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中國農業部官員21日表示,近期農業部對兩個水稻品種、一個玉米品種的三種轉基因農作物發放了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這是轉基因作物進入商業化生產和應用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三個品種是中國轉基因技術研究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成果。
此次獲農業部認證的農作物為轉抗蟲基因水稻“華恢1號”和雜交種“Bt汕優63”以及轉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
農業部種植業司副司長胡元坤說:“關于轉基因農產品三個品種的安全證書的問題,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經過嚴格的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和申請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等五個階段的多年安全評價,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評價結果,農業部最近發布了三個品種的安全生產證書。這些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獲得安全證書以后,還要通過品種審定,并獲得種子生產的經營許可證,才可以進入商業化的生產和應用。這批三個品種是我國轉基因技術研究取得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成果,通過發放證書環節,為商業化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轉基因技術是對基因進行定向改造和重組轉移的現代生物技術,在生物品種的品質、產量等性狀協調改良方面有巨大潛力。中國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是世界上農業生物工程應用最早的國家之一,轉基因作物育種的某些項目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目前,全世界已經有轉基因生物新品種玉米、大豆等相繼大規模推廣種植,種植的國家超過20個。不過,也有部分國家,如法國、奧地利等,禁止種植轉基因農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