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何?發自北京
上周,本報報道了關于轉基因水稻、玉米近日“悄獲”農業部頒發的安全證書一文。在農業部回復給《每日經濟新聞》的郵件中明確表示,證書的批準經過了嚴格的安全評價,為商業化生產打下了良好基礎。
繼12月2日收到農業部回復后,4日傍晚,記者又收到了來自此次獲批的華中農業大學的郵件回復,該校新聞中心表示,獲批的兩個品種對人類、對環境都不會造成危害。專家分析,一旦轉基因水稻“安全著陸”,大力推廣種植,傳統的種業公司將受到較大的影響。
華中農大:
“不會對人類造成危害”
從農業部發布的批準清單看,此次獲批的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種均由華中農業大學申請,僅限在湖北省生產應用。華中農大新聞中心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上述安全證書的簽發日期為2009年8月17日。
“取得安全證書,表明我校的轉基因水稻品種安全性獲得國家法律認可。”華中農大表示,該證書批準前后共歷經了10年的安全評價。
對于輿論最關心的安全性問題,華中農大明確表示轉基因水稻“不會對人類造成危害”,因為目前發現,該校品種所使用的殺蟲Bt蛋白在人類腸道上并沒有結合位點。
華中農大還透露,與非轉基因對照品種比較,該校品種在主要成分、微量元素等營養學評價,及多項實驗的毒理學評價和致敏性評價等方面同樣安全。此外,實驗室和田間試驗分析表明,在生存能力競爭、基因漂移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等方面,該品種也是安全的。
至于幾年后“安全”的轉基因水稻才能真正邁入商業化種植進程,華中農大和農業部的答復一致表示,仍需要獲取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等步驟,現在還無法定出排期表。
資本市場:
種業公司迎來交易機會
關于轉基因水稻獲批的風聲剛起,12月1日下午資本市場立即有所反應,號稱“轉基因水稻第一股”的豐樂種業[13.76 -2.41%]收盤大漲7.37%。3日,即本報報道的《“中國造”轉基因水稻悄獲安全認證》見報當日,在大盤微幅下跌的情況下,登海種業[35.36 -1.97%]、敦煌種業[19.99 -0.40%]、豐樂種業皆以漲停收盤。
雖然國際國內對轉基因作物仍有爭議,并且短期內推廣種植轉基因水稻暫無可能,但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轉基因”已悄然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業內人士認為,奧瑞金、登海種業、隆平高科[18.95 -2.07%]、敦煌種業、豐樂種業、萬向德農[12.89 -2.27%]等種業公司都將迎來交易性機會。此外,“轉基因”的介入將促使少數有實力的生物技術公司成為糧食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共享產業鏈上的價值。
對此,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糧食分析師馬文鋒表示,事實上在飼料、種子行業,生物技術早已初步得到應用,只不過我國在產業應用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
“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后,種子行業將受到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國內的傳統種子公司。”馬文鋒認為,在種子研發方面,我國一直落后于國外。轉基因技術作為種業未來技術發展方向之一,很難說我國未來是否能出現像孟山都一樣的種業巨頭。
專家觀點:
或影響我國糧食出口
資料顯示,2009年1~10月,我國累計出口大米64.4萬噸,約占我國糧食出口總量的1/4。在出口大米最多的1998年,出口量高達世界大米總出口量的19%。
馬文鋒表示,中國是谷物凈出口國,其中水稻占重要地位。一旦我國大面積種植傳基因水稻后,在出口時或將受到一些國家的抵觸。因此,嚴格標識以區分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品種很重要。
但中國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姚杰則認為,種植轉基因水稻不會對外貿有負面影響。他在九三學社中央網站的署名文章里寫道,由于生產成本的降低,可能會增加稻米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以至于給外貿帶來積極的影響。
“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要充分利用轉基因水稻的優勢,在我國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國際貿易上充分發揮作用。”姚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