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南方農村報(廣州)
本報訊 (記者揭育聰)在近日舉辦的雜交水稻七桂優306品種鑒定會上,專家們認為該組合除米質特優、抗稻瘟病與白葉枯病外,還兼抗葉蟬、薊馬、稻飛虱等蟲害,是目前國內罕見的可抗稻飛虱水稻品種。另外,種子千粒重只有14克,相當于其他雜交稻組合的50%,畝用種量較其它品種減半,大大節約種子生產成本。
七桂優306品種已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為粵審稻2010039,屬于感溫三系雜交稻新組合,適宜廣東粵北以外稻區早晚造栽培,一般畝產480-500公斤,栽于輪作地畝產高達600-650公斤。
經過連續兩年大面積的生產試驗,七桂優306品種比對照種粳秈89增產13.8%-16.22%,達到極顯著水平。米質適口性特佳,飯味濃郁,軟而不粘,滑而不膩,大米延伸性100%,是目前優質雜交稻食味最佳的品種之一。晚造栽培應于6月28-7月15日播種,秧齡26-30天,育成帶蘗壯秧,疏播,每畝秧田播種6-7公斤,本田用種量每畝0.7-0.8公斤。
據品種選育者楊清華介紹,雜交水稻七桂優306品種表現早熟,若以廣州地區為坐標,早造全育期125天,晚造105天;若栽于廣東南部湛江地區,早造全育期為115天,晚造95-100天,既能有效規避晚造寒露風影響,又可提早7-10天冬種北運菜,每畝增加收入800-1000元。此外,該品種制種成本低,七桂A是分蘗中等的大穗多粒型不育系,每穗平均400-500粒,主穗可達600-700粒,畝制種產量300-400斤,高產達450-500斤。(本文來源:南方農村報 作者:揭育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