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zhong)心
發布信息
發(fa)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guan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小麥產業鏈裂變 中糧集團“新鄉”樣本試水(1)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2-20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674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賀文 北京距離河南新鄉,600多公里。這段時間,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糧油有限公司(簡稱“中糧糧油”)副總經理兼小麥部總經理楊虹經常往返兩地。為的是12月18日,中糧在新鄉投資超7億元的現代糧食產業化基地項目(簡稱“新鄉項目”)開工奠基。

    中糧低調運作新鄉項目已有2年。這個位于中國小麥主產區、鐵路運輸戰略節點的糧食基地項目,集合了小麥從農田到餐桌中的各個環節。

    “這是中糧在小麥領域的一次區域性全產業鏈嘗試。”楊虹說。

    新鄉樣本

    這個占地279畝的基地項目,總投資7.74億元,小麥的中轉量超過100萬噸。其中第一期占地213畝,總投資3.37億元,小麥年中轉量40萬噸。

    新鄉項目一期將于兩年后建成。主要功能為小麥的收儲、集并、中轉、配麥、種子加工、檢測、研發等。

    這個項目的特別之處在于,小麥經采購、儲運、配麥等環節后,再由中糧銷售給面粉生產企業,并被貼上“中糧”的品牌標簽。

    中糧集團總裁助理、中糧糧油總經理栗明介紹,中糧將在新鄉項目中引入配麥功能,將進口小麥、國產優質小麥、國產普通小麥等配制成適合小麥加工企業和國際貿易需求的“中糧”系列標準小麥,命名為“中糧1號”、“中糧2號”等。

    中糧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貿易公司。在國內,中糧的小麥業務涉及國產小麥收購、倉儲物流及小麥的銷售等各個環節。國產小麥收購中,中糧在中儲糧之后位居第二。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介紹,國產小麥的年收購量約在9000多萬噸,中糧的收購量約在400萬噸。

    栗明介紹,受小規模分散種植方式、農作物品種變化快等因素影響,中國雖然是世界上小麥種植數量、小麥品種數量第一的國家,但是,國產小麥難以形成質量穩定的品種系列,缺乏品牌小麥。而像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主要小麥出口國,已經形成品牌小麥。

    作為糧油食品貿易商和原料供應商,中糧深知其中的尷尬。

    產業鏈“通吃”

    “中糧”品牌小麥,只是開始。新鄉項目將是中糧在小麥領域的一個區域性全產業鏈試點。

    楊虹介紹,根據遠期規劃,新鄉項目還將建設中等以上規模的面粉加工廠、食品廠和飼料廠等,形成糧食加工產業集群。

    其實,在2009年年初,中糧集團已經明確提出企業新的商業模式??全產業鏈。

    按照寧高寧的規劃,中糧打造“全產業鏈的食品企業”計劃具體將落實到打造包括稻米、小麥、玉米、油脂油料、大麥、糖、番茄、飼料在內的8條產業鏈上。

    從目前的業務發展情況來看,中糧已經在小麥領域具備了全產業鏈的雛形:

    在原糧采購上,中糧旗下的小麥部專門從事小麥貿易。2006年起,中糧小麥部啟動戰略轉型,由貿易商向原料供應商轉變。新鄉項目就是這一轉變的體現。中糧將利用訂單種植所掌控的糧源,通過新鄉項目的配麥功能,推出“中糧”系列的小麥原料;

    在面粉加工環節,中糧已經形成包括沈陽東大、沈陽香雪、秦皇島鵬泰、山東魯德、鄭州海嘉、濮陽中糧、廈門海嘉、漯河中糧等8個獨資或控股的面粉加工廠在內的面粉加工體系,面粉年加工能力180萬噸,與五得利、今麥郎并稱國內面粉加工業三巨頭;

    在面食流通環節,中糧已經擁有一批面粉、面條等品牌,比如中糧牌、中糧鵬泰、中糧香雪等。在以面粉為主要原料的方便面領域,中糧收購了五谷道場,重新殺回市場的五谷道場已成為中糧旗下的子品牌,中糧將為五谷道場的推廣投入2.5億元,在今年11月高調復出時,五谷道場集中推出6種口味的非油炸方便面產品。之前,中糧內部人士曾向本報透露,中糧還將并購一些速凍、方便食品品牌,迅速壯大中糧的方便食品方陣。

    協同難題

    產業鏈上下一體、協同運作,是最完美的狀態。

    在糧食領域,國際知名的ADM、嘉吉、邦吉、路易?達孚等跨國糧商全部采用全產業鏈模式,從上游種植、到物流、再到加工、貿易,全部覆蓋。

    而寧高寧要做的全產業鏈,還要更進一步。上述跨國糧商,大都是停留在B2B的業務層面,很少涉足B2C業務,也就是更下游的品牌建設及分銷。按照中糧的思路,全產業鏈是從田間到餐桌的各個環節。

    不過,寧高寧也曾坦言,打造全產業鏈最大困難是協同。這種既包括縱向協同,比如上下游之間的銜接;也包括各業務單元之間的協同。

    僅就小麥業務來說,中糧面臨的現實問題是,這個產業鏈上的主要環節,分屬于中糧集團內部不同的業務平臺。

    比如小麥的原料采購、供應主要由中糧糧油旗下的小麥部負責;而面粉加工集中在中國糧油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小麥加工事業部(比如中糧鵬泰等面粉加工廠),他們也自行對外采購小麥原料;品牌食品的生產和銷售主要集中在中國食品有限公司,比如五谷道場。

    中糧內部人士也承認,上述業務平臺形成協同效應還需要時間。

    即便是在產業鏈的某些環節上,協同效應的顯現,同樣需要耐性。

    比如在上游的種植環節。東方艾格的馬文峰介紹,訂單種植目前在中國的普及率不高,絕大多數是散戶種植。中糧已經在逐步擴大小麥訂單種植的面積,從2008年的20萬畝優質訂單小麥種植到2009年的50萬畝。但中糧糧油的栗明也坦言,訂單種植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幫助,而且為保證小麥種植的品質,中糧要求種植戶每年更換種子,為此中糧需要以高于市場收購價的代價來換取種植戶的積極性。

    在小麥產業鏈的下游出口環節,中糧目前的優勢地位尚不明顯。

    國內現有的面粉年產量為3.5億噸,需求量為1億噸。中糧旗下現有的8家面粉加工廠,所形成的面粉年產量也僅占國內面粉總需求量的約2%。東方艾格的馬文峰介紹,國內整個面粉加工領域的市場集中度很低,遠未形成像食用油以益海嘉里的金龍魚、中糧的福臨門為主導的市場集中格局,沒有領導品牌。

    不過,這也像一枚硬幣的兩面。馬文峰說,小麥產品終端市場的低集中度,為中糧的拓展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分(fen)享到(dao): 微信 復制網址 QQ好友 QQ空間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