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海南南繁育制種基地是全國最大、最開放、最具影響的農業科技試驗區。海南省擁有典型熱帶氣候資源和滿足動植物周年生長繁殖的優越生態條件,全年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宜種子繁育和生產。農作物“南繁”,就是利用南方溫暖的氣候條件,把農作物育種材料夏季在北方種植一代,冬季移至南方再種植一代或兩代,這樣南方、北方交替種植,就可加速世代繁殖,加快品種培育速度。每年的9月至來年的5月,全國20多個省份的500多家科研、生產單位、高等院校、民營科技企業的數千名農業專家、學者,帶著他們寶貴的育種材料,來到海南進行農作物種子繁殖、制種、加代、鑒定等“南繁”科研或生產活動。自1959年以來,在全國已推廣的5000多個農作物品種中,90%左右的品種都經過了海南“南繁”選育。
近年來,海南南繁育制種基地面積呈穩定增長態勢,2007年制種面積為20.9萬畝,2008年上升到24.5萬畝,2009年達到26.1萬畝以上。目前,海南南繁育制種基地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科研的加速器、種子供給的常備庫、交流合作的大舞臺、科技創新的人才庫,并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升我國農業創新能力、保障我國生物與生態安全、縮短我國農作物制種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