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南昌綜合試驗站為促進江西省大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各服務縣大豆高產示范水平,2009年10月14日,在新干縣三湖鎮召開夏、秋大豆現場觀摩會。進賢、豐城、鄱陽、余江及新干等5個示范縣的負責人及技術人員參加了觀摩學習和大豆生產與推廣經驗交流。本次現場會特邀了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常汝鎮研究員和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產業技術體系遺傳育種崗位科學周新安研究員前來指導我站夏、秋大豆示范工作。我站站長王瑞珍高級農藝師、作物所書記陳志才研究員攜全體試驗站團隊成員及新干縣副縣長楊干保、縣農業局領導、三湖鎮領導等參加了觀摩會。
新干縣是江西十八古鎮之一,素有“糧倉”之美稱,糧食生產歷史悠久。新干縣三湖鎮盛產三湖“大紅袍”紅桔和商洲枳殼,歷代馳名譽滿歐洲和東南亞諸國。當地農民有在桔園地里套種夏、秋大豆的習慣。我綜合試驗站據此在三湖鎮傅?村、白沙?村示范推廣了300畝夏、秋大豆,采用了凈作、柑桔-大豆、柑桔-車前草-大豆等種植模式。示范試驗主要工作有夏、秋大豆新品種篩選、肥料密度試驗、良種良法配套栽培技術示范等。大面積示范推廣品種主要有贛豆5號、南農99-10。經過專家組田間測產,主推夏、秋大豆新品種贛豆5號, 平均種植密度10333.39株/畝,單株產量24.3克,平均畝產213.44公斤,高產田塊畝產242.00公斤,較當地品種增產25-50公斤。贛豆5號大豆新品種首次在該地區推廣種植,就取得了如此高產的示范效果,深受當地農民的歡迎。
田間實地了解大豆生產情況后,與會代表在新干縣農業局召開了座談會。新干縣副縣長楊干保首先致歡迎詞,代表縣委感謝我站到新干縣示范與推廣大豆新品種,感謝兩位國家大豆專家前來視察當地大豆生產情況,為當地大豆增產農民創收出謀劃策,并要求縣農技推廣中心再接再勵,積極配合我試驗站開展工作。會上,常汝鎮研究員充分肯定了我站在新干縣大豆推廣與示范工作的成效,并指出“更換一個大豆新品種,就能每畝多收25-50公斤豆子,就能為當地一戶農民每年多創收100-200塊錢,可見,大豆新品種的更新換代,成效十分明顯”。崗位科學家周新安研究員對我站工作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希望進一步擴大高產示范面積。新干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周小云介紹了他們中心推廣與示范大豆的成功經驗。我站站長王瑞珍發言中肯定了新干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成績,要求各示范縣加強推廣示范的力度,進一步推動我省大豆產業的快速發展。最后,作物所書記陳志才就會議內容做了總結講話,指出試驗站工作是一項國家性項目,示范縣的示范與推廣工作好壞,直接關系到我綜合試驗站在全國同行的影響與生存,只有示范與推廣工作做好了的示范縣,才能保留下來,不好的我們將考慮更換。我站其他四個示范縣的負責人感觸很深,紛紛表態將向兄弟市縣農技推廣中心學習取經,爭取將我綜合試驗站的大豆示范與推廣工作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