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周英峰、崔清新)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26日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糧食安全工作情況時說,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48%,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左右。
張平說,近年來國家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強化糧食科技工作,加強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加大良種良法選育推廣力度,加強農業物質裝備能力建設,提升農業科技支撐水平。
2004-2009年,全國新增農田灌溉面積6700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7500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9.1%、提高15個百分點,糧食畝均產量達到649斤、提高33斤,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等4大糧食作物綜合優質率達到70%、提高20多個百分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近3年糧食總產量連續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
張平同時指出,我國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不強。農業科研與生產結合不緊密,基礎性研究比較薄弱,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到位率低。種子產業發展存在育繁推脫節、育種水平低、種子企業缺乏競爭力、市場監管技術和手段落后等問題。
張平表示,國家將增加農業科研投入。積極推進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多元化、多渠道農業科研投入機制,支持與糧食生產相關的基礎性、前沿性科學技術以及流通領域先進技術研究和應用。繼續安排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加快農業技術成果的集成創新、中試熟化和推廣普及。
同時,推進種子產業健康發展。加大對生物育種自主創新和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在繼續組織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的基礎上,抓緊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安全可靠的新品種,進一步掌握生物育種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產業化進程。加快推進種業體制改革,抓緊培育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種子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