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河南首家申市種子公司”旗號的金博士種業,沖擊創業板失利。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發布公告稱,河南金博士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博士種業)首發未通過。
“從招股說明書來看,公司暴露的問題不少,股權的過于集中、產品利潤過度依賴單一產品是未能通過審核的主要原因。”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夏涼認為。
“夫妻店”掌控話語權
根據招股說明書,金博士種業共有5名股東,分別為閆永生、鄭州道特爾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道特爾公司)、上海海齊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鄭州速連科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及王耀國。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閆永生作為第一大股東持有公司72.52%的股份,第二大股東為道特爾公司,占公司股權比例的14.08%。
而公開資料顯示,道特爾公司由閆永生及其配偶韓喜玲共同擁有,其中閆永生持有道特爾1%的股份,韓喜玲持有99%的股份。
這樣,按照招股說明書中顯示發行1667萬股計算,上市后兩人將合并持有公司64.95%的股份,擁有金博士種業的絕對控股權。
查找道特爾公司的工商注冊資料,記者發現公司地址位于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商英街58號,而這正是金博士種業的所在地。
“這兩幢樓是金博士公司的,沒聽說過道特爾公司。”金博士種業辦公室一李姓工作人員說。
“在今年3月,它(道特爾公司)變更了股東、發起人,已通過股改納入了金博士。”鄭州市工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信息查詢處工作人員說。
道特爾公司成立時間為1998年,“老閆(閆永生)是靠道特爾起家的,然后才做起了種業生意,同時他也擅于資本投資,賺取了不少的家底。”一知情人士透露。
從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中可查詢到,道特爾公司在包鋼稀土(36.47,-4.05,-10.00%)、國投電力(8.05,-0.22,-2.66%)、長力股份(9.01,-0.13,-1.42%)、銅峰電子(7.28,0.55,8.17%)等多個上市公司參股。
而金博士種業的其他3名股東持有的股份也均由道特爾公司轉讓形成。據資料顯示,這些轉讓是在2008年1月進行了股權變更登記。
“公司雖然經過了幾年的股權變更,但股權仍過于集中,看上去不過是在形式上實行股份制。”夏涼表示。
主業的“弱勢”
對金博士種業來說,最值得驕傲的當屬其擁有的主產品“鄭單958”玉米種子。
“這是目前國內普遍推廣的玉米品種,推廣至今累計種植已超過了1億畝。”河南省種子管理站專家張福平說。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07年至2009年度,該公司“鄭單958”玉米種子的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75億元、1.65億元、1.86億元,占公司各年度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7.18%、89.76%、81.75%。
然而,這份擁有并非獨一。
目前,全國共有4家種業公司擁有“鄭單958”玉米種子的經營權。除金博士種業外,還有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河南農科院種業有限公司以及河南農科院糧作所科技有限公司。
“這四家公司主要銷售區域基本一致,從當前市場來看,競爭很激烈。”張福平認為。
并且,截止到2009年12月,金博士種業主要產品“鄭單958”玉米雜交種子品種權剩余保護期是7年。“保護期結束后,作為“鄭單958”品種授權人的河南省農科院可以再次招標。”張福平表示。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金博士種業在報告期內前五位的銷售客戶都并非行業內的主流公司,“種業銷售由國內幾個大公司把控市場,很多有實力的種業公司都和它們建立合作關系,做好渠道保障,而不具備話語權的公司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產品和銷售客戶,均不具備較強的核心競爭力,這是金博士可以看到的硬傷,而創業板對擬上市企業都要求具有高增長性,這就很難讓創業板的發審委認同。”上述人士認為。
目前,該公司研發的幾個品種也只是處于起步階段。在張福平看來,種子行業投入產出不僅周期長,而且也要有的足量的資金做支持。
根據金博士種業財務風險的說明,稱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公司凈資產為15623.82萬元,預計本次融資后凈資產將超過29600萬元。發行后公司凈資產將大幅增加,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處于建設期內,尚未產生效益,將導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下降。
“如果上市通過,項目上馬后,先進入低增長期,這將損害股民的權益。”夏涼說。(經濟視點報 記者 李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