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主要農作物品種退出機制12日首次啟動。省農委發布公告稱,本次退出品種為210個,占2000年前全省品種審定總數的79.2%。
據統計,我省2000年前共審定主要農作物品種265個,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品種種性退化明顯,其產量、品質、抗性等主要性狀已不適應農業生產需要,甚至給農業生產安全帶來了隱患,因此啟動品種退出機制非常必要。
據介紹,實行品種退出制度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保護農民利益。由于審定的品種越來越多,農民選擇合適的品種難度很大,常常由于品種種植區域、種植時機選擇不當造成減產甚至絕收。實行品種退出,可以有效地避免農民選擇品種的盲目性,有利于農民選擇優良品種。
促進種子產業發展。有些品種審定時間過長,或由于在繁殖、制種和使用過程中純度降低,種性發生變異,抗性和適應性減弱,造成產量下降、品質劣化。部分品種在審定時缺陷沒有顯現出來,但是在應用過程中發現嚴重缺陷,有的還造成重大事故。扶優汰劣,有利于種子產業健康發展。
凈化種子市場。長期以來,我國品種審定只進不出,有些品種雖然失去了實際使用價值,但是品種的名稱仍有價值。一些不法企業用“舊瓶裝新酒”方式來違法銷售未經審定的品種,嚴重干擾了種子市場秩序。
有利于完善品種管理,實行品種有進有出,是促進品種依法管理的重要舉措。這次退出是第一次,今后要形成制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