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香米的市民都知道,農貿市場有個香米品種名叫“豐兩優香一號”,可與泰國香米相媲美,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香米品種是合肥本土企業---合肥豐樂種業公司的專家花了5年時間培育而成的。
記者昨日從合肥豐樂種業公司獲悉,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豐樂種業依靠科技創新,2009年銷售收入歷史性突破10億元,占據合肥種業的“半壁江山”。而按照他們的規劃,未來三年,豐樂種業將繼續走科技創新之路,加快產業發展,預計到2012年銷售收入還將翻番。
合肥瓜糧種子“本土造”
合肥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平日里吃的糧食、瓜果蔬菜等,其種子大多是合肥本土企業提供的。豐樂種業總農藝師陳會中介紹,作為“泰國香米”替代品的“豐兩優香一號”,只是豐樂種業在合肥生產應用的水稻品種之一。目前,合肥60%以上水稻品種用的是豐樂品牌,西瓜種子也占有合肥一半的市場份額。
“豐樂的西甜瓜種子在合肥生產應用得非常多,小西瓜品種有‘豐樂小天使’、‘春蘭’、‘玉玲瓏’,大西瓜品種有‘豐樂B52’、‘硬皮京欣’,等等。”從事西甜瓜育種出身的陳會中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豐樂的西甜瓜不僅在合肥享有一定知名度,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也超過了25%,使豐樂成為亞洲最大的西甜瓜種子專業公司。
種子不再是“黃金價”
盡管合肥種子有這么多的“本土造”,但國內種業形勢并不樂觀。據農業專家介紹,目前,蔬菜種子市場50%的份額被外來種業公司控制,價格逐年攀高,農民只能被迫接受。比如:甜椒種子,1粒生產成本1分錢,國外種子公司要賣1元錢,堪比黃金價。
要想保證農民的利益不受損,國內種子企業必須扛起民族種業大旗。豐樂種業肩負重任,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其成果也是喜人的:2009年的銷售收入突破了10億元。
豐樂種業董事長陳茂新介紹,當前,中國的種子企業80%以上的品種是由國內科研院所提供。
而豐樂種業70%以上品種是自己培育的。其中,西甜瓜品種100%是自己供種。
“豐樂種業及其子公司已獲國家和省級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有58個,獲得農作物新品種權14項,成功研制超級稻品種2個,擁有兩系雜交水稻安全生產控制技術體系……2009年,豐樂種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科研投入進一步加大。一旦農作物育種的關鍵技術掌握在國人手中,種子市場也就不會出現‘黃金價’了。”陳茂新說。
3年再造一個新“豐樂”
據市農委有關專家介紹,合肥市氣候適宜,適合多種農作物科研育種。種子企業也紛紛匯集合肥,爭奪高地。目前,全市注冊資本達到100萬元以上的種子企業超過100家,種子銷售總收入已突破20億元,走在全國省會城市的前列。
據了解,國內種業上市公司目前有5家,從2009年第三季度公開的數據比較看,豐樂種業凈利潤排名第一,銷售收入位列第二。從合肥種業現狀看,豐樂種業占了“半壁江山”。“隨著外來種子企業的擴張,豐樂種業面臨挑戰,必須借助科技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陳茂新說。
據陳茂新介紹,目前豐樂種業的證券市場再融資已經啟動,公司上報定向增發材料后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的受理函。2010年,豐樂種業計劃實現證券市場融資4.47億元,根據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和產業政策,結合公司產業發展要求,重點建設化工中間體項目、農藥環保新制劑生產項目、種子生產加工包裝建設項目、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和種子儲備基金項目。
“如果資本市場融資成功,通過新項目的實施及把握行業機遇,豐樂種業計劃到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翻番,這就等于再造一個新‘豐樂’。”陳茂新對此充滿了信心。
?柳書節?(合肥在線-合肥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