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制種面積達118.69萬畝 生產雜交水稻種子2.11億公斤 累計增產稻谷125億公斤
江西日報三亞訊(記者宋海峰)4月10日,從在三亞市召開的萍鄉市雜交水稻南繁制種35周年慶典會上傳來好消息:由萍鄉市6000名農民組成的雜交水稻制種產業大軍,在“天涯海角”打造出了“南繁種子硅谷”。據統計,35年來,這支制種大軍累計制種面積達118.69萬畝,生產雜交水稻種子2.11億公斤,占全國南繁制種面積的90%以上,大田種植面積達2.1億畝,累計增產稻谷125億公斤,每年為農民工帶來收入6000多萬元,為國家糧食增產豐收作出了突出貢獻。
三亞有著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是制種的寶地。上世紀70年代初,萍鄉市在全國率先實現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為加快雜交水稻繁育和推廣進程,1975年,萍鄉市在三亞市開始了雜交水稻南繁制種。
“35年的風風雨雨,35年的孜孜追求,萍鄉市雜交水稻南繁制種的歷程,是品種不斷更新、產量不斷攀升的進程。”慶典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顏龍安感嘆。35年來,萍鄉市南繁制種產業大軍每年培育的品種達200多個,畝產由幾十公斤驟增至200多公斤,最高畝產達300多公斤。
在慶典會上,農業部種植司相關負責人稱贊:“萍鄉市南繁育種大軍,是中國第一支專業隊伍,也是世界第一支專業隊伍。”多年來,在萍鄉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大力培育下,過去的一支自發性制種隊伍已發展為一支生產專業化、加工機械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科學化、育繁推一體化的雜交水稻專業隊伍,并一舉成為全國雜交水稻南繁制種的主力軍。南繁制種技術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創新,制種質量不斷提高,如今,他們繁育的水稻種子不僅大批量銷往南方秈稻主產省,還打開了國際市場,去年出口量達600噸,創匯20萬美元。
創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去年以來,江西天涯種業、春蕾(海南)種業等企業加快了與中化集團、中種集團等央企對接的步伐,不斷做大南繁制種產業。慶典會上,中種集團負責人表示,將把萍鄉南繁制種大軍繁育的優質高產雜交水稻種子大批量銷往國際市場。來自全國的50多家種子經營企業,與萍鄉南繁制種企業簽訂了今冬明春委托制種8萬畝、生產種子2000萬公斤的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