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種子站
川農業種站函〔2009〕47號
關于安排2009-2010年度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2009年四川省小麥區試總結會議決定,現將2009-2010年度四川省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試驗工作由四川省種子站主持。請各市(州)種子站對轄區內的區試工作加強檢查和督促。
二、試驗要求
1、各承試單位要確定有較高業務水平的技術人員負責試驗工作,對試驗必須的土地、勞力、肥料、農藥等應給予保證。試驗執行人要穩定,不得中途更換。
2、試驗執行人必須嚴格按照《四川省小麥新品種區域試驗實施方案》開展試驗,不得隨意更改或增減。要注意試驗地選擇、區組布置、田間管理的一致性和取樣的代表。承試人員在試驗過程中要認真做好各項調查記載工作,做到記載項目完整、準確,記載本報送及時。試驗中若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影響,請及時書面報告主持單位。
3、試驗結束后,各承試單位執行人用統一的Excel電子表格模板填寫小麥區試記載本。填寫區試記載本時不得改變其內容和排列順序,以便進行數據匯總分析。各試點須將電子記載本中所有數據核對無誤后,于6月20日前發送至 dengli3737@163.com。此外,還應將記載本加蓋單位公章后及時報送主持單位。(地址:成都市玉林北路5號四川省種子站品管科,收件人:鄧麗,郵編610041,電話028-85588103)。
4、2009-2010年度區試設5組,8個試驗點;抗病性鑒定試驗1組,4個試驗點;品質鑒定試驗1組,2個試驗點;比對試驗(比對上年預試、區試續試品種年度間供種的一致性)1組,1個試驗點。參試品種實行統一包裝、統一密碼編號。
5、各參試供種單位須按本通知規定的參試品種供種;承試單位應對領取的試驗種子在播種前進行妥善保管。
6、參試品種和對照種統一由省農科院植保所作抗病性鑒定。 優質組及第二年參試品種的品質化驗分別在榮縣和井研縣統一布點取樣,由榮縣種子管理站和井研縣農業局承擔。每個品種0.01畝,不設重復,可防病治蟲,加強田間管理。每點每個樣品取2.0公斤,請于6月20日前郵寄到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進行化驗測試。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學府路368號;郵編:150086;聯系人:高春霞;聯系電話:0451-86664921。寄種時應使用結實的包裝物包裝,包裝物內外同時加注試驗組別、試點名稱、品種名稱、收獲時間標簽,收獲期遇雨的試點在標簽上應特別注明。
7、生產試驗設1組,由參試單位自行將參試品種寄(送)至承試單位,每品種每試點按3公斤供種。因品種特性需要增減基本苗(或播種量)的,請盡早向承試單位說明并寄足量種子。種子郵寄時請注意安全包裝,避免受潮變質、破漏損失或混雜。
8、對照種綿麥37由綿陽市農科所提純繁殖統一供種。
三、試驗設計
1、區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三次重復;小區面積0.02畝,小區間留一空行作為走道,重復間走道0.5~1.0米。每區組兩端小區外側設5行內保護行;試驗區周圍設外保護行;播種行與區組走向垂直。
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編號分組表:
|
組別 |
品 種 編 號 |
|
1組 |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CK |
|
2組 |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K |
|
3組 |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CK |
|
4組 |
37、38、39、40、41、42、43、44、45、46、47、48、CK |
|
5組 |
49、50、51、52、53、54、55、56、57、58、59、60、CK |
注意:此表不是田間排列圖,各試點在田間操作時,采用隨機區組排列。
2、生產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不設重復,每品種面積0.3-0.5畝。試驗盡可能設置在同一地塊,對照種應居中排列。如果受試驗地面積限制需要分組設置在不同地塊的,每組應分別設置對照品種。小區全收計產。播期、密度、管理按當地高產栽培技術進行,治蟲不治病,成熟后及時收獲。
附件:1、20009-2010年度四川省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參試品種(系)、供種單位及承試單位
2、2009-2010年度四川省小麥品種生產試驗參試品種(系)、供種單位及承試單位
二00九年十月十日
附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