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
8月2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先鋒國際良種公司在京簽署了農業生物技術和作物遺傳學領域合作研究協議。遺傳與發育研究所薛勇彪所長、杜邦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先鋒國際良種公司中國區總經理比爾倪博(William S. Niebur)博士代表雙方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在該合作研究協議框架下,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先鋒國際良種公司將在農作物遺傳和生物技術方面確定和開展各種合作研究,挖掘新型基因和性狀,培育新的作物品種,從而推動中國及世界農業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段子淵處長在簽約儀式上致詞時指出,“遺傳發育所和先鋒國際良種公司在農業生物技術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實力,雙方將在解決資源、糧食、生態環境等全球性重大難題方面開展合作研究和提供解決方案。這種合作是國內知名科研機構和國際著名種業公司合作的典范。我相信,只要雙方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必將取得雙贏的合作成果,共同促進農業生物技術前沿科學發展,為中國和世界農業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
杜邦副總裁和先鋒中國總經理比爾倪博表示,“中國現在用不到全世界9%的可耕種面積供養著全球20%的人口。雜交育種技術在中國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水稻和玉米的產量。然而,需要新的技術來實現玉米和大豆生產力的突破性提高,從而確保中國未來的糧食安全。”
“先鋒公司正從事著種子產業的革命。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是世界一流的植物生物技術研究機構。我們的合作將集中雙方各自的優勢,為中國乃至全球糧食生產提供更好的品種,提高農田的生產力,增加農民的收入和改善他們的生活,從而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糧食、飼料、燃料和材料需求,推動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產業”,倪博博士說。
遺傳發育所所長薛勇彪在致詞時說:“遺傳發育所近十年來有了快速發展,在分子生物學領域取得了一批基礎性研究成果,希望通過與先鋒國際良種公司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最早成立于1959年,在2001-2003年經由原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及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整合而組成現在的研究所。遺傳發育所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科學家和良好的研究設施,瞄準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人口健康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針對重要農藝性狀分子機理、細胞分化與器官發育、生物分子網絡、動植物品種設計以及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研究,提出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理論和概念;建立和完善動植物品種分子設計和培育的方法、重要遺傳疾病研發以及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的技術體系。該所培育的作物品種已經在農業生產中廣泛使用,為中國農業生產做出了貢獻。
杜邦旗下本部設在美國衣阿華州得梅尼市的先鋒國際良種公司是全球植物遺傳產品開發和供應的最具實力的公司,為近90個國家和地區的農民供應優良種子。先鋒國際良種公司提供農業支持和服務,致力在全世界范圍內提高農業生產力,增加農民收益,和發展可持續農業體系。公司的指導方針是科學和服務造就成功。
杜邦公司是一家科學企業,提供以科學為基礎的產品及服務。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致力于利用科學創造可持續的解決方案,讓全球各地的人們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杜邦公司的業務遍及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的創新產品和服務涉及農業與食品、樓宇與建筑、通訊和交通等眾多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