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韓敏霞報道 近年來,西芹由于其株型緊湊粗大,葉柄寬而肥厚,纖維少,質脆味甜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菜農紛紛改種西芹。而近日杞縣沙沃村的菜農卻遇到這樣的煩心事,種植的是西芹,長出的卻不是西芹,眼看著成熟的芹菜卻賣不出去。
日前,家住杞縣沙沃村的范某等人來到通許縣工商局綜合服務大廳,氣憤地對工作人員說:“我們買的明明是西芹種子,種出來的卻不是西芹,眼看芹菜成熟卻賣不出去,你們12315可要給我們主持公道呀!”隨后,幾位菜農向執法人員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原來,今年春季,他們村31戶菜農在通許縣一家種子商店購買45盒芹菜種子,每盒60元。經銷商當時說這種日本西芹長勢好,株行緊湊,畝產4000~5000公斤。經過育苗栽種,菜農發現芹菜成熟后,株行松散,畝產只有2000公斤左右,收西芹的客商說這種菜不是西芹,他們不愿意收購,眼看著成熟的芹菜卻無法賣出去。菜農多次找經銷商要求賠償,經銷商卻以氣候、土壤、管理等因素為由推脫責任,不愿進行賠償。
通許縣12315執法人員受理了菜農的申訴后,立即與城關工商所執法人員一起開展調查。通過執法人員和相關農業技術專家的現場檢查和對當事人的調查,認定菜農購買的該批菜種存在質量問題。經工商人員調解,種子經銷商最終同意負責芹菜銷售,同時賠償菜農經濟損失2700元。(來源: 汴梁晚報 作者: 韓敏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