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農委函〔2011〕17號
關于嚴防省外假劣種子流入我省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的通知
各市(地)、縣(區、市)農委(農業局):
多年來,我省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尤其是種子管理機構認真貫徹執行種子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了農民利益,保障了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也應看到我省種子市場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主要是套牌種子、假劣不合格種子經銷有抬頭趨勢,這其中的主要經銷商來自省外。2010年,按照農業部的要求,我省對兩個重點種子市場種子企業的玉米種子質量進行抽查,經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進行真實性檢測,檢測的10個品種種子與原品種不符,其中吉林等省外種子企業生產經營的品種有9個,占90%。2010年,我省農民種植甘肅省甘豐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的假“碩單5號”玉米種子,結棒率低、小穗、畸形穗,導致3個市6個縣(市、區)近2000戶農民遭受嚴重損失。同時,未審定的重要農作物品種向我省大量傾銷,對我省農業生產構成嚴重威脅。為嚴防省外假劣種子流入我省,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切實把種子市場監管責任落到實處
種子是最基本的農業生產資料,其優劣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安全、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穩定,防止省外假劣種子流入是保證我省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的措施之一。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種子管理機構要深刻理解假劣種子對糧食安全和損害農民利益及社會和諧穩定的危害,把防止假劣種子流入作為當前重要工作擺上日程,深入貫徹落實好種子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 加強種子市場監管的意見》(國辦發〔2006〕40號)和《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 加強市場監管意見的實施意見》(黑政辦發〔2007〕2號)精神,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在縣、鄉、村形成三級領導督辦的監控網。同時,認真落實 “一把手”負總責和種子管理行政執法責任制,種子管理機構要切實履行好種子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管理職責,層層落實責任,及時解決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確保種子市場監管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尤其是與省外接壤或鄰近的肇州、肇源、肇東、雙城、呼蘭、青岡、蘭西、賓縣、五常、阿城等地更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嚴防省外假劣種子流入,同時把嚴防主要農作物未審定品種流入與嚴防省外假劣種子流入放在同等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嚴格規范種子市場秩序,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二、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引導農民科學選用良種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種子管理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大造輿論聲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介,廣泛深入的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從現在開始,定期或不定期在當地電視臺、廣播電臺黃金時間舉辦專題講座,播發滾動字幕;印發宣傳單、張貼標語,大力宣傳“套牌”種子、假劣種子、未審定品種對農業生產和農民利益構成的潛在危害。種子管理執法人員要大下基層,到農村舉辦種子培訓班、講座,利用流動宣傳車,走街串巷,宣傳假劣種子坑農害農的典型案例,幫助農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自覺抵制假劣種子。要對種子企業人員進行培訓,開展種子法制教育,規范企業守法生產經營。同時,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認真履行良種推廣職責,按照省種子管理局制定發布的《黑龍江省2011年主要糧食作物高產優質品種區域布局規劃》,根據本地的生態環境、積溫、氣候等條件科學的確定本地品種布局規劃,明確鄉、村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栽品種、搭配品種。通過科技大集等方式方法向農民宣傳推廣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并引導農民使用。要通過加大適區適種優質品種推廣宣傳力度,把省外試圖打進我省種子市場的“套牌”侵權品種、假劣種子、未審定品種、越區的不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等清出市場。種子管理機構及種子協會要積極推介守法誠信種子企業,充分發揮信譽好的龍頭骨干企業在優良品種推廣中的核心作用,扶持鼓勵企業建立完善的銷售網絡,支持企業搞好技術咨詢、信息化服務,使企業的優質品種與廣大農民直接對接入戶。
三、深入開展專項治理整頓,嚴防假劣種子進村入戶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種子管理機構要針對防控省外假劣種子流入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治理整頓。專項治理整頓的重點區域是種子銷售集散地、種子大市場、種子一條街以及城鄉結合部等群眾反映強烈、秩序混亂的區域;主要作物是玉米品種。目前,省外假劣種子進入我省流通渠道越來越隱蔽,有的企業設立分支機構、有的企業設立代銷機構,有的直接利用農村業余商販,包括一些專門從事倒種的農村經紀人、貨運倒種人、甚至從事倒種的村、屯干部等作為和農民溝通的聯系人,直接給農民銷種。因此,要改變監管方式和手段,組織種子管理執法人員深入到鄉、鎮、村、屯開展拉網式排查,對省外種子企業不法銷售人員到我省農村經銷種子進行嚴密監控。同時,開展農民使用品種調查,逐鄉、逐村、逐戶登記,及時了解農民已購種的情況,包括品種、來源、流通渠道等,深入發動群眾,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引導群眾積極配合種子管理執法人員檢查治理假劣種子,嚴防假劣種子進村入戶下地,把住種植使用關,為糧食生產再奪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四、查檢結合,嚴厲打擊經銷假劣種子違法行為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種子管理機構在專項治理整頓中,也要充分發揮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作用,種子管理部門的執法人員和種子質量檢驗人員要深入一線,開展專項檢查。對省外非正常渠道流入的種子,懷疑有問題的,要依法進行抽樣、封樣、鑒定。要把市場檢查和質量檢驗的結果作為嚴打省外流入假劣種子的技術支撐和法律依據,對質量有問題的企業追本溯源,一查到底。對違法行為嚴重的種子大要案,要組織種子管理執法人員組成工作組,及時調查取證,從重從快打擊,保持種子打假打劣的高壓態勢,要做到“有報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徹底根除省外違法企業、個人在我省銷售假劣種子的空間和土壤,防止違法企業再生和違法行為反彈。同時,加強與公安司法機關配合,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堅決杜絕“有案不送、以罰代刑”,做到罪責刑相適應,有效打擊違法行為,為保障我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順利實施和糧食安全奠定基礎。
二0一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