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色的洋蔥花隨風搖曳,這美麗的景色卻讓蔥農憂心忡忡曲鳴飛/攝
3月底,楚雄州元謀縣的洋蔥種植戶黃云成了大忙人。他裝著兩個手機,鈴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聯系他的幾乎都是元謀縣的洋蔥種植戶。
2009年,種植戶們在當地一家種子銷售公司購買了一種名為6000多畝抽薹
的洋蔥種子。種植過程中,種子出現“抽薹多、商品性差”等問題,令種植戶們損失慘重。他們希望住在元謀縣城,方便聯系政府部門的黃云能幫助他們“討個說法”。
元謀縣農業部門查實,這家種子銷售公司去年在元謀縣共銷售了7000筒“雜交一代洋蔥戈彼”(簡稱“戈彼”)種子,涉及至少6000畝洋蔥和當地上千戶蔥農。旱情嚴重,加上種子問題,讓蔥農們愁眉不展。
記者調查洋蔥“抽薹”令蔥農損失慘重
洋蔥供食用的部位,是它長在地下的肥大鱗莖(蔥頭)。它在國外被譽為“菜中皇后”,營養價值很高。但洋蔥生長過程中若出現“抽薹”現象,將導致蔥頭的營養被薹大量吸收,蔥頭長不大不說,還會損害蔥頭的營養。市場上,抽薹的洋蔥被稱為“管蔥”,價格只是正常洋蔥的一半。
楚雄州元謀縣氣候炎熱,素稱“天然溫室”。種植大量的冬早蔬菜,行銷全國,被譽為“金沙江畔大菜園”、“成昆線上的菜籃子”。當地產的洋蔥更是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
春節前,元謀縣元馬鎮樂甫村委會南溪村的多戶村民發現,自家田里長勢良好的“戈彼”洋蔥很多開始抽薹,便陸續找到村領導袁國興反映。這時,袁家的3畝多“戈彼”洋蔥也開始抽薹,這引起了袁國興的注意。他發現,出問題的洋蔥種子都是于2009年,在元謀金輝冬早蔬菜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金輝公司”)購買的“戈彼”洋蔥種子。
2月23日,袁國興帶著全村70多個洋蔥種植戶的疑惑,找到了元謀縣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即元謀縣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
3月26日,記者在元馬鎮環州驛村洋蔥田里看到,四五塊相距不遠的田里,抽薹的洋蔥在瘋長,洋蔥薹雖經烈日暴曬,卻依然生機勃勃,開著白色的花。
蔥農尹金很懊惱。他家本來購買了其他品牌的洋蔥種子,后來聽說“戈彼”收成好,就重新購買了6筒“戈彼”,把家里7.5畝地全部種滿。如今,地里的洋蔥大量抽薹,他不知如何是好。
黃瓜園鎮老范村村民吳騰春承包了30多畝洋蔥地。放眼望去,成片的白色蔥花很漂亮,但吳騰春卻一肚子苦水。看著眼前成片抽薹開花的洋蔥,他無奈地說:“最少也要損失40萬元。”
平田鄉新昌村委會的范仕喜,把2畝6分地全種下“戈彼”洋蔥。至今因抽薹開花,毫無收獲。
蔥農們反映,2008年“戈彼”畝產量在280至300袋(每袋凈重25公斤)之間,而2009年“戈彼”畝產只有200袋左右,質量也在大幅下降。去年他們收獲的洋蔥,達到出口標準的“出口蔥(也叫中蔥)”至少占總量的60%以上。而今年,這樣的優質洋蔥不到20%。按今年的價格,2009年的“戈彼”每畝要損失三四千元。“賣蔥的錢,還不夠本錢。”
那些花錢承包土地,種植上百畝“戈彼”的人損失更多。當地老板余志勇與一名山東老板合資,在當地承包600余畝地,全種下“戈彼”洋蔥,其中余志勇種了220畝。沒想到,原本可以賺錢的生意全泡了湯。“我和山東老板簽了合同,如今只能等著他到法院告我,我再去告種子公司。”
對于蔥農遭受的損失,雖然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統計數字,但當地農業部門表示,“群眾的損失是明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