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南方農村報(廣州)
本報訊 (記者揭育聰)近日,廣東省種子協會舉辦了粵西片區早造水稻新品種觀摩會。在眾多新品種中,雜交水稻特優816因田間綜合性狀表現良好,贏得眾多客商的一致好評。
據悉,今年早造特優816分別在雷州市松竹鎮、高州市山美街和陽東縣雅韶鎮等稻瘟病高發區進行大面積示范,目前長勢良好,熟色一致,青枝臘稈,豐收在望。
“盡管禾苗分蘗盛期遭到持續長時間的陰雨寡照天氣影響,但后期結實率仍然超過80%,田間幾乎沒有發生稻瘟病。特優816在這里試種表現較強的抗病性,高抗葉瘟和穗頸瘟,今年早造引種8畝,從目前長勢看畝產650公斤沒問題。”雷州市松竹鎮東園村農戶黃文良告訴記者,該品種長勢粗壯,株型集中,穗大粒多,比博優組合增產10%以上,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天左右,與特優524、特優721等品種熟期相當,非常適合粵西地區農民種植模式:早收后再秋種瓜菜。高州市山美街道辦楊坑村種戶賴詔高說,該品種除了高抗稻瘟病外,還抗倒伏,莖稈粗壯,葉色厚綠,劍葉長直,后期增產潛力較大。
記者從雷州市松竹、楊家鎮,茂南區金塘鎮,高州市山美街和陽東縣雅韶鎮等多點田間試種觀察到,雜交水稻新品種特優816,其稻穗比特優524、特優721長1.5-2.0厘米,著粒密,穗多粒大,結實率高,適應性廣泛,種戶反映良好。
據了解,其它特優系列只能在粵北以外稻區早造種植,但特優816在粵北外的早晚造都可以引種,其耐寒性鑒定孕穗期為中,開花期為中強。多年來,特優524、特優721都是粵東、粵西兩地種植面積較大的雜交水稻品種。
但是,由于連年推廣單一品種,以及早造種植面積的逐年增加,雷州、高州、信宜等地區開始出現稻瘟病、白葉枯病抗性下降的現象,今年早造已有不少農民紛紛引進抗性較強的特優816新品種。
廣東省種子協會研究員羅森輝在會上介紹,特優816主要有四個優點:穗頭大粒數多、后期熟色好、高抗稻瘟病、熟期適宜,符合粵西生態稻區種植。遂溪縣農業科技開發公司經理徐明等種子客商認為:該品種豐產性與抗病性兼備,在追求水稻高產的東西兩翼稻區推廣較為適合,有望取代以往高產不抗稻瘟病的博優雜交水稻組合以及特優524、特優721等品種。
據了解,特優816是廣東田聯種業有限公司育成的新組合,屬于感溫型三系雜交稻品種,已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編號為粵審稻2009011),并獲得國家新品種保護(編號為20090055.1)。2007年參加廣東省早造水稻品種區試,產量名列同組第一。
目前,該品種已成為廣東特優系列唯一一個高抗稻瘟病的雜交稻新組合,其全群抗性頻率96.6%,對中C群、中B群的抗性頻率分別為98.0%和92.1%,綜合農藝性狀優良,推廣前景十分看好,值得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大面積種植。
作者:揭育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