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新聞網訊(記者 王仰華 馬艷玲)龍巖市農科所兩系雜交水稻育種研究課題組歷時13年選育成功一種新類型水稻---抗衰老秈型雜交水稻。一直跟蹤考察這一成果的中國種業第一強??中國種子集團公司,日前與龍巖市農科所簽訂了長期科研開發合作協議書。目前協議正在履行,首批經費已經到位。昨日,中國種子集團公司電告龍巖市農科所,擬將龍巖市農科所列入正在籌劃中的中國種子產業聯盟成員單位。
科學研究證明,水稻籽粒灌漿所需營養物質的60%~80%來自葉片的光合作用,葉片每推遲1天衰老,水稻產量就可提高1%~1.3%。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授級高級農藝師蘭華雄副所長領銜的育種團隊,利用具有抗衰老、株葉形態好、配組優勢強的水稻低溫敏核不育系福龍S2及其姐妹系配組選育出一批抗衰老雜交水稻新組合,經實踐表明,這類新品種抽穗后30~35天,可以達到一般雜交稻的結實率;而在抽穗后55~60天,其它品種已經衰老枯死的情況下,這類新品種仍能維持3~4片功能綠葉,灌漿結實期可以延長20~25天,結實率可以提高10%左右。因此,這類型品種在與同期播種,同期收獲的情況下,比其它同熟期對照品種可以增產5%~10%。在生產上利用其抗衰老特點,可以將收獲期推遲20~25天,可以比目前生產上主推品種單產進一步提高15~20%。這一新成果得到了全國育種界權威專家和種業界企業家們一致肯定和高度評價。
中國種子集團公司研發中心負責人今年發現這一特色成果后,先后邀請國內權威專家進行十幾次跟蹤考察,形成肯定結論后,與龍巖市農科所簽訂了長期科研開發合作協議書,有償打包收購開發龍巖市農科所兩系稻育種課題組全部科研成果,并無償資助一定的科研經費。中國水稻所、福建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和三明市農科所等單位的院士、專家對福龍S2的突出表現給予高度評價。
日前,經福建省科技廳批準,福建省農科院與龍巖市農科所簽訂了合作申報“國家 ‘十二.五’農村領域重大科技項目”協議書,開展“華南超級雜交稻新品種選育與再生稻高產技術”課題研究。進入國家級科研團隊、進入國家種業龍頭懷抱、被同行權威專家公認,標志著龍巖市農科所水稻育種隊伍,今年實現三次質的飛躍,被業內人士稱為三級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