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海南頻道

16日上午,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論壇種業發展分論壇召開。
15日-16日,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來自全國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及制種企業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袁隆平、戴景瑞、朱英國、范云六等院士及眾多專家學者,分別就如何做大做強我國種業,如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的創新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研究和技術創新合理分工、有效對接,如何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新華社記者 趙葉蘋 攝

圖為戴景瑞院士發言,他說,中國種業要做大做強,應扶持發展幾個大企業。
15日-16日,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來自全國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及制種企業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袁隆平、戴景瑞、朱英國、范云六等院士及眾多專家學者,分別就如何做大做強我國種業,如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的創新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研究和技術創新合理分工、有效對接,如何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新華社記者 趙葉蘋 攝

圖為范云六院士發言,她認為,國家應加強種業企業管理。
15日-16日,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來自全國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及制種企業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袁隆平、戴景瑞、朱英國、范云六等院士及眾多專家學者,分別就如何做大做強我國種業,如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的創新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研究和技術創新合理分工、有效對接,如何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新華社記者 趙葉蘋 攝

圖為范云六院士(左)和朱英國院士。
15日-16日,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來自全國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及制種企業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袁隆平、戴景瑞、朱英國、范云六等院士及眾多專家學者,分別就如何做大做強我國種業,如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的創新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研究和技術創新合理分工、有效對接,如何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新華社記者 趙葉蘋 攝

小麥育種專家鄭天存認為,目前我國制種研究應大力發展轉基因技術。
15日-16日,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來自全國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及制種企業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袁隆平、戴景瑞、朱英國、范云六等院士及眾多專家學者,分別就如何做大做強我國種業,如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的創新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研究和技術創新合理分工、有效對接,如何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新華社記者 趙葉蘋 攝

圖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接受記者采訪。他認為,我國種業企業“散弱小”,競爭力亟待提高。
15日-16日,首屆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論壇在海南博鰲召開,來自全國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機構、政府部門及制種企業共50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袁隆平、戴景瑞、朱英國、范云六等院士及眾多專家學者,分別就如何做大做強我國種業,如何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將企業的創新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研究和技術創新合理分工、有效對接,如何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等話題展開深入的討論。
新華社記者 趙葉蘋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