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訊 本應在塑料棚內五六天即出芽的棉花種子,不知何故已經十余天也難得出現發芽,到底是棉種質量問題,還是近日氣候反常所影響?懷寧縣平山鎮的棉農們很是焦心。
棉種過了發芽期仍不發芽
據懷寧縣平山鎮津山村棉農程正杰告訴記者,他種棉花已有很多年,今年不知咋的,他在塑料棚內撒下的棉種,按往年都是五六天即可發芽,現在已經十余天還不出苗。程正杰說,他家今年買了六盒湘雜18號棉種,每盒有棉種2000多顆。他指著他家這塊已播了幾盒棉種子的棉地說,正常的發芽率是70%-80%,可現在出芽率還不到百分之幾。
接著程正杰又帶著記者來到他家另一處的棉地,這個棉地的塑料棚內,他同時播種了同一個廠家的兩個棉種,一邊仍是湘雜18號,另一邊是湘雜108號。湘雜18號沒有發芽,而湘雜108號發芽還算正常。同一個棚里,同一個廠家的棉種咋會出現兩種景象?所以程正杰認為,這是湘雜18號的棉種質量有問題。
記者在津山村采訪時,不少棉農家的棉田里均出現程正杰家類似的情形。
不發芽因天氣寒冷所致?
而被程正杰喊到現場的石牌鎮種子銷售商陳老板在接受采訪時說,他的種子質量不會有問題,所銷售的棉種都是從位于安慶的“皖江種業”進貨,正規渠道。陳老板說,如果按照程正杰所說的,種子下種這么多天還不發芽,主要是因為今年陰雨天太多,近日又遇突然降溫,種子皮殼厚了,所以才難得發芽。一個棚里的兩個不同品種的棉種會出現發芽率不均等的現象,應該是易發芽的棉種皮殼較薄所致。
陳老板說:“既然棉農今年突然出現了棉種不易發芽等情況,我們商店已經對所有購買了我們棉種的農戶,重新補給了新棉種。如果農戶們認為是我們種子的質量問題,他們完全可以拿著這些種子去相關部門鑒定質量。”
工商及時查封并送檢
由于棉農所在地在平山鎮,而購買棉種商店在石牌鎮。當天下午,平山鎮所屬的黃龍工商所和石牌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在接到當地村民的投訴后,遂趕到了現場進行調查。兩地執法人員來到了石牌鎮小海農資經營部,在要求店主出示了其進貨發票后,及時封存了余下的未銷售出去的四盒棉種。據店主說,他們今年一共進了一箱共計40盒的湘雜18號棉種,已經銷售出36盒。
據現場的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把這些種子交由農業部門進行送檢,以鑒定棉農所投訴的棉種不易發芽,到底是質量原因,還是其他原因所引起。 (倩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