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南頻道1月16日電(陳愛娣、郭良川)正在海南博鰲參加首屆中國(博鰲)農業科技創新論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表示,應從戰略性高度考慮糧食安全問題,依靠科技創新發展我國玉米種業,以提高國際競爭力,推進玉米種業的健康發展。
玉米作為我國三大作物之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近60年間,在解決溫飽問題、保障糧食安全和飼料安全、發展國民經濟以及緩解能源危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8年,跨國公司選育的品種先玉335種植面積居500多個玉米品種的第四位,年種植面積為816萬畝,實際上可能超過1000萬畝而居第三位,2009年可能達到2000萬畝以上,躍居第二位。戴景瑞表示,這表明我國玉米育種水平在國內的優勢地位即將被跨國公司所取代。
戴景瑞認為,先玉335在我國玉米品種年種植面積排行榜中位居前列還將持續若干年,而發展我國玉米種業的唯一途徑就是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首先,把增強育種創新能力問題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全國一盤棋,統一規劃,全面實施;改革現有體制和機制弊端,明確產、學、研的分工,加快育種科技創新主體向大型中資企業轉移;鼓勵和支持大型國營非農企業兼并或投資種子產業,融合資金、技術、市場等資源優勢。
首屆中國(博鰲)農業科技創新論壇由科技部、農業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共有來自全國涉農院校、科研院所、種業企業的專家學者和管理人員,以及科技部、農業部等國家部委等共計500余人參會,袁隆平、李振聲、謝華安等16名院士在論壇上作專題報告,并就“發展種業科技,保障糧食安全”的主題進行研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