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務部網站
據泰國《世界日報》3月21日報道,泰北披集府22名農民,從農業合作社購買到假稻種7750公斤,導致種下之后將近2000萊的水田收成低下,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展開調查行動。
這22名農民來自披集府波塔列縣,農民們在村子附近的農業合作社,購買稻種310麻袋,總計7750公斤,根據合作社工作人員介紹,該稻種屬于優良稻種,115天可灌漿,而且產量很高。
農民們將稻種種下,滿以為2011年會有好收成,結果種下的稻子僅50天邊開花灌漿,比工作人員介紹的115天少了整整一半,農民們這才知道上當受騙,遂聯合起來找到當地農業部門投訴。
農業部披集分部接到報案,目前已經展開調查行動,查明這批價稻種的源頭,而且主要調查假稻種是如何經過重重檢查,進到農業合作社的銷售網絡中。
農業專家表示,披集府每年需要將近1萬噸的稻種,但是本府實際能提供的只有6000噸,還有4200噸需要從外府購入,所以每年都有不少假稻種以次充好被賣給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