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黑龍江墾區著力建設現代化大農業 實現歷史性跨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0-0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311
 

  東北網訊(謝振華 記者高長利)  金秋的北大荒,大豆搖鈴,稻谷飄香,到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黑龍江墾區充分發揮現代化機械裝備和科技優勢,全面提升農業標準化檔次,戰勝了春旱、夏澇等歷史罕見的多重自然災害,糧食生產再創歷史新高。

  據省農墾總局統計局實際測產顯示,今年墾區糧食總產達330.5億斤,比上年增加46.4億斤,增長16.3%,創造了4年增產糧食130億斤的奇跡;糧食商品率為92.3%,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糧食商品量達305.1億斤,首次突破300億斤大關,可保障全國一億人口一年的口糧供應

  作為我國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黑龍江墾區始終堅持現代農業發展方向,60多年來,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取得巨大成就,累計生產糧食3922億斤,累計向國家交售商品糧3065億斤。目前,黑龍江墾區用全國四十五分之一的耕地保障了全國十三分之一人口的糧食供應問題。

  省農墾總局黨委書記、局長隋鳳富告訴記者:“胡錦濤總書記今年在黑龍江省考察時要求墾區積極發展現代化大農業,這是黨中央對墾區今后發展發出的新號令,提出的新期待。當前,墾區上下正在全面掀起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著力建設現代化大農業,努力提高墾區農業現代裝備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綜合生產能力,推進墾區農業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墾區由農業機械化逐步邁向農機現代化

  北大荒60多年的開發建設史,也是一部農業機械化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目前,黑龍江墾區的農業裝備水平已經達到或超過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擁有農機資產總值87.52億元,農機總動力達564.3萬千瓦,形成了從田間到場院、從地面到天上的中國最大的農業機械群。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率達95.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被譽為“中國農機化事業的排頭兵”。

  今后3年(2010-2012年),黑龍江墾區計劃投資58.51億元,從國外引進現代化大型農業機械6337臺件,再新建200個旱田現代農機裝備區(5萬畝/個),對近年來已裝備的256個旱田現代農機裝備區進行補齊配套,購置一批經濟作物機械及農用飛機。“到那時,我們的農業機械總動力將突破650萬千瓦、農機化率達到98%,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機化發展水平保持國內領先,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先進水平。”省農墾總局農機局局長李俊說。

  完善的科技支撐體系為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插上了翅膀

  黑龍江墾區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致力于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現代化大農業支撐能力。近年來,墾區依托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探索建立產學研聯盟,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研發體系。

  “十五”以來,墾區承擔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課題)216個,有16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75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58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獎勵。目前,墾區在保護性耕作、測土配方施肥、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節水灌溉、農業航化作業等新技術應用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82%,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7%,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6個百分點,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黑龍江墾區擁有一支由15個科研院所,9個技術推廣中心,103個農業技術推廣站和7萬多科技人員組成的龐大科技支撐體系。依托這一體系,墾區做到了“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科技要領直接到人”。

  為讓新技術快速地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墾區大力推進科技示范戰略,實施了百畝試驗地、千畝示范田和萬畝展示區的“百、千、萬”工程。目前,墾區建立和完善科技示范園區60個,科技示范帶2700多公里,示范面積600多萬畝。并開展了“六大”作物高產攻關活動,培育了一批水稻 玉米單產超1800斤、大豆超520斤的高產典型。健全農業服務保障體系,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跨越

  自開發建設以來,黑龍江墾區始終以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為己任,堅持不懈地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了三次跨越,即由1978年的不到50億斤,到1995年達到100億斤;到2005年突破200億斤;到2009年糧食總產達到330.5億斤。

  多年來,黑龍江墾區把提高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水平,作為解決農戶分散經營與社會化大生產矛盾的突破口,不斷加強與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功能建設。目前,墾區已經建立物流種業、保險等大型專業化公司,服務范圍覆蓋了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全部環節,種子加工、水稻育秧、糧食處理全部實現了工廠化。

  黑龍江墾區歷史上一直是以麥豆種植為主,多數年份是豐產不豐收,平均畝產只有200多斤。為解決這一發展難題,幾代北大荒人經過艱辛的探索和實踐,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壓縮小麥、大豆播種面積,實施“以稻治澇”戰略,徹底改變了多年單一麥豆生產模式,積極擴大高產優質高效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墾區今年通過擴大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新增糧食18.9億斤;通過優化作物種植結構,新增糧食17.3億斤。

  堅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

  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為解決產業斷層,抗風險能力不強問題,黑龍江墾區建立起了“貿易為龍頭、加工為中軸、種養業為基礎、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保證”的現代農業體系,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聯動共同推進快速發展態勢。

  站在與國際競爭的大市場平臺上,近年來,黑龍江墾區依托農畜產品生產基地,著力培育和打造了九三油脂、完達山乳業、北大荒米業等15家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形成了油、米、面、薯、乳、肉等十大主導產業,并培育了“北大荒”、“完達山”、“九三”等中國馳名品牌。

  目前,墾區糧食加工轉化能力達到2000萬噸,年處理鮮奶能力77萬噸,生豬屠宰能力500萬頭,糧豆、畜產品的加工轉化率分別達到70%和100%。這些企業作為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龍頭”,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建立龍頭反哺基地等利益聯結機制,在龍頭與基地之間建立了比較穩定的產銷關系,有效保護了種糧職工的積極性。墾區在做大龍頭企業的同時,著力在“做強”上下功夫,企業每年用于產品研發的投入達到企業銷售收入的2%以上。一批高標準、高水平的重點技術改造項目相繼投產,提升了企業的產業層次,推進了農產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單一產品向系列產品轉變,拓寬和延長了產業鏈條。如今的北大荒,徹底告別了原字號農產品。目前,黑龍江墾區已擁有大豆異黃酮、維生素E、乳珍、凍干粉針等20多項在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

  隋鳳富向記者描述了黑龍江墾區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從實施國家戰略的高度,充分發揮墾區優勢,著力做強五大產業,完善四大支撐體系,全面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形成以貿易為龍頭,以加工為中軸,以種養業為基礎,以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保障,涵蓋整個農業經濟鏈條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國際化超大型現代農業企業集團,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示范區,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示范帶動農業農村發展,參與國際農業競爭,維護邊疆繁榮穩定作出新貢獻。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