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鄭單958之后,河南省又一玉米新品種金丹3號在生產中大放異彩,備受矚目。9月9日,在河南省舉行的金丹系列玉米新品種觀摩會上,省農業廳研究員、河南省農業科技入戶玉米首席專家王俊忠和其他玉米專家一道,實地查看了鄭州市管城區南曹鄉南曹村的金丹3號大田長勢,對這一品種贊賞有加,稱其優異于以往我省審定的同類品種,是我省玉米育種的又一突破。
金丹3號是河南省培育的玉米新品種,2007年參加區試,每畝種植4000株,平均畝產582.1公斤,比對照品種鄭單958增產5.5%;2008年續試,平均畝產683.4公斤,較鄭單958增產5.3%;2008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7.1公斤,較鄭單958增產5.9%。鑒于在生產中的突出表現,金丹3號今年4月順利通過我省審定。
在今年玉米生長后期,河南省遭遇大風、連續陰雨天氣,造成玉米灌漿期縮短,許多品種出現倒伏現象。在這種不利條件下,金丹3號仍然表現出了較強的抗逆性和非凡的增產潛力。在南曹村的金丹3號玉米生產田,不僅沒有倒伏現象,而且隨便掰下幾個玉米穗,均沒有發現禿尖現象。“這個品種真是了不起!”參觀的玉米專家及群眾連連贊嘆。
“說其了不起,是因為金丹3號在幾個方面表現突出:一是莖稈韌性強,根系發達,抗倒伏能力強;二是成熟早,較鄭單958早熟3天左右,符合農民提早收獲的習慣;三是植株長相非常清秀,葉片細而上沖,通風透光性好,耐密植,每畝種植4000株左右,最高可達4500株以上,具有較大的增產潛力;四是結實性好,穗行數達16~18行,出籽率高,優于同類品種。”在玉米田內,王俊忠如是說。
專家認為,金丹3號的培育成功,為廣大農民提供了一個好品種,為河南乃至黃淮夏玉米高產闖出了一條新路,推廣前景廣闊。(河南日報農村版 王建立)













