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舜網
記者隨機購買的兩個西瓜,吃起來都沒什么甜味。其中一個的瓜瓤發白,口感更差。 趙曉明 攝記者 彭博 見習記者 韓曉璨
[讀者點題]最近,孫女士一周內買了3個西瓜,雖然看起來水分充足,還是沙瓤,但就是不甜。為啥最近買的一些西瓜不好吃呢?孫女士希望本報關注。昨天,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不甜的西瓜大多是“二茬瓜”、“三茬瓜”,氣溫太高,西瓜的含糖量也會下降。
市民:最近的西瓜為啥不好吃?
孫女士家住陽光新路附近,最近一周內,她買了三個西瓜。這些西瓜看上去都很新鮮,而且很脆,用刀一碰就裂開了。瓜瓤水分充足,還是沙瓤,可吃起來沒什么甜味,“就像吃冬瓜一樣”。
孫女士說,最近幾年,她感覺西瓜不如原來好吃了。西瓜剛上市的時候還好一些,到了七八月份,買到好吃的西瓜像中獎一樣。這是為什么呢?
29歲的市民趙先生回憶說,小時候,父母常常把西瓜放在盛滿涼水的桶里冰一冰,吃起來又涼又甜。有時母親一次買五六個西瓜,一家人能吃兩個星期。而現在,他感覺西瓜不如以前好吃了,而且容易壞,放三四天就會變質。“也不知道是生活好了,大家的嘴變‘刁’了,還是西瓜的品種不如以前了。”趙先生說。
瓜農:“早產”、嫁接導致西瓜不甜
昨天,記者在經七緯一附近街上買了兩個西瓜。第一個西瓜非常脆,瓜瓤很紅,水分很大,但嚼到最后才感覺有點甜味,甜味與嚼了很久的口香糖差不多。另一個西瓜的瓜瓤發白,甜度還不如前一個。
喬老漢是章丘黃河鄉曲家村的瓜農,在經七緯一路上擺攤賣西瓜。他說,七八月份,濟南市場上九成西瓜都是來自于黃河鄉和高官寨。從前的老種子由于產量低、產出的西瓜模樣不討巧等原因逐漸被淘汰,現在用的西瓜種子多是國外或外地培育的。為方便運輸,西瓜長到九成熟的時候就被摘下來,運出來販賣,多數西瓜其實都是被“放”熟的。
邢大媽是黃河鄉邢家村的瓜農。她說,幾年前,她曾到菏澤、青州等地,給當地的西瓜種植基地打工。那些地區的瓜多采用嫁接技術培育而成,西瓜的瓜藤往往被嫁接在南瓜和葫蘆的瓜苗上。這樣長出的西瓜往往個頭很大,但是味道一般。
專家:西瓜不甜與氣溫也有關
濟南市蔬菜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員姜慧玲說,濟陽縣太平鎮、濟陽縣仁鳳鎮、章丘高官寨和平陰縣,是濟南四個比較大的西瓜產區。近幾年,西瓜的含糖量有所提高。目前一些西瓜不甜,跟品種沒關系。
姜慧玲說,西瓜的成熟期為60天-100天,最近幾年種植技術發展較快,有的瓜農在四五月份種植西瓜,也能夠在秋天之前成熟。這就出現了“二茬瓜”和“三茬瓜”。這些西瓜生長期較短,再加上天熱消耗較大,所以儲存的糖分不多,每晚一茬,含糖量降低2%左右。
根據多次試驗,姜慧玲還發現,氣溫從20℃升至30℃,西瓜的含糖量會降低1%,口感與氣溫也有一定關系。把西瓜冰一冰,口感肯定會更好一些。
山東省農業廳生產處的滕少明告訴記者,西瓜的種植技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西瓜的口感,比如澆水過多或施肥過度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