.9kg、248.1kg、106.1kg和103.1kg,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1號增產13.2%、12.6%、12.4%和12.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3000-35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種植地區:在山東省適宜地區作為春棉品種種植利用。

九、油葵

品種名稱:京葵PT818

審定編號:

育種單位:北京普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80-86天,夏播70-75天;葉片數26片;株高155-166cm;莖粗2.5cm;平盤,盤徑19-23cm,結實率高;籽實扁椎型,淺黑色;百粒重5.6-6.8克;籽實含油率46%以上;抗菌核病、銹病、葉斑病;耐旱、耐低溫、耐瘠薄、耐鹽堿,抗倒伏。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20-250kg,高產地塊可達300kg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精細整地,滅茬播種;播種量0.4-0.5kg/畝;畝留苗密度3300-3800株/畝,適宜合理密植;3-4葉期定苗,留單株;一般畝施磷酸二銨7.5kg、硫酸鉀7.5kg、尿素10kg,或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6-26kg;適時收獲,防鼠、鳥害。

適宜種植地區: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