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309號),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選育的小麥品種“云麥53”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09002”。“云麥53”是云南省第一個通過國家審定的麥類新品種。
“云麥53“的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和適宜區域、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特征特性:春性,成熟期比對照川麥107早熟2天。幼苗直立,分蘗力偏弱,植株生長較旺。株高89厘米左右,葉片下披。穗層較整齊,大穗,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較飽滿。平均畝穗數21.0萬穗,穗粒數41.9粒,千粒重49.6克。抗倒力中等。接種抗病性鑒定:白粉病免疫,慢條銹病、葉銹病,中感赤霉病。區試田間試驗部分試點表現條銹病、白粉病較重。2006、2007年分別測定品質(混合樣):籽粒容重788克/升、764克/升,硬度指數59.8(2008年),蛋白質含量13.34%、13.46%;面粉濕面筋含量28.8%、25.6%,沉降值16.4毫升、18.2毫升,吸水率59.3%、59.7%,穩定時間1.1分鐘、1.3分鐘,最大抗延阻力50E.U、40E.U,延伸性15.8厘米、11.5厘米,拉伸面積8.1平方厘米、5.5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
①云南省田麥區試結果:2005-2006年度平均畝產475.6公斤,較對照增產17.3%,居13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2006-2007年度平均畝產447.0公斤,較對照增產24.9%,居9個參試品種的第1位;兩年省田麥區試平均畝產461.3公斤,比對照增產20.9%,居第1位,增產點百分數為95%。
②國家區試結果:2007年度區域試驗,19點有14點增產,增產點次率73.7% ,平均畝產量399.9公斤,比對照增產5.9%,差異不顯著,居試驗B組第3位;2008年度區域試驗,19點有13點增產,增產點次率68.4% ,平均畝產量362.9公斤,比對增產6.3%,差異顯著,居試驗A組第8位;綜合二年區域試驗結果,38個試驗點上有27個試驗點增產,增產點次率71.1%,平均畝產381.4公斤,比對照增產6.1%。 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76.2公斤,比對照品種平均畝產增產7.2%,匯總5點次中有5點次增產。
適宜區域:適宜在西南冬麥區的云南、重慶、四川盆地及川西南地區、貴州北部、湖北襄樊地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① 提高整地質量,做到精耕細作。
② 施足底肥,增施種肥。底肥每畝施2000千克農家肥和磷肥50千克;種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
③ 加強肥水管理。小麥生育期間,適時灌水3?4次;分蘗期重施尿素15千克/畝左右;拔節時適時施尿素10千克/畝左右。
④ 合理密植,適時播種。最佳播種期為10月20?25日,每畝播8-10千克,保證基本苗控制在14-15萬苗。(作者:程加省 來源:糧作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